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後由 felicity2010 於 2015-1-20 12:13 AM 編輯
$ S1 r' |& u; {/ C- r A) G5.39.217.76
: x& a# `+ x- j- g- @* Q- W! Gtvb now,tvbnow,bttvb八佾第三(下)公仔箱論壇! s1 E1 |. M! z. H3 Q
【拍灶君的馬屁】5.39.217.76% }; g& F3 |4 b, e) X
0 R( ]3 `5 H+ d9 k, | t6 ttvb now,tvbnow,bttvb《王孫賈問曰:「與其媚於奧,寧媚於灶。」何謂也?子曰:不然。獲罪於天,無所禱也。》
: M5 K1 E$ C3 F7 e" v3 a9 Y5.39.217.76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2 ^# g4 ^3 j5 o ^- c/ @4 @& ?
王孫賈是衛國的大夫,孔子在衛國很多年,衛靈公對他非常好,但衛靈公又偏寵有名的美人——南子。衛靈公實在很想起用孔子,衛國的權臣王孫賈有一天就對孔子說出:「與其媚於奧,寧媚於灶」的問題。這也是中國古代宗教思想中很有趣的歷史性問題。凡是中年以上的人,都見過我們在大陸上家庭中供奉的灶神。每到夏歷十二日二十三的晚上,家家戶戶都要送灶,小孩子們非常高興,口袋裡就可裝糖果了。現在用電爐、瓦斯爐,沒有灶了,當然也就沒有灶神。為什麼要祭灶神呢?以宗教思想來說,中國人信仰的是多神教,什麼神都信。
& x2 D6 c# d( W o' X( ?5.39.217.76
2 ]% v: d; }, n. b! t2 p) ^* G0 A; e5.39.217.76十年前有一位外國的神父來和我研究中國宗教思想問題,他說中國人沒有宗教信仰。我說中國絕對有宗教信仰。第一個是禮,第二個是詩。不像西方人將宗教錯解成為「信我得救,不信我不得救」的狹義觀念。我說這一點的誤解,使我絕對不能信服,因為他非常自私嘛!對他好才救,對他不好便不救。成嗎?一個教主,應該是信我的要救,不信我的更要救;這才是宗教的精神,也就是中國文化的精神。其次,談到中國「詩的精神」,所謂詩的文學境界,就是宗教的境界。所以懂了詩的人,縱使有一肚子的難過,有時候哼呀哈呀的念一首詩,或者作一首詩,便可自我安慰,心靈得到平安,那真是像給上帝來個見證。第三,中國信多神教,這代表了中國的大度寬容。出了一個老子,還是由東漢、北魏到唐代才被後人捧出來當上個教主——老子自己絕對沒有想過要當教主的癮。孔學後來被稱為孔教,是明朝以後才捧的,孔子也不想當教主。總之,世界上的教主,自己開始都不想當教主,如果說為了想當教主而當上教主的話,這個教主就有點問題,實在難以教人心服。因為宗教的熱忱是無所求,所以他偉大,所以他當了教主。
. s. k* Z: a0 g% J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2 E4 o# z w5 s, m
我們中國,除了老子成為教主以外,孔子的儒家該不該把它稱為宗教,還是一個問題。但是中國人的宗教,多是外來的,佛教是印度過來的,天主教、基督教也是外來的。我們中國人自古至今對於任何宗教都不反對,這也只有中華民族才如此的雍容大度。為什麼呢?有如待客,只要來的是好人,都「請上坐,泡好茶」。一律以禮相待,誠懇的歡迎。所以我們的宗教信仰,能叫出五教合一的口號,而且這種風氣,目前已經傳到美國去了。現在紐約已經有教堂,仿照我們中國人的辦法,耶穌、孔子、釋迦牟尼、老子、穆罕默德,都「請上坐,泡好茶」了,凡是好人都值得恭敬。所以我最後告訴那位外國神父,不是因為我是中國人替中國的宗教辯護,而是外人沒有研究深入而已。公仔箱論壇3 P, P) S v5 Y: r
