撒拉夫: 《查理》恐襲案潘佩璆的偉論
) J' l; K/ W( t% u S1 r" d5.39.217.76
2 V% ]8 X7 I" l+ z/ r& h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 B7 U# `1 J( b; y公仔箱論壇. h% g% [. N+ {' r' ]
0 @$ M: ^3 ~1 c1 I e.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曾經尊貴」的潘佩璆醫生,談及法國查理周刊(Charlie Hebdo)恐襲案。他沒有明言這次血腥恐襲是周刊咎由自取,但字裡行間展示出「責難受害人」(Victim Blaming)的意味:「佢打你係唔啱,不過你自己都檢討吓啦。」/ K$ M4 p/ l) A4 X, z+ \+ ~( r
" U8 P. p) W4 X6 y
《Charlie Hebdo》1970年創刊,前身《Hara-Kiri》於前一年面世,因為在戴高樂去世時發表嘲諷文章被當局封殺,同一班編採人員把雜誌改頭換面,成為了《查理》, 立場左傾,除了諷刺伊斯蘭教,對猶太教、基督教也毫不留手,不同政黨與團體亦是周刊的批評對象。外界聚焦《查理》與伊斯蘭世界的「牙齒印」,源於周刊近年多次發布與伊斯蘭先知穆罕默德有關的漫畫,被不少穆斯林認定為褻瀆。《查理》批評伊斯蘭教,其實更多是針對動輒高呼發動「聖戰」的原教旨主義者。06年 《查理》轉載丹麥報章有關穆罕默德的12幅漫畫,被多個伊斯蘭團體狀告,法國法院最終判伊斯蘭團體敗訴,理由是周刊針對的不是伊斯蘭這個宗教,而是宣揚武 力的激進伊斯蘭武裝份子,不知潘醫生又知否當中原委,只要上網找便找到。5.39.217.76$ f: \! z6 r- r/ J* i
9 |5 }5 p: e, B7 L y0 B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是恐襲案中喪生的周刊主編Stéphane Charbonnier曾說過,法國社會可以批評猶太教和基督教,偏偏批評伊斯蘭教,便會受到生命威嚇。當然,你可以不同意、不喜歡周刊的觀點,言論自由亦非絕對自由,但現在發生的甚麼事?殺人呀!活生生的十多條人命呀。不知潘醫生會怎樣解讀「9.11襲擊」,會否是「美國政府大概觸怒了拉登和阿蓋達吧」?假如,我話假如呀,早排雨傘運動時有勇武熱血的「暴徒」,衝上左報辦公室見人就打,難道我要在此說「親共傳媒大概觸怒了佔領者中的激進份子吧」?
* s. n( P7 W3 j' Z" Wtvb now,tvbnow,bttvb5 N' e" d# }6 V$ F" O0 X
當受害人遇上最兇殘的對待,被斥責成「你都要負上少許責任」,是令人極度厭惡的論述;《查理周刊》(你所說)的「錯」,與恐怖份子的「罪」,懸壼濟世妙手仁心的潘醫生,不知是否/有否看清兩者之別。
' s6 j4 ] i+ J1 x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 T1 u# b: c1 C3 a3 I" v0 M公仔箱論壇另外,潘醫生把有人拿著「我係CHARLIE」的標語,繼而跳躍一億步聯想到「討好香港城邦獨立派」,再得出「這份周刊看來殊不簡單」的結論,真是叫人嘖嘖稱奇,原來「寫廣東語=港獨」,工聯會真的個個都是臥虎藏龍,我勸潘醫生平時不要只玩臉書,也應多考究粵語源遠流長的歷史(上網找啦)。還有,別 以為加了「看來」兩個字便可側側膊,這與最喜歡用「或許」的著名作家屈女士一樣,又要威,又要戴頭盔。
4 { H9 ]& t, N3 T7 f* Q# d公仔箱論壇
. L* u8 w; B" ~% f# @tvb now,tvbnow,bttvb有人用潘醫生的專業對他人身攻擊,我在此只向大家提供網上資料:潘佩璆是聯合醫院精神科顧問醫生。
$ a" r# }1 ]- K) B& v/ ?公仔箱論壇tvb now,tvbnow,bttvb# W6 V$ V# x5 |, G.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