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時事討論] 蕭少滔: 香港人的「民族認同」矛盾

蕭少滔: 香港人的「民族認同」矛盾
5 y/ w" j; K2 T& m" T" X2 T2 A5 G公仔箱論壇公仔箱論壇% S4 ?# g9 U- P8 y$ e& w7 ~

0 s+ p: u5 Q. B( r* R% o* q! c5.39.217.76
4 I2 ~' G$ D% Z1 g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 [/ J/ u3 o) {, T+ ~1 V5.39.217.76其實矛盾越來越少了,因為越來越不上心。這一點嘛:陳茂波是千古罪人。因此當初新亞書院的校友齊齊「喊停」陳茂波唱新亞校歌,真是一針見血之至。$ E" l% V! T9 E* V  t
/ u; g* B( W& g" T2 j! ~, Q
新亞書院素有「新儒家」大本營的地位,而新儒家的思想主旨是「中華民族復興」。而實在民族復興少不了就是要保護自己的民族歷史,因此任何可以影響到歷史教育的事情,都免不了「無小事」。公仔箱論壇% T% s, g! K- c9 ]
而對於「民族復興」的進展,又有最新統計數字了,不過是指向一個無可避免的相反方向,就是認同自己是「中國人」的香港人又少了一大截。尤其是30歲以下的群體,更加只可以用「慘不忍睹」來形容。
- L/ @0 D* C$ |/ m4 C8 t公仔箱論壇至於是否只是因為「佔領」事件而來,或者是受到「外國政治勢力干預」? 大家其實目光只要拉闊一點、再用常理來看看,這幅圖畫會比較清晰一點。而上述陳茂波足以「留名千古」的事情就是這樣可以寫定了。- g' I( ?9 D' g: t
0 H* |5 s% G( ]; k; c/ Z6 c. ~
例如:到底民族歷史「值幾多錢」的問題。這個問題要不是由陳茂波提出,真是任何歷史學家想炸了腦袋也發明不出來。tvb now,tvbnow,bttvb' L. `# V- }5 z" ]
其實這個問題已經包含了全部答案:假如一個民族的歷史可以用價錢來計算,這個民族可以放進博物館矣。tvb now,tvbnow,bttvb0 X3 V; e3 _! b6 B
陳茂波的傑作是:香港地鐵「沙中線」遇上「聖山遺址」,假如要修改圖則的話,實在要花很多錢。但只需要額外多花一千萬元「搬走」部份古蹟之後,可以將「遺址仿真度」維持在八成;比較「全面原址保留要花十三億」實在「划算」得很,所以嘛…拆住先。+ B" r& J! D, j* e  Y4 b* m
古物諮詢委員會雖然只是「花瓶」一個,但起碼也有「不識事務」的委員出來堅持「我要真保育」。因為:
5 t7 m& I: A% E( j5 R* ]2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古蹟外貌並非好靚,但不能單從外表決定文物的價值….當局指易地重置的仿真度可達八成,但始終仿真即「假嘢」,不能接受,又相信有關引水槽位於聖山遺址旁,是宋皇臺以外唯一與聖山有關的遺址,極具保留價值。公共專業聯盟政策召集人黎廣德表示,政府至今未有全面公布考古報告及文化價值評估..」
  u# W! e3 X/ i/ R5 P
很明顯,陳茂波的考慮,只是錢的問題,對於古蹟嘛,只求「仿真度」有幾高,這個幾乎可以和國內的同志睇齊了! 看看國內多少「仿真旅遊境點」可以說明一切。那麼陳茂波在新亞書院學了一個什麼狗屁出來?tvb now,tvbnow,bttvb% R# e# y2 s% I: A8 c

. B9 e, w" p. ^- [/ |5.39.217.76對於真正的古物古蹟,難度可以用「仿真度」來類比乎?公仔箱論壇) a; [. E) c2 |' N' V4 F1 G4 F: l

