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行止: 分述各派精義 撥開學術迷霧
( _# u" J. i6 g! }! g% V7 O
* E F6 R6 V: |! {: s- a公仔箱論壇 c( E0 f6 ^* ^9 G6 u
一、近十多年來,在英國劍橋大學任教的南韓經濟學家張夏准*(一九六三年生;九二年獲劍大學經濟學博士並留校任教),出版的數本普及經濟學同時理順若干具爭論性經濟問題的書,從其被翻譯為包括中文(台灣)的多種文字看,似乎很受市場歡迎。張夏准看出資本主義衍生很多阻礙社會進步的問題,遂試圖指出其缺失並作修正之議;應該強調的是,他的著作並非要推翻資本主義,而是提出「善意的批判」,希望它能 不斷「自我完善」,使之可以更有效地促進社會進步、提高人類的物質文明。
A6 m7 S; p/ m+ r2 u" n: f5.39.217.76
5 n5 c7 G7 V* P6 G5 K) U+ |2 U+ \5.39.217.76張夏准的其中兩本書,二○○二年出版的《過橋抽板—從歷史視角看 發展策略》(後見台灣譯本:《踢走梯子—歷史眼光下的發展策略》)及二○○七年的《好心做壞事—自由貿易的迷思和資本主義秘史》,筆者均曾在本欄評介;在 二○○七年九月間的「世界本來不是平的」系列(收台北遠景社《次按驟變》),筆者援引張夏准的看法,指出湯瑪斯.費里曼於較早前出版的暢銷書《世界是平的—二十一世紀簡史》的有關論述不周延。從近年的發展看,在先進國家的自由派學者及評論家高舉自由貿易大纛的情形下,地區性貿易壁壘陷阱仍隨處可見,意味世界基本上不是平的,那與張夏准的看法不謀而合。tvb now,tvbnow,bttvb1 T- ]5 o0 g% Q0 t
2 E. N ^/ c" G, N$ G4 {2 h
張夏准爬梳經濟發展史,發現今之先進國家均非常「務實」,並非理想主義者,更不會為「佔據 道德高地」而在不適當時間落實高蹈的理論,只問政策是否對其經濟現狀有利,即並非據理論而是據經濟現實制定事事利己(能否利人,且待日後評說)的貿易政策,而她們的經濟亦真的因而欣欣向榮、蓬勃發展。舉個顯例,阿當.史密斯鼓吹自由貿易的《原富論》於一七七六年出版,英倫紙貴,人人折服,但直至約百年後 的一八六○年(這一年,英國人口佔全球百分之二點五,其工業產量佔全球百分之二十、佔全球工業產品貿易額百分之四十六;當年英國之強盛,不難想像),英國 在其紡織業穩執世界牛耳、「雄霸」世界市場之後,政府才貫徹這些年來被高度評價的理論,推出自由貿易的貿易政策。
3 D+ H. l- {# ?/ |' R" g8 ]tvb now,tvbnow,bttvb w( ~) C, ?$ b6 K
為何遲了百多年才採納史 密斯之言?答案很簡單,皆因此前英國為了保護其當時尚在萌芽階段的紡織業,不但從歐陸進口廉價勞工,而且設有種種進口關卡關稅,以當時的政府深知非如此無以保護本國的新興工業紡織業!在張夏准筆下,英國是「保護主義鼻祖」(The Pioneer of Protectionism);以後的情況亦如此。這即是說,西方先進國家都是在本國相關行業佔有市場優勢後,才對外開放市場,這種先保護後開放的貿易政策,是西方工業國的「常態」。現在看起來非常自由放任的美國,在十九世紀經濟起飛期初,嚴限外資投入其銀行、船務、礦業及林業,保護網之周密,令張夏准稱 美國為「保護主義冠軍」(The Champion of Protectionism)。亞洲兩個崇尚自由貿易的「大國」日本和南韓,直至二十世紀八十年代,本地市場仍未對外開放。還有,如今保護知識產權不遺餘力的美國,直至一八九一年才承認有「外國專利(版權)」這回事……。5.39.217.76- x" F; i6 T& ~. P
公仔箱論壇. }# j3 c) O' ~* @: V6 w( A
