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港澳台] 向上流動階梯斷 教育懸殊最不公

向上流動階梯斷 教育懸殊最不公
. O8 _" G% T& g  U- r+ T% u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2 [3 k. ^: S% v7 f7 o
水往低流,人往高走,教育是向上流動的最重要階梯。然而,因教育貴族化以及大學資助學位多年封頂,扼殺大部分基層子弟入讀大學的機會,造成教育上的貧富懸殊以及跨代貧窮問題。教育不公可以說是最大的不公,也是社會政治化、亂象叢生的重要原因。5.39.217.769 H0 @' x  @# I4 H$ \4 K& b

" ~2 g. u. y2 N* v7 N$ a( Z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教育政策對基層子弟不公,力挽鮮魚行學校於既倒的梁紀昌校長最有深切感受。當年部分學校被殺,表面原因是在校學生人數少,實際上是港府實行精英教育政策,傳統名校資源豐富,求學者擠破門檻,而非名校資源相對不足,加上部分學校位置偏遠,交通不便,影響招生吸引力。由於這些學校主要為基層子弟提供教育機會,港府不問情由一刀切殺校,只會令基層子弟流離失所,殺校不受歡迎何足為奇。公仔箱論壇6 G2 [2 P1 d* [, n1 W' y- t6 d
5.39.217.76/ K4 e: v* J" R; ]4 s7 d, ~, v
令人痛心的是,自鮮魚行學校事件後,港府沒有吸取教訓,教育政策不是變得更好,而是變得更糟,引發民怨沸騰。一方面,當局以教學語言微調為名,恢復英中及中中的分野,英中備受追捧,中中則被標籤化,淪為差校、劣校的代名詞;另一方面,當局為名校轉直資大開綠燈,直資學校不僅享受官方津貼,還對學生收費,實際上是對窮家子弟關上大門。過去,基層子弟可以藉學習成績進入傳統名校,現在因傳統名校紛紛直資化、貴族化,窮家孩子接受優質教育的機會被剝奪,令教育上的貧富懸殊更加惡化。
/ P1 x& A( c$ d; x% v( O" _公仔箱論壇2 d3 J( b& N" ^+ O6 k
眾所周知,富家孩子升學有許多選擇,除了入讀本地傳統名校,還可以選擇國際學校以及負笈海外,而窮家孩子本來就沒甚麼選擇,現在連入讀傳統名校的機會都失去,如何能向上流動?當局拒絕雪中送炭,一味錦上添花,只會令教育變得愈來愈畸形。正如梁校長批評,教改以及名校轉直資,令資質較優的學生都集中在名校,不利建立人才庫。事實上,當天生我材必有用,淪為窮人有才亦無用,香港怎麼可能建立知識型社會,推動產業轉型及加強競爭力呢?$ C; A. V8 B4 A) n

+ d/ q& a6 p7 Q公仔箱論壇港府故步自封,資助大學學位多年來沒有甚麼改變,同樣備受詬病。說來令人慚愧,香港號稱國際大都會,大學入學率長期徘徊在兩成左右,不僅落後於台灣、內地以及歐美等發達社會,甚至比第三世界都不如。更何況,總體資助學額不增加,外地學生入讀本港高校的比例卻不斷上升,等於將香港年輕人的受教育機會拱手讓給外人。沒有人反對香港教育國際化,惟前提是確保本地人的利益,港府本末倒置,倒行逆施,對富家子弟沒有任何影響,最終受損害的還不是基層子女!
0 q+ u9 ?5 p0 S. b5 ?公仔箱論壇
& N. Z4 l0 j' L0 J2 d5 T3 b5.39.217.76數字最能說明問題。上世紀八十年代,富人及窮人孩子入讀大學的比例約為六四之分,現在惡化為八二之分甚至更差。財富可以世襲,貧窮同樣世襲,在一個停滯固化的社會,窮人沒有希望,香港也不可能有明天。
冷眼旁觀天下事  笑談細看風雲變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