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6日電/中央日報網路報今天社評指出,我們幾乎可以確定,今年是兩岸關係再轉折的一年。這個再轉折,不是因為兩度的張王會,而是因為大陸對台政策的調整,由戰略性模糊轉向戰略性清晰。 5.39.217.760 J9 l0 ^6 ~3 _- ~* I% ]. a
3 O# e" d" I6 ~1 w2 q* }0 c 日前大陸環球時報發表社評,直指馬英九是“地方頭頭”,同時挑明了講“台灣經濟已經離不開大陸,台灣也已沒有同大陸對抗的本錢”,更嘲諷“馬英九的執政水平真讓人不敢恭維,他的民調支持率長時間走低反映了他的‘實際成績’。”最後則以“大陸社會不欠你什麼,希望你自重”來做為結尾,可謂傲慢。
- z3 K4 e/ [: {2 H公仔箱論壇tvb now,tvbnow,bttvb1 a7 i+ L: e0 G* z
中央日報社評稱,這是一篇殺氣十足的文章。過去這類文章只曾見之於批判李登輝、陳水扁,這是首度對馬英九發出的文攻,其重要性遠甚於張王會。環球時報是代表官方的媒體,以如此殺氣的文章批評馬英九,那可不是報社內部可以自己做主的事,因此,這一篇社評十足反映了大陸當局的觀點。這一篇社評也是延續了之前國台辦發言人范麗青所謂“說三道四”的論調,已可看出大陸的政策已然調整,值得我們注意!由此觀之,近期的間諜新聞也不是隨興之作。
( g( ^6 n2 H: `( M8 ?, ^7 b公仔箱論壇' N# U- a: [/ V( }( [1 y. P5 Y
對於大陸對台政策的調整,我們可以從大環境以及小環境來理解。首先看大環境。自從去年六月簽署服貿協議,至今尚未通過,而其間又發生了太陽花學運,其規模不容忽視,而蔡英文日前更直白地說出,“台獨”已是台灣年輕人的天然成分。雖然二00八年兩岸關係改善至今,但台灣意識反而愈來愈強,兩岸的心理距離是反而愈來愈遠。這個現象,大陸高層看在眼裡,不會不有所警覺。
3 n) q) O, u. `( ?: x
0 b$ m: h0 E. W# @9 J: u/ j- T, b; e8 f 此外,香港佔中事件,直接挑戰了大陸的底線。我們由大陸言論可以看出,大陸視此為核心利益問題,已無讓步之可能。重要的是,面對台灣與香港兩地主體性的升高,大陸已深深感覺有必要從戰略模糊走向戰略清晰,以免其立場遭到誤解。
, g& p& k. s: t2 L/ xtvb now,tvbnow,bttvb
+ b \. q+ N8 H. P: u ctvb now,tvbnow,bttvb 就小環境而言,在這一段時間,台灣一路推APEC馬習會,雖是明知其不為而為,但多少讓大陸感到困擾,心中也難免生疑。在兩岸關係困難重重之時,台灣竟然又爆出張顯耀事件,甚至傳出共諜說,不僅影響兩岸互信,也讓大陸懷疑台灣對於推動兩岸關係的真意。
- _- |6 |+ Q; c: V5.39.217.76" K% I b4 u. @/ N
環球時報的社評,反映了大陸的有恃無恐,反映了大陸對馬英九政府的評價,也反映了他們對兩岸關係前景的看法。習近平在接任後高談一中框架,只是試探,但接下來在今年九月提出一國兩制,則是清楚的表態,而非臨場演出。有人認為,大陸講話是針對蔡英文所謂“台獨”是年輕人天然成分的說法,我們認為,這種看法可能忽視了其重要意義。
' T% ~4 R5 I; [. N& d1 \4 I2 x6 X) O
C# ?1 k1 a9 {; A2 D* v 在我們看來,大陸現在已認為台灣在經濟上離不開大陸,而大陸又認為“台獨”的勢力是日漸增長,在民主政治制度下,不無政黨輪替之可能。對大陸來說,馬英九既無心於促統,又無力於防獨,因此必須採取積極的、戰略清晰的政策,如此不論未來藍綠執政,都只能限縮在這個框框內。
5 \9 i1 X- l/ @; w ?3 m! h7 etvb now,tvbnow,bttvb4 A, O O3 i5 [% k+ \/ G
過幾天就是APEC會議,既有蕭習會,又有張王會,或許有人仍抱持樂觀,但在當前氣氛下,我們不預期會有什麼成果可言。然而,這也說明了,大陸現在是一方面戰略清晰,一方面是維護交流,但不再積極於協商。對台灣而言,這已不是看不見的危機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