張夏准那兩本書,以具體詳細的數據,對照英美(以至荷蘭、芬蘭和瑞士 等)的貿易和工業政策,突顯了這些國家在經濟發展初期甚至起飛期,都以關稅及進口限制等行政手段,保護本國工商(銀行)業。事實上,直至今天,日本和歐洲多國政府都通過直接撥款或稅務優待,津貼本國的「重要行業」;美國至今仍是融資工業研究最多的政府(在冷戰時期,美國這方面的投入為總研究費之半甚且三分 之二;歐洲各國對工業研究的資助一般在三至四成之間);新加坡在「自由港」的包裝下,其國營企業在經濟比重之大,在資本主義社會,排名第一;法國、芬蘭、奧地利,挪威和台灣的國營企業亦左右經濟發展路向,但這些國家(地區)都以自由貿易為招商的賣點及打開海外市場的手段。換句話說,張夏准揭示自由貿易不是 真理,但保護主義亦不一定行得通,以他的祖家南韓為例,其經濟亦是在政府大幅貶值及放寬種種原材料進口限制後才起飛……。無論如何,張夏准從「歷史視角」 提出了有力的新觀點,證明保護主義在經濟發展中有不可抹煞的功能。現在世界貿易當然不可能「回到從前」,但在不同發展階段的國家應有不同的發展策略,則是彰彰明甚的事,自由貿易絕非萬靈神丹。有了這種認知,政府才能定出對本國最有利進而全世界最終也許可受惠的貿易政策!張夏准以種種史實證實政治介入的經濟 政策才對本國最有利,他因此強調經濟學與政治學必須緊密合作。政治經濟學雖然早非「顯學」,但實際上其功能仍在。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7 j9 t+ f: H |3 |; {2 [: Q
0 D }% q \/ G) r二、張夏准的新書《經濟學—用家指南》(Economics:The User's Guide),顧書名思內容,是一本經濟學入門書。這類書籍可說車載斗量,早已充斥市場,張夏准憑什麼能分杯羹?匆匆瀏覽一遍,筆者以為作者試圖用「大眾化語言」和日常事象詮釋經濟學原理和經濟現實,正如他在那本筆者略去未談的《他們沒有告訴你有關資本主義二十三事》(23Things They Don't Tell You About Capitalism)開篇所說,面對莫測高深的經濟學,若把那些充斥其中的術語和數理程式剔走,百分之九十五以上內容,普通常識而已;普通常識是人人明白、於日常中常見的物事,那意味對普通人而言,經濟學並非高不可攀之學。數理程式把錯綜複雜的問題抽象化,行家一看便明,外人看來則玄之又玄;術語對行家 來說亦有言簡意賅溝通順暢之便,可是,外行人很多時候如墜霧中,莫明所以。這本書既以非經濟學家為對象,把那些艱深難明的象牙塔用語「口語化」,便大有必要。然而,這種「體裁」的經濟學書籍,英文的固然數不勝數,日文韓文更別說中文(本港內地尤其是台灣)亦塞滿書架,在「市場飽和」下還有出版商樂於出版這 類著作,可見張夏准有他過人之處。「過人」在什麼地方?筆者以為是融合諸家之說,讀通讀遍諸家之說後,融會貫通,以人人看得明白的文字記之;加上在鋪排上亦甚得體,比如簡潔介紹一種學說後,緊接着便說其利弊,這很對一般讀者包括筆者的胃口。; h% p, c( Y) o* `2 T) w, p0 v; B
tvb now,tvbnow,bttvb6 Y1 y& {$ U4 V0 q! x+ I' N
讀者也許記得筆者的「口頭禪」:「經濟政策貴在適 時」,那即是說,世上並無所謂「永恒真理」(eternal truth),特定時空適合採用根據某種經濟學說(或綜合數家之說)制定的政策(迄今為止,凱恩斯學說的「用途」最廣泛),職是之故,有意以經濟學用世的人,絕不可獨尊一家,即不能「一本《通論》治天下」,而應該了解、消化所有學說,去蕪存精,然後配合市場形勢以至遷就民意趨向,定出比較「合時宜」的經濟 政策。筆者多年前曾為文指出經濟學家很少能夠成為出色的經濟部門主管,原因便在經濟學家學有所「專」,獨崇所師、排斥「異說」,結果很易定出不合時宜的政策而把實際經濟弄糟!張夏准把諸家學說消化後,以淺白文字寫出,既有諸家學說精要盡在其中的《經濟學雞尾酒》(頁八十三),復於頁一一八—一二一間把古典 學派、新古典學派,馬克思主義、發展學派、奧國學派、熊彼德學派、凱恩斯學派、制度學派及行為學派(沒有以佛利民為首的貨幣學派!)的要旨列成附表(目錄未見此附表,怪甚),極具參考價值。明了各家學說及對各種經濟現象的應對之策,正如張夏准所說,這樣編排有助讀者「思考」進而制定「適時」的政策。笑出淚 水說統計,貧富不均內地為其笑出淚水說統計。/ @7 Q" d% V$ K) p# |3 p
5.39.217.76. Y) D! L5 P* b+ B2 S u9 }( ^ [2 g
經濟政策貴在適時.二之一
. m2 R1 J$ @$ _, H% h$ A: m公仔箱論壇
; V* t2 r* t$ atvb now,tvbnow,bttv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