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時事討論] 撒拉夫: 《查理》恐襲案潘佩璆的偉論

撒拉夫: 《查理》恐襲案潘佩璆的偉論/ s. v' q! x" n- e7 g  u6 [6 P$ B6 J
tvb now,tvbnow,bttvb6 c8 a, B6 A5 ~: {6 r

: R! P4 f8 x7 n0 W5 o, O. ~公仔箱論壇+ Y/ p) T/ @1 I; L$ i5 |2 J+ z
5.39.217.76! \* `, z8 y9 x3 Y  p( i
「曾經尊貴」的潘佩璆醫生,談及法國查理周刊(Charlie Hebdo)恐襲案。他沒有明言這次血腥恐襲是周刊咎由自取,但字裡行間展示出「責難受害人」(Victim Blaming)的意味:「佢打你係唔啱,不過你自己都檢討吓啦。」5.39.217.76$ Z7 D* t" u; A. S6 U/ w2 k

* Z0 Q2 C: ?  d5.39.217.76Charlie Hebdo1970年創刊,前身《Hara-Kiri》於前一年面世,因為在戴高樂去世時發表嘲諷文章被當局封殺,同一班編採人員把雜誌改頭換面,成為了《查理》, 立場左傾,除了諷刺伊斯蘭教,對猶太教、基督教也毫不留手,不同政黨與團體亦是周刊的批評對象。外界聚焦《查理》與伊斯蘭世界的「牙齒印」,源於周刊近年多次發布與伊斯蘭先知穆罕默德有關的漫畫,被不少穆斯林認定為褻瀆。《查理》批評伊斯蘭教,其實更多是針對動輒高呼發動「聖戰」的原教旨主義者。06年 《查理》轉載丹麥報章有關穆罕默德的12幅漫畫,被多個伊斯蘭團體狀告,法國法院最終判伊斯蘭團體敗訴,理由是周刊針對的不是伊斯蘭這個宗教,而是宣揚武 力的激進伊斯蘭武裝份子,不知潘醫生又知否當中原委,只要上網找便找到。# G, M8 o+ r- s' h# H/ T

) G) I/ Y. b; o0 z$ m3 @. H5.39.217.76是恐襲案中喪生的周刊主編Stéphane Charbonnier曾說過,法國社會可以批評猶太教和基督教,偏偏批評伊斯蘭教,便會受到生命威嚇。當然,你可以不同意、不喜歡周刊的觀點,言論自由亦非絕對自由,但現在發生的甚麼事?殺人呀!活生生的十多條人命呀。不知潘醫生會怎樣解讀「9.11襲擊」,會否是「美國政府大概觸怒了拉登和阿蓋達吧」?假如,我話假如呀,早排雨傘運動時有勇武熱血的「暴徒」,衝上左報辦公室見人就打,難道我要在此說「親共傳媒大概觸怒了佔領者中的激進份子吧」?tvb now,tvbnow,bttvb# Y4 p5 g* T$ J7 z$ N7 }
tvb now,tvbnow,bttvb! U- c% B% K+ @% R, h% {( p) W6 [
當受害人遇上最兇殘的對待,被斥責成「你都要負上少許責任」,是令人極度厭惡的論述;《查理周刊》(你所說)的「錯」,與恐怖份子的「罪」,懸壼濟世妙手仁心的潘醫生,不知是否/有否看清兩者之別。7 V6 `6 z0 I* V8 J8 n4 `

! d8 a$ U; s0 F" h3 Z5.39.217.76另外,潘醫生把有人拿著「我係CHARLIE」的標語,繼而跳躍一億步聯想到「討好香港城邦獨立派」,再得出「這份周刊看來殊不簡單」的結論,真是叫人嘖嘖稱奇,原來「寫廣東語=港獨」,工聯會真的個個都是臥虎藏龍,我勸潘醫生平時不要只玩臉書,也應多考究粵語源遠流長的歷史(上網找啦)。還有,別 以為加了「看來」兩個字便可側側膊,這與最喜歡用「或許」的著名作家屈女士一樣,又要威,又要戴頭盔。5.39.217.76( c1 V% w- x! Y# P2 Q- J" {% p2 f

% q2 B% S$ O; `1 h公仔箱論壇有人用潘醫生的專業對他人身攻擊,我在此只向大家提供網上資料:潘佩璆是聯合醫院精神科顧問醫生. f% _2 `5 J3 v) L) _; k8 W- E2 V

* Q/ c1 t1 m. S9 d% w- b5.39.217.76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戶組無法下載或查看附件
  
