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港澳台] 為年輕人解結 經濟政治兩兼顧

特首梁振英今天宣讀佔領運動後首份施政報告,年輕人政策料成重點。雖有指年輕人崇尚後物質主義,追求政治理想多於物質,惟上車上流難確惹年輕人怨氣,施政報告須重點解決。推青年政策 助上樓不如上流
' Y4 p! _! M$ Z% B 施政報告公布前夕,港府放風指年輕人問題將是報告焦點之一,此應因去年爆發的佔領事件凸顯年輕人怨氣極大。外界雖有指年輕一代已進入後物質主義時代,他們追求的主要是民主公義等政治理想,多於追求物質,惟此說法值得商榷。
5 a3 W# R1 `0 D1 }5.39.217.76 佔領運動導火綫雖是政改,惟期間亦有不少年輕人反映上車、上流困難,他們的經濟訴求得不到滿足,如此怨氣終藉佔領爆發。故要紓年輕人不滿,施政報告要解政治結,亦需着力處理年輕人的經濟結。外界正關注,施政報告會否推針對年輕人的資助房屋新猷,惟此恐非良策。因本港房屋供應仍緊張,社會普遍期望資助房屋應優先援助基層,若額外調撥稀缺的房屋資源專門助年輕人,恐顧此失彼。tvb now,tvbnow,bttvb# W8 T9 q& P8 j' y! w/ B
故施政報告與其聚焦加快年輕人上樓,更正本清源應是助年輕人上流,重點應着墨於如何促進本港經濟多元靈活發展,如文化創意、資訊科技等少講論資排輩的新產業,而非續依賴金融、地產等少數結構穩定、上流機會有限的傳統產業,才可讓年輕人有更多機會發揮;港府亦應加強教育與培訓,讓年輕人更好裝備自己,捉緊新興產業帶來的拼搏機會。
2 `4 _' C6 ]& l! l3 x& V2 g5.39.217.76 惟港府在此難當主導角色,應作鼓勵牽頭角色,因產業發展並非政府官僚專長,港府該做的是力促與誘導商界與非政府組織等,更多投資及培訓年輕人,透過政府與社會各界合作,為年輕人共建上流階梯。tvb now,tvbnow,bttvb) ?9 c# |$ e7 j: u; e+ \
然而,施政報告亦不能迴避年輕人政治訴求。第二輪政改諮詢才剛剛開始,施政報告恐難有突破,但此並不代表港府對緩減年輕人政治怨氣難有作為。
4 t/ b1 }$ r+ W1 A: e; u( f& ` 事實上,年輕人追求的民主不應只是特首普選,同樣重要的是政府施政要更尊重民意包括年輕人聲音。在制定青年政策時,諮詢架構固應吸納更多年輕人參與;政府更應主力通過互聯網、社會上的年輕人社群等,蒐集並分析他們所思所求;港府更應搭建與年輕人對話的不同平台,真正做到與年輕人互動,逐步拉近施政與年輕人期望的落差。公仔箱論壇! t/ k8 S" S) G! z; p
傾聽年輕人聲音 施政貼民情公仔箱論壇* s1 \  l: N( p! r" j& {( d
如何面對新一代訴求,非單港府感頭痛,全球各地政府都在苦尋出路,惟年輕人是香港未來,港府必須迎難而上,在經濟與政治上為年輕人解憂,此應是施政報告必須交出的功課。; ^5 n8 L% {% n, c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