; t5 U/ c4 R* ]/ M# p# l: R7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S0 k% E1 {) L- E# n0 a8 D
假如民族認同是建基於民族歷史,則構成民族歷史的「重大事件」不可能不被奉若神明也,這個才是「正常」噢。至於真實的遺蹟是否只是一片瓦礫,根本不是重點。7 ~  y- G/ |4 U
例如以色列境內的沙漠、荒山野嶺之中,有一座「馬薩達要塞」遺址。早被遺忘了接近二千年。在1838年才「重新發現」;並且之後再經過接近一個世紀的持續考古發現,才把不少傳說「確認」為真實的歷史,正式編入了以色列和世界歷史之中。這個就是為什麼重要的歷史遺址,都一定要進行「封存式」的「原址保育」措施,因為很多蛛絲馬跡,不可能一時之間、憑一時的科學技術可以發現出來。考古工作必須持之以恒才可以呀。
4 r! E9 G7 J( O( G3 k5.39.217.76但嚴格來說,起碼在陳茂波眼中,馬薩達基本上只是一片爛地。更加完全沒有任何經濟價值,理應置諸不理才對。起碼也可以搞個「渡假村」之類的地產項目嘛….但為何色列人將這個廢墟捧為「民族聖地」? 而且原封不動地進行保育?
& m0 P  I4 V/ x2 o* K- H公仔箱論壇
$ Y6 U3 Z/ R' i- U' O6 `* `+ {以色列的軍人,在受訓完畢之後,例必要到這個聖地參加「入伍宣誓」的儀式,發誓「馬薩達永遠不容許再次淪陷」。這個對歷史的重視才是以色列的「國家認同」基礎。假如大家只看到猶太人「很懂得賺錢」,因而一個沒有經濟價宜的廢墟可以置諸不理,甚至只求「仿真度可以達到八成」就算數的話,那麼以色列是憑什麼可以建國的?公仔箱論壇4 v& K9 k3 r8 k- A0 U0 Q% c8 Z9 @3 j
為什麼說原址保育這麼要緊?
3 x1 ~2 J! P& x2 i( _5.39.217.76" ^. }9 O, |$ r( Z# f
還記得猶太人反抗羅馬起義的事嗎?, o; I! i( L. s4 n

5 P9 G+ j- q% v$ S' e6 O  A* k$ U公仔箱論壇那是公元70年的事。今日大家在耶路撒冷城見到的聖殿遺址,就是羅馬鎮壓猶太起義的「傑作」。但其實故事的終結不在耶路撒冷城,而是在城外的馬薩達。當羅馬人打敗耶路撒冷的起義軍之後,除了縱火焚城、還有對平民的大屠殺。起義軍撤退出城外,在野外與羅馬軍展開了長達數年的游擊戰。最後的一個據點就剩下馬薩達要塞。
" O8 k4 x  y7 A6 U1 ^  Ytvb now,tvbnow,bttvb在羅馬人圍攻之下,義軍雖然打了不少漂亮的勝仗,但知道無法永遠和羅馬人打下去,最後選擇全體自殺,以示「寧死不降」。
' t8 \) k, O0 i7 [& O0 @6 l, g
' X; q- _7 [. j& V' k" f- w. F7 S「傳說」是軍人連家眷最後剩下960人全體殉國:男丁進行抽簽,選出十人作為「劊子手」替眾人以短刀割頸;每個家庭圍在一起手牽手一同「就義」。最後十個人就再抽簽,由最後一個人替九人行刑。而這人最後也自刎完成殉國的程序。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U3 q. j, A5 J4 G5 D8 N; e
" B4 V6 U+ k' h' c" B
這個故事聽起來很「誇」,不過就在遺址之中,最後發現了十一塊很細小的陶片,每塊都刻上了人名,核實了傳說的記載。而現場血漬的分佈,也核實了就義的情境。因此以色列軍人發誓的對象,絕對不是一部杜撰的傳說,而是經由科學考證核實的歷史事實。這個認真關注本身的歷史,就是猶太民族自立的基礎。不是什麼猶太人很懂得賺錢!tvb now,tvbnow,bttvb0 c" N  G: q' V1 i+ ~