# r, B# d$ p+ Z# M8 d" x公仔箱論壇現在我們再講「奧」與「灶」。為什麼他們拜灶神?如果以政治哲學的思想來講。「民以食為天」,這是管子講的名言。因為飲食最值得重視,值得注意,所以拜灶神。尤其在過去,教育不普及,講禮治的時代,家裡有灶神、財神和祖宗等神祇的牌位。中國古代的建築,大都有這一套設計,進門一定是大廳,大廳上供祖宗牌位,有的上面寫著:「天地君親師之位」。民國初年,牌位上的君字改成國字,看這五個字,中國人究竟信哪一個教呢?任何一教都不信,而任何一教都信。還有財神供在臥房裡,灶神供在廚房裡。「奧」是古代的家神,我們中國古代的神——宗教很妙,代表中國政治組織的理想。家裡有家長,就有家神。還有灶神,連吃飯都要管。據說灶神一年到頭,不但對家裡人的行為要管,連在心裡起了好念頭,或動過歪腦筋,他都會記錄下來,到一年終了:上天報告好壞。所以鄉下人送灶,弄塊糖給他吃,送一個紅包給他,以便「上天言好事,下地報吉祥。」請他上天報告時,多替家裡講講好話,回來時候多賜些福祉。所以在臘月二十三以後,一直等到第二年初四之間,他在天上還未回來以前,不在家裡的時候,偶爾背後轟他一下,暗地裡幽默他幾句。tvb now,tvbnow,bttvb5 }# ^* w2 }) C1 c4 K/ Q/ J4 U% Y
5 @. X7 R) b% J, x: ?! k/ @- _tvb now,tvbnow,bttvb中國民間這些神話故事,現代也可以歸到「民俗學」。要瞭解這些,起碼要看《荊楚歲時記》這本書,尤其是南方——長江南北過年過節的風俗,這本書大概都有了。
9 r# U9 f9 C' A. p6 W3 a; B% f$ B公仔箱論壇5.39.217.768 c: ?& d* D; M: T: M
在人世間的社會上有里長、鄉長、區長。在看不見的一面,便有土地、城隍等神。城隍歸誰管?歸閻王管。閻王去歸玉皇大帝管,玉皇大帝歸誰管?玉皇大帝的媽媽——瑤池聖母。由此看來世界上的宗教,最高都是女神。天主教來個聖母,佛教的觀音菩薩,中國的瑤池聖母。所以女性還是最偉大。同時也可知人們講了半天的宗教,儘管教理和教條如何如何的,但他們最後還是崇拜女性的,因為母性的慈愛畢竟是最偉大的。像這樣一個宗教組織,無所不包,代表了中國人的政治哲學思想。所以天與人是一貫的。公仔箱論壇* [) N+ ^* o- v
4 h1 K! u9 s3 j, A3 B公仔箱論壇王孫賈問孔子這個奧與灶的問題,是非常幽默的,他的意思,是告訴孔子說,你老是跟諸侯往來,我們這些士大夫如不在君王面前替你講幾句好話,是沒有用的呀!你拜訪了諸侯,還是該來向我們燒燒香。孔子卻作正面的答法:「不然。獲罪於天,無所禱也。」這是中國人宗教思想的精神。他說一個人真的作壞人、做壞事,怎樣禱告都沒有用,任何菩薩都不能保佑你。所謂自助天助,神是建立在自己的心中。換句話說,人有人格,尤其須要心理上建立起人格,不靠外來的庇護。如果進教堂,上帝就保佑,那麼上帝首先就犯了接受賄賂的罪。同時也等於孔子答覆王孫賈說,這些手法我全知道,只是不屑於如此而已。
% `( z' Y$ l, I* H( O% h5 _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1 E2 V2 Z" M2 F, t
從上面的話也可知道,由周代開始的文化,和孔子的教化,始終走人文文化的路線,所以孔子又說:公仔箱論壇7 ? B+ i, E3 P" i, K
5.39.217.768 k$ C. {) \" `+ P
《子曰:周監於二代,鬱鬱乎文哉!吾從周。》
& c f9 F8 z1 W! ^5 J, u8 W公仔箱論壇! R4 [1 P2 w/ V/ j2 r/ ^" f
