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老年人都會面臨骨質疏鬆症問題,造成骨折機率提高。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區林森中醫院區中醫科主治醫師吳修安表示,從中醫角度而言,骨質疏鬆和筋骨相關,當中又以肝、腎主導筋骨,因此中醫治療上,首重調理肝腎。生活上,則可以適度曬太陽、維持標準體態和保持營養均衡等,能有助改善骨質疏鬆的問題。吳修安說,骨質疏鬆症會出現骨密度降低的狀況,在病理的變化是小樑骨變薄、斷裂形成空洞,將會導致患者骨折機率增加。造成骨質疏鬆症的因素相當多,包括種族、生活型態、性別、遺傳、藥物使用以及性腺功能不足等,若有相關危險因子,應該做骨質密度測試,確診是否有骨質疏鬆症。5 r2 [ {8 }: z' Z
以中醫的觀點來看,骨質疏鬆症和類似中醫的「痿證」、「骨枯」、「骨極」,而中醫典籍指出「肝主筋,腎主骨」,若腎充則骨強、肝充則筋健,因此補肝腎和健脾胃是治療骨質疏鬆的關鍵。後天脾胃的生化滋養和氣血循環暢通,有助於發揮腎的正常功能,應該依個人體質和症型,來治療骨質疏鬆。相關的中藥包括,枸杞、骨碎補、續斷、杜仲、桑寄生、熟地、山茱萸、菟蕬子、羌活等。
2 e) E! E: v2 t- T: U3 O3 [tvb now,tvbnow,bttvb吳修安表示,除了利用中藥來補肝腎外,也可以從生活習慣下手,第一是,養成規律的運動習慣,如跑步、打拳等,最好能適度曬太陽;第二是,維持標準體態,因為太輕或太重都可能是骨質疏鬆症的危險因子;第三是,保持營養均衡,每日應補充足夠的鈣和維生素D。
* P4 A( s7 l. Q$ H; z* G
' C; P4 [1 r8 vtvb now,tvbnow,bttvbhttps://tw.news.yahoo.com/骨質疏鬆易骨折-中醫-首重調理肝腎-015600900.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