; p; e9 P0 M1 g4 O3 X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其實同樣道理,正正發生在香港的「聖山」遺址。1 {5 k/ ]: g, Y. j
5.39.217.76& T$ S' W. n2 ]  [$ E
漢族第一次被外族完全打敗,就是蒙古滅宋。當時最後一任皇帝,亦即在「宋王台」所記述的「宋帝昺」,就是以香港作為最後的陸上抵抗基地。軍隊駐扎的地點,就是老香港「傳說」之中,被稱為「聖山」的地方。而大宋軍民,最後也像猶太義軍一樣,寧死不降,最後退守崖山進行海上抵抗,兵敗而丞相陸秀夫負帝蹈海殉國。史冊記載「後宮諸臣,從死者眾….越七日,屍浮海上者十萬餘」。
5 E7 \; ^0 A1 Q! [- C* T5.39.217.76
% \/ y& {6 F5 u' j4 z7 J* G5.39.217.76這個壯烈光景,又豈是馬薩達可以比擬?. O1 ^: A, S$ `7 {
tvb now,tvbnow,bttvb& o( H" C: N% I; b2 a+ @8 u8 u
聖山遺址在外族統治的歷史洪流中被煙沒,這怪不得誰。但到了「中國人自己當家作主」的時候,竟然幸運地被香港同胞發掘出來。這個理應是中國考古學上的大事,因為可以替宋朝轉接元朝的歷史空檔進行補漏。而宋王最後的陸上行宮又豈會無一可以考察的價值?
6 `4 p; `$ \  b8 |" J8 p" w5.39.217.76tvb now,tvbnow,bttvb  T" H0 l7 ~  T: c
而即使廢墟之中一無所獲,但光是一個光禿禿的廢墟,有如馬薩達一樣,同樣可以凝聚國民的民族認同,因為「以史為鑑」,中國人是可以寧死不屈的。所謂「愛國教育」,當然以此為最純粹終極的教化材料。以色列人很清楚,所以歷史問題根本不會同你講錢。
' o& z0 }  h9 v6 b4 V7 J$ Q4 T9 h5.39.217.76
, a0 V+ C/ z1 W) h+ J# B  H5.39.217.76但很有趣地,陳茂波的思維竟然是「香港人比猶太人更懂得慳錢」,所以聖山只求「仿真度」有幾高,而不求「歷史重要性」有幾高。中國歷史,原來只適合放進遊樂場作為娛樂節目……愛國嘛,認真不來,反正幾塊爛石頭「值不了多少錢」。
/ N1 m& p. F* z) a8 h# x5 G) J& H+ {1 T- y% V7 M0 q) W" w/ J' D* p* }
回想撰寫【病梅館記】的清朝學者龔自珍,早就慨嘆,「欲亡其國、先亡其史,欲滅其族,先滅其文化」1。而很可惜,龔自珍在1841年仙逝,未及親眼目睹鴉片戰爭證實其洞見。其後滿清的土崩瓦解,真是無需多加註腳,也應驗了明末鴻儒顧炎武所言「禮義廉恥,國之四維,四維不彰,國乃滅亡」2
0 R3 |) e& Y" ctvb now,tvbnow,bttvb
2 v$ i( C3 ^) ^! m2 D7 T7 B5.39.217.761841年….這是一個和香港有着緊密連繫的日子。物換星移,像龔自珍一樣「先天下之憂而憂」,提出不要「以曲為美」3的人正排着隊去坐監。而堅持「以史為鑑」的保育學者被奚落「阻人發達」。
, t- ^' |# F( T1 k公仔箱論壇
2 h: U5 I: x" j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陳茂波來了,也不用龔自珍多加註腳吧。如此看待國族的歷史,大家向錢看就差不多,還奢談什麼歷史、什麼愛國、什麼國家認同?tvb now,tvbnow,bttvb% _5 l/ u. E  M; y( L! g. o
公仔箱論壇1 @. c+ ^8 O6 |, E0 b
  • 龔自珍,【尊史】
  • 顧炎武【日知錄】
  • 龔自珍【病梅館記】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戶組無法下載或查看附件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