這就是前面提到過,中國夏、商、週三個朝代文化的演變:夏尚忠,殷尚質(鬼),周尚文。尚的意思就是崇尚、偏重的意思,夏的文化偏重於忠誠、樸實。殷商的文化仍是重質樸,但是宗教觀念很強。周代文化呢?我們今天講孔孟思想中的中國文化,就是周代文化,重在人文文化。「周監於二代」,是說周朝所建立的文化是集上古之大成。
7 {5 Z, u. P, F7 A# X5.39.217.76tvb now,tvbnow,bttvb5 ^# z8 q `3 y9 a9 q6 p
我們今天的中國文化,是以周代文化作代表。「鬱鬱乎文哉」,鬱鬱是形容詞,意思是非常茂盛、偉大與光輝的人文文化。孔子在此自稱他的文化思想,是承先啟後,發揚周代的文化精神。這是連接到上面所講的宗教文化之後。孔子認為只有人文文化這個路線是完全正確的。
$ V% s1 J- \; a7 e2 f& ftvb now,tvbnow,bttvb/ _" f: c' x9 ^# M, \5 x# H
【量力而為 謙虛好學】5.39.217.76+ R4 ]' H2 c; n1 [
+ X1 c. m2 }) i0 A; c1 E( Q/ z現在講到另一段:公仔箱論壇* \, ?7 m3 {" M1 d( f* i* q7 y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e0 C0 c& h/ N; }6 k$ ^( @6 A: W
《子入大廟,每事問。或曰:孰謂鄹人之子知禮乎?入大廟,每事問。子聞之曰:是禮也。》
) Z e4 ^$ z7 B* ~6 b' y( A3 L5.39.217.76公仔箱論壇' m' p7 h) q5 H: {
鄹是孔子出生的地方,即鄒。鄹人之子即指孔子。這一段所講的應該是正當孔子做魯國司寇的時候——司法行政部長兼行政院副院長(古代官制,無法與現代比類,為了便於瞭解,姑且作此近似的比擬),參與了代表國家、代表王室的宗廟大典。他進去以後,對於每件事都要問問清楚,向人請教。走哪裡?坐哪裡?每事都問人。於是有人笑他說,一般人亂捧,都說孔子這個人了不起,處處懂禮,可是這個「鄹地佬」進了大廟,什麼都不懂,事事都向人請教。這話被孔子知道了,他說:「這就是禮啊!」以前我們提到過,假如出國到了別人的國度,風俗習慣不同,對人家的事,不懂的應該多問。到人家家裡也是一樣,求學問也是一樣,做事也是一樣,誠懇向人請教,就是禮的精神,也是作人的道理。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R2 Q* s3 E% S: i+ l3 ~
! J1 T# O6 g& D7 r, p% P8 P% o: u
; N, U: `3 y4 U) c" J- Etvb now,tvbnow,bttvb《子曰:射不主皮,為力不同科,古之道也。》6 ^8 t; ]2 `6 F+ r$ k
5.39.217.76, b0 d/ ]8 T/ @* n* \
射是古代傳統的武功——射箭,那時的武功還沒有發展到少林寺、武當派(這些是唐、宋以後的事)。周代的軍事武功是車戰的時代,最重要的武器還是拉弓射箭,武功高低的標準,就看射箭的高明到什麼程度,相當於現代打靶、射箭的標準,在於射中了紅心沒有,而不問箭能否透過牛皮,每枝箭射中了標的,就絕對夠標準,箭能不能透過牛皮,則不作考慮。因為每個人天生的膂力不同,有些人膂力很強壯,他的箭不但可穿牛皮,甚而可穿過牆,有些人的箭射出去不能穿透牛皮,但他每箭都中紅心,也就夠標準了。
/ H& D( ~* C) c6 p, d公仔箱論壇
( u8 I0 m* |( N w& N+ K. }: V) dtvb now,tvbnow,bttvb這一段是說明作人做事,夠不夠道德的標準,只問合不合正道,並不苛求他對事功成就的程度。因為沒有機會給他表現,環境不對,時代不對,他也就無從表現,這有什麼辦法?由此觸類旁通,對人對事就可減掉些苛求了。