一件关于法国死人的事情 关香港什么事?另外, 香港任何一个有脑袋的人, 都不会用漫画去讽刺在香港的天主教会,因为死的好快, 但是点解人地法国人做就是自由民主,如果在香港人做就死的好快, 这个不就是你大声, 就你话事的道理罗
長平: 野蠻竟敢教訓文明 & _; @: ^7 k, E, k4 c
5.39.217.76: J3 O& Z) ?) m$ N/ |& O6 e
因刊發諷刺漫畫遭恐怖分子血腥洗劫,巴黎《查理周報》慘案震驚世界。本周日法國三百萬人大遊行,數十位不同膚色、信仰和國家的政要,前往巴黎,攜手走上街頭,表達對恐怖暴力的反對。美國總統奧巴馬因缺席遭輿論批評,白宮不得不承認安排失當。
3 s, K( ^7 e4 A+ b2 I2 o: t. ^  ]+ P" p' ~! S% Q; R, z
中國外交部對恐襲事件表示「震驚並強烈譴責」,不過就欠缺領導人參加巴黎街頭「攜手行、反恐怖、支持新聞自由」的動作,這是可以理解的。讓外界難以理解的是,當天新華社竟發表評論〈新聞自由要有限度〉,指責《查理周刊》漫畫傷害他人,暗示其應對自己的遭遇負責。
6 x9 V# {9 u7 t/ E. I7 a' Q: F公仔箱論壇
. ~( H; W+ l) j0 ^5.39.217.76這則評論在網絡引起極大反響,很多人對中國政府在「傷口上撒鹽」感到震驚。人們的理解沒有錯,新華社的表態代表中國官方意見。正如這則評論一樣,它也援引世界其他媒體的消息和意見,有時甚至會報道一些真相,發表一些觀點,但都無法掩蓋它作為中共喉舌的本質。) }! T0 n7 }. I% w/ K# r6 N
4 J% U5 Y/ z! X6 H7 D& r, C  U
人們最為不屑的是,一個嚴格控制媒體、殘酷打壓不同意見,新聞自由度排名全球尾位的極權國家,竟然恬不知恥地對西方文明國家奢談論「新聞自由要有限度」,教訓全球媒體如何尊重不同信仰,這難道不是對言論自由最大的反譏嗎?
" F* b) V1 T( J& `- k) Ztvb now,tvbnow,bttvb
: t$ m. t/ ~9 {8 l; J  n$ S& F5 g5.39.217.76新華社可以說,它不過是表達與世界主流不同的聲音,也是一種言論自由。放在全球看,反思言論的邊界的確是一種聲音,而且是必要的聲音,但對中國十四億人口來說,它代表官方唯一態度,那就是只要限制不要自由。這也反映了中國近年倔強、傲慢的外交姿態:無論多麼粗魯、殘暴和血腥,它都堅持認為自己是正確的代表。
" F. u* D$ m; i' j1 Ytvb now,tvbnow,bttvb/ M: y1 X" M% D6 I9 O  ^" E
不要忘記,新華社的評論發生在這樣一個背景之中:總部位於巴黎的記者權利組織無國界記者發佈2014年世界新聞自由指數中,中國位居全球倒數第六,排第 175名。該報告分析指,中共正在擴大對香港、澳門、台灣及其他外國媒體的影響。國際記者聯會(亞太區)去年發佈中國自由年度報告,同樣稱中國新聞自由狀況正在惡化,而且越來越多地對境外媒體施加壓力。
. }  }" `" Y/ D% ]( s
' D2 w& X7 L) t  Xtvb now,tvbnow,bttvb很多人抱着「隨着經濟發展中國會越來越開放」的幻想,但近兩年的現實無疑對他們是沉重的打擊。習近平上台兩年來,對不同意見的打壓遠超過前兩任。中國政治犯大多是因言獲罪,他們沒有機會做任何行動,僅僅發表不同意見就被控罪。從劉曉波、許志永、伊力哈木到高瑜、浦志強、郭玉閃,莫不如是。tvb now,tvbnow,bttvb) ]6 ~2 T/ j& H1 Y3 \

# A3 t, ~; Q& H/ v; c3 U2 g2 N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如果說,中共強調對上述人士的瘋狂打壓當屬內政,那麼,《紐約時報》、彭博新聞社因曝光中國領導人家庭巨額財富所遭到的報復,記者被拒發簽證,甚至辦公室遭騷擾;香港出版人姚文田因計劃出版批評習近平書籍被以其他名堂判監十年;《蘋果日報》因支持要求真普選的雨傘運動遭有組織圍攻;本周日巴黎捍衞新聞自由 大遊行翌日,《蘋果日報》前社長黎智英住所和辦公樓被人投擲燃燒彈等等,大概可以為新華社的〈新聞自由要有限度〉提供了另類詮釋。
1 v( F( f% |1 O( ]公仔箱論壇) B6 O9 b: d6 ^' ~6 C
其實,內地有網站在《查理周報》慘案後刊文透露,該報多年來對世界各國領袖和眾多民族竭盡譏諷、挖苦,卻惟獨對中國和中國領導人網開一面,從不「抹黑」中方,這大概也是中共對此恐怖事件遮遮掩掩、欲言又止的原因。新華社的姿態自相矛盾,它批評《查理周刊》對宗教缺少寬容和尊重,卻忘了自己是如何在新疆污名 戴頭巾和留鬍鬚的維族人,忘了自己在西藏是如何強行要寺廟懸掛中共領導人畫像的。
1 S8 Z% ~' k( R5 V% b
5 Z1 P& N: [0 E0 L: i- n' \: F2 k公仔箱論壇3 R* v) U8 U/ l: F& Y0 z7 {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