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l! S& g* h. V3 w
早前《經濟日報》報道,港鐵日出康城規劃餘下待批項目,將首度大舉加建1房及2房單位,與過去該項目大量供應三、四房單位有明顯不同。隨着樓價上升,香港人不得不愈住愈細。tvb now,tvbnow,bttvb; E7 M/ R3 e0 o
似愈來愈背離特首宏願3 w- y8 L( x% M+ o Y- W, a5 E8 O
港鐵增加1及2房供應,當然是看到這兩年迷你單位受捧的熱潮,發展商標榜開放式至兩房單位,市場較有銷售保證亦屬這種類型。但這讓唐榮想起,特首及主管房策官員,均曾談到關心港人的人均居住面積,但若以港鐵改規劃,以致發展商一窩蜂改則建細單位,可以預見由現在起至未來數年,大批細單位登場,加上面積300至400平方呎的主流新居屋供應,未來港人置業,會不會愈住愈細?像今年已出現實用面積百多平方呎的開放式單位,似乎跟特首等的宏願愈來愈背離了!tvb now,tvbnow,bttvb$ D V9 e4 r, p: z6 b1 b+ |4 I
2012年5月,本欄的一篇文章《梁振英有何房策目標?》提到,梁振英接受《華爾街日報》訪問時指,要長遠增加本港競爭力,本港須處理房屋不足問題,並舉例指可適度在新界發展新市鎮,以增加市民活動空間。但梁強調,新政府不會大幅增加土地供應,致樓價下跌。媒體報道多集中梁不會推倒樓價,但梁亦提到一個概念:「人均居住面積」。
/ I" v. G2 P' c; H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當時的文章提到,香港的人均居住面積不到160平方呎,為全國省市中包尾,一說中國城鎮人均居住面積約有280至301平方呎,也遠低於新加坡的約323平方呎水平。8 T% y, Z% r2 c! o! M2 o) k
網上亦有人比較了香港與新加坡的情況,一如梁振英比較香港與新加坡的經濟發展,本港逾8成公屋的面積小於430平方呎,而新加坡組屋的平均面積則為968平方呎;兩地的人均居住面積分別為135平方呎和323平方呎。(與附表有不同)而聯合國人居中心《全球住宅狀況評價》調查指出,在世界上國民每年平均收入超過1萬美元的國家或地區,只有香港的人均居住面積低於215呎。
* a/ X, L) R, N% w居住面積 港遜落後地區
! G" i& g2 t4 u: W" N# [& ~* N公仔箱論壇2013年9月,運輸及房屋局局長張炳良曾表示,香港人均居住面積,較一些經濟落後於香港的城市還要落後,港府應該正視。「若和其他與我們發展相若的城市,甚至一些經濟發展沒有香港這麼先進的(城市相比),它們的人均面積都好過香港。」
6 x1 e8 ~( @) y- c5 E8 q/ T公仔箱論壇 他承認在房屋供應緊張下,連達成建屋量也不容易,莫論增加居住面積,「(增加房屋)數量可能較增加面積更迫切。」但他認為,當局仍可以由一些偏遠公屋開始,爭取給公屋住戶編配面積大一點的單位。
, h6 u, s& ` O 當時的文章報道,長策會未有提議港人適切的人均居住面積應為多少,但可參考一些數據。曾提供相關資料的立法會議員謝偉銓指,香港整體人均居住面積約161平方呎;數字低於內地城鎮及新加坡,該兩地人均居住面積,分別為381及323平方呎。另外,房署曾有資料指出,目前本港公屋單位租戶實際人均室內樓面面積,約為138.9平方呎,而港府就沒有為私樓作出相關統計(見表)。
) d g8 M( `% y& _6 j1 P0 s2 N( ktvb now,tvbnow,bttvb 當然,轉一轉思維,未來細單位大量供應,現有的中大型單位似有可圖,問題是,換樓的,有能力換上去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