( i& s: C9 b9 }( J1 W
, H, f& m% S# c- n- T- f" t《子貢欲去告朔之餼羊。子曰:賜也!爾愛其羊,我愛其禮。》5.39.217.769 ~; k$ ~# |( T0 _7 `
tvb now,tvbnow,bttvb! F! N, K% _* @- V6 m7 i, t: A! `
非常慎重的祭典之一——告朔。每個月的初一為朔,十五為望,月暗為晦。過去沒有訂出現在這些假日,「朔望」就是休息的時候,不過不像現在這樣重視。每月的初一,主政者要代表國家,向天地祖宗,稟告所作所為,這就是所謂的「告朔」。用現在觀念來說,就是說在那時發表政見。對誰發表呢?對天地鬼神。現在對大眾發表政見,講了不兌現的也有。當時對天地鬼神講的話,如不兌現自己就害怕了,有一個看不見的力量在監視管制。所以告朔這件事也很鄭重。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4 z3 B$ f: Z }4 H- W
; L' T5 L( K0 R5 [
從前告朔時一定要殺羊。到春秋戰國時代,社會風氣已開始衰敗,這些禮儀的精神,也慢慢跟著衰落變化了,所以子貢當時準備去掉告朔時候用的餼羊。餼羊是蒸過了的,等於現在拜拜,殺了豬羊,還沒有炊熟就放在祭桌上,稍稍蒸一下免得腐臭,這就是餼羊。子貢當時想,拜拜就拜拜,這隻羊可以省下來。所以孔子告訴子貢說,你的主張也對,為了經濟上的節省而不用羊也好,為了表示誠懇而不必用羊也好,不過我不主張去掉,不是為了這隻羊要不要省,而是因為它代表了一種精神。固然不用象徵性的東西,只要內心誠懇就可以,但現在的人,真正誠懇的心意發不起來了,就必須要一件象徵性的東西才能維繫得住,所以你子貢愛這隻羊,而我更重視這禮儀和它的精神內涵。
, S) H' r( [$ O$ T5 a& \"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T. X: D9 g6 N/ C7 T
由這件事我們就懂得,在社會上,或在政治上,有時絕對空洞的精神,並不足以維繫一件事物,而必須配合某些實質的東西才能生效。如口惠而實不至,有時候就要失敗了。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u- ]4 J) O i/ G! N) G4 S' U) ~0 F
公仔箱論壇, E4 ~3 W2 O$ D2 c: m
這裡又引用孔子另外一段話,頗為感慨。公仔箱論壇+ y! d' x5 N; ^% ~& e' W. C
tvb now,tvbnow,bttvb. h4 s* B/ P5 i0 ^: W
《子曰:事君盡禮,人以為謅也。》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 c' e$ ?3 D o, W% L
9 V- J2 ]) g# t( ?這段話,連起上一段來說,是說作人處世的艱難。我想大家有時也會有同感。一個人想做個忠臣,有時候也很難。對主管、對領導人盡禮,處處盡忠合禮,而旁邊的人會認為是拍馬屁。
& J) A/ K9 F/ B n6 Q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v$ i& b6 k! n6 [9 D! i( o5 g
所以孔子非常通人情世故。凡是當過長官也當過人部下的,都有這種經驗。如果自己毅力不堅定,見解不周到,受環境影響,只好變了。那麼該怎麼辦呢?還是以禮為準,也是上面的話「爾愛其羊,我愛其禮。」人格還是建立在自己身上。別人儘管不瞭解,只看自己內心真正的誠與不誠。誠正的建立,久後自知。自己的見解與人格的精神,等待時間來考驗,等待時間來證明並不是他人說的那麼一回事,也就心安理得了。
