植物性奶油不含膽固醇,吃起來對健康較無負擔?專家指出,動物性和植物性奶油的營養價值差不多,但植物性奶油製程會添加多種人工添加物,有反式脂肪或飽和脂肪酸高的問題,多吃易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風險;相較之下,無人工添加物的動物性奶油,食用較讓人安心。
( w/ n1 W5 J. W i# s! V/ z5.39.217.76
1 y' c5 y6 g7 ?2 s$ g/ E9 K# btvb now,tvbnow,bttvb手做健康食物的風氣興起,越來越多人喜歡趁閒暇在家做蛋糕和餅乾,但在採購奶油材料時,光看名稱就一個頭兩個大,不知道哪一個比較健康。董氏基金會與台灣師範大學學生合作調查發現,市售37件包裝標有「奶油」字樣的產品中,只有18件的主成分來自牛奶乳脂肪,其餘12件為植物性奶油,7件為植物油與牛油、乳脂肪等動物油的混合製品。
, [( J9 Q5 N# x( |% a ~5.39.217.76
+ W5 t0 a) T; B1 `; _3 l4 U1 L動物性脂肪 高飽和脂肪易塞血管tvb now,tvbnow,bttvb9 `: l. D5 G# t- B# g4 C2 a) A
! c% t3 Q) b0 Q: N" a
台灣大學動物科學技術學系主任陳明汝表示,動物性奶油的成分,80%來自動物乳脂肪,加工過程單純,僅少量添加鹽巴和水,色澤多來自乳脂肪成分維生素A和D的天然顏色,品質穩定,多呈現固狀,但許多人存在動物性油脂易塞血管的健康疑慮,且價格較高,改而選擇不含膽固醇的植物性奶油。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2 Y( ^# h4 k; l, m% W
8 ^1 ^# y& n7 C! g- m2 |( N
植物性奶油 反式脂肪和飽和脂肪傷健康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8 E# A. Z9 E3 F5 R1 ?$ N: V
公仔箱論壇$ C) w9 {5 A4 B0 }1 |9 z6 u7 R
不過,俗稱「人造奶油」的植物性奶油,主要成分為液態植物油,品質不穩定,為了使其變成穩定均質的固態或乳狀,製程可能少量混合動物乳脂肪,但動物性油脂貴,部分業者直接添加大豆卵磷脂、脂肪酸甘油脂等乳化劑,且模擬牛奶製品,添加香料和色素以增加適口性和產品色澤。9 `* K2 D4 f+ r/ q
5.39.217.76! S8 L5 c1 l0 \7 S
: A* A# a+ s4 \, Q' X" utvb now,tvbnow,bttvb值得注意的是,植物性奶油的加工需經「氫化」處理,過程會產生反式脂肪;即使有些業者改良加工技術,使最後成品不含反式脂肪,但仍會產生比原液態植物油更高的飽和脂肪,多吃會增加身體的負擔。
" P5 a) S+ G, G8 d/ Z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5 u2 S4 G0 D- u8 F4 h- y1 C董氏基金會食品營養組主任許惠玉表示,反式脂肪吃太多會增加心血管疾病、阿茲海默症和不孕症的風險,坊間麵包、可頌、義大利麵、焗飯和燉飯等各式奶油產品,普遍隱藏含有反式脂肪。另外,飽和脂肪酸攝取過量,則會增加心血管疾病、中風、糖尿病、乳癌等疾病的風險。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2 q R( l2 _- z$ ~' H4 q
6 p/ k& n& o* s% I% D2 _: ~9 ttvb now,tvbnow,bttvb動物性奶油V.S.植物性奶油 人工添加物成參考選項
+ v' G8 E8 Y/ w+ K
f0 {6 X$ z7 w5 t+ v究竟奶油該怎麼選?陳明汝教授提到,動物性和植物性奶油的營養成分差不多,飽和脂肪酸含量都偏高,吃多都會提高心血管疾病的風險,但若以製程使用的添加物角度來看,較建議選擇添加物少的動物性奶油。董氏基金會食品營養組副主任陳醒荷補充提醒,即使是動物性奶油,每周攝取也不宜超過2至3次。5.39.217.76# \" }' S1 {* D# f- h
6 i* @* z" I4 y" C* O
5.39.217.76$ i5 r+ R' w; D; I8 |
奶油產品種類多 選購需看清成分tvb now,tvbnow,bttvb* Y9 M$ n) ^ Y9 h
公仔箱論壇' u6 C& A3 t, W
坊間奶油產品問題多!董氏基金會和陳明汝教授指出,國內標準檢驗局對「奶油」產品訂有明確定義,需從牛奶脂肪提煉出來,但因不屬於強制檢驗產品,民眾容易與人造加工的植物性奶油產生混淆,因此建議民眾選購時應先看清產品標示成分。同時,呼籲政府相關單位盡快建立奶油相關產品的標示規範,供消費者參考選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