& K& R- J* Q# n9 F# B2 R/ T; k公仔箱論壇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u. R; p2 s( G1 y( G% ?; Y
* X. [# V- U0 G! M$ [; y公仔箱論壇【儒冠錯換八卦袍的諸葛亮】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K- t3 P0 ]' W0 G
' C2 w( E; v/ d; a/ G! gtvb now,tvbnow,bttvb平常一般人談到修養的問題,很喜歡引用一句話——「寧靜致遠,澹泊明志。」這是諸葛亮告誡他兒子如何作學問的一封信裡說的,現在先介紹原文:9 v! z8 \5 q/ N) ~( j- y- q
tvb now,tvbnow,bttvb1 b N, z' y5 s# X8 h% m
「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德。非澹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夫學須靜也,才須學也。非學無以廣才,非靜無以成學。慆慢則不能研精,險躁則不能理性。年與時馳,志與歲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窮廬,將復何及!」——諸葛亮《誡子書》
5 t' M/ y& O$ i' }5 U4 d. F
8 I* C& g$ y& [% i/ ~( i5.39.217.76有人說文人都喜歡留名,其實,豈只文人喜歡把自己的著作留給後人。好名好利,是人心的根本病根,賢者難免。先不談古人,就拿現在來說,幾十年來,不知出版了多少的著作,但其中能被我們放在書架上要保留它到二三十年的,又有幾本書?尤其現在流行的白話文章,看完了就丟,只有三分鐘的壽命,因為它缺乏流傳的價值。一本著作,能夠使人捨不得丟掉,放在書架上,才有流傳的可能。所以留名是很難的。清代詩人吳梅村說的:「飽食終何用,難全不朽名。」一點不錯。7 j5 j" M5 q( U$ a/ E c; f# `
# ?2 e" D. w8 x+ R4 N+ Ntvb now,tvbnow,bttvb所以古人又有一句名言說:「但在流傳不在多」。比如諸葛亮的一生,並不以文章名世,當然是他的功業蓋過了他的文章。而他的文章——只有兩篇《出師表》,不為文學而文學的寫作,卻成為千古名著,不但前無古人,也可說是後無來者,可以永遠流傳下去。他的文學修養這樣高,並沒有想成為一個文學家。從這一點我們也看到,一個事業成功的人,往往才具很高,如用之於文學,一定也會成為一個成功的文學家。文章、道德、事功,本難兼備,責人不必太苛。
( I* D% Z( t, |- H5.39.217.76諸葛亮《出師表》外,留下來的都是短簡,文體內容簡練得很,一如他處事的簡單謹慎,幾句話,問題就解決了。看他傳記裡,孫權送他東西,他回信不過五六句話,把意思表達得非常清楚,就這麼解決了。# l# ?. K- w1 m& Y8 W
; ~3 b% v' B/ p) u+ K1 s6 y這一篇《誡子書》,也充分表達了他儒家思想的修養。所以後人講養性修身的道理,老實說都沒有跳出諸葛亮的手掌心。後人把諸葛亮這封信上的思想,換上一件衣服,變成儒家的。所以這封信是非常有名的著作。他以這種文字說理,文學的境界非常高,組織非常美妙,都是對仗工整的句子。+ U6 f1 l9 E7 F; K. B0 W+ e: p
+ m$ I. {9 A. ~7 F9 C公仔箱論壇作詩的時候,春花對秋月,大陸對長空,很容易對,最怕是學術性、思想性的東西,對起來是很難的。結果,諸葛亮把這種思想文學化。後來八股文也是這樣,先把題目標好,所謂破題,就是把主題的思想內涵的重心先表達出來。他教兒子以「靜」來做學問,以「儉」修身,儉不只是節省用錢;自己的身體、精神也要保養,簡單明瞭,一切乾淨利落,就是這個「儉」字。「非澹泊無以明志」,就是養德方面;「非寧靜無以致遠」,就是修身治學方面;「夫學須靜也,才須學也。」是求學的道理;心境要寧靜才能求學,才能要靠學問培養出來,有天才而沒有學問修養,我們在孔子思想裡也說過的,「學而不思,思而不學」的論點,和「才須學也」的道理是一樣的。「非學無以廣才」,縱然是天才,如沒有學問,也不是偉大的天才。所以有天才,還要有廣博的學問。學問哪裡來的?求學來的,「非靜無以成學」。連貫的層次,連續性的對仗句子。
+ ` t+ V& V& d6 h0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4 u7 X$ W) [% L( \0 c- ]# ^) T「慆慢則不能研精」,慆慢也就是「驕傲」的這個「驕」字。講到這個「驕」字很有意思,我們中國人的修養,力戒驕傲,一點不敢驕傲。而且驕傲兩個字是分開用的:沒有內容而自以為了不起是驕,有內容而看不起人為傲,後來連起來用以驕傲。而中國文化的修養,不管有多大學問、多大權威,一驕傲就失敗。所以孔子在《論語》中也提到過「如有周公之才之美,使驕且吝,其餘不足觀也已。」一個人即使有周公的才學,有周公的成就,假如他犯了驕傲,和很吝嗇不愛人的毛病,這個人就免談了。5.39.217.76' [+ ^- f7 |1 @' X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 \6 J1 ?! A' e
我們中國人,力戒驕傲,現在外國文化一來,「我有了他真值得驕傲」這類的話,就非常流行,視驕傲為好事情,這是根據外國文字翻譯錯了,把驕傲當成好事。照中國文化規規矩矩翻譯,應該是「欣慰」就對了。這是幾十年來翻譯過來的東西,將錯就錯,積非成是,一下子沒辦法改的地方。但是,為了將來維護我們中國文化的傳統精神,是要想辦法的。有許多錯誤的東西,都要慢慢改,轉移這個社會風氣才是對的。這是說到慆慢所引出來的。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 N( ^, M, r/ ]7 t4 m1 [- p
; s% p/ G% g: O/ Z5.39.217.76再回到本文「慆慢則不能研精」,慆就是自滿,慢就是自以為對。主觀太強,那麼求學問就不能研精。「險躁則不能理性」,為什麼用「險躁」?人做事情,都喜歡佔便宜走捷徑,走捷徑的事就會行險僥倖,這是最容易犯的毛病。尤其是年輕人,暴躁、急性子,就不能理性。「年與時馳,意與日去」,這個地方,有些本子是「志」字,而不是「意」字,大概「意」字才對,還是把它改過來。——年齡跟著時間過去了,三十一歲就不是三十歲的講法,三十二歲也不同於三十一歲了。人的思想又跟著年齡在變。「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窮廬,將復何及!」少年不努力,等到中年後悔,已經沒有法子了。
* ], z- U- I7 W+ T( z8 W8 \- ?tvb now,tvbnow,bttvb5.39.217.768 @' m+ f/ R0 T' O: P t( O; T
看諸葛亮這篇《誡子書》,同他作人的風格一樣,什麼東西都簡單明瞭。這道理用之於為政,就是孔子所說的「簡」;用以持身,就是本文所說的「儉」。但是文學的修養,只是學問的一種附庸,這是作學問要特別注意的。由歷史文化談到諸葛亮的學養,到此告一段落,現在再繼續原文。
2 z/ k9 h) j# v3 V2 ~5.39.217.76
! f- a2 R- E! {2 f; i- F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