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時事討論] 王俊杰: 百年港大,為誰而立?

本帖最後由 felicity2010 於 2014-11-5 08:19 AM 編輯 tvb now,tvbnow,bttvb- k$ T1 k& {: N& H& ^

# y0 i+ r7 T% f2 N& n7 V- K! p; b( W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王俊杰: 百年港大,為誰而立?
5 b, \1 \8 a% Z# ~3 e( g; A
$ _( k" F: p1 d' G. i

" q: E4 v% C, k& }: n* T( C4 g5.39.217.76: B: ]# e* _0 A* T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8 v3 D2 Q: k9 a, X; c% X
tvb now,tvbnow,bttvb' {7 o7 X7 V6 F4 v7 H5 J
筆者按:文章原載於二零一三年學苑八月號《百年港大,為誰而立?》。日前適逢 香港大學學生會評議會舉行周年辯論,辯題為「香港大學應在必修的中文增補課程教授簡體字」。出乎筆者意料,正反兩方竟爭持不下,會上更三番四次出現「我們都是中國人」之論調,並以此作為支持必修簡體字之理由,亦有評議員重提港大乃為中國而立,實在令人咋舌。茲事體大, 故特此重投舊文,以正視聽。" ~  U# j+ D# q0 ^' ?2 O+ Z
. q' r* f8 ~) C7 ?% i) U- Y

! O. D+ y2 R# g, q9 G& n公仔箱論壇tvb now,tvbnow,bttvb3 U# R1 M! r4 Y7 F  ?7 N- p$ r
香港大學,成立於一九一一年。當時,中國正處水深火熱之際,在內飽受封建統治之苦,對外則面臨列強瓜分;南方的香港則已淪為殖民地逾半世紀。一九零五年清朝政府廢除科舉制,大學教育成為社會關注問題,各國列強都希望透過教育在中國現代化過程中瓜分利益。因此,中國境內之西式大學數目劇增,當中大部份位於商埠,由基督教會成立。科舉廢除前,中國學生來港讀書興趣不大,因其讀書主要為入仕,即做官,而在港讀書卻無官可做。
7 E6 E0 G( X! T& V7 E$ G! e8 S5.39.217.76
6 G/ A+ P9 _6 e1 H公仔箱論壇港大創校契機──列強遠東之爭5.39.217.76) W/ `+ @& f3 F8 G+ N6 c! w+ E
自二十世紀初,列強改以文化霸權形式侵略中國,而商業與文化關係則互相依賴。日本自明治維新後,吸引大量中國學生到當地讀書。列強正逐鹿東亞,遠東地區包括中國,極可能出現英國與日本之角逐。大量中國學生留日讀書,日本對英國在東方的勢力構成威脅。除日本外,英國亦要與德國爭長短。德國於一九八九年在膠洲灣建立殖民地,影響力遍及整個山東。德國又於中國積極建設中學、科技學院,意圖獲得與香港等同的經濟利益,與英國展開殖民競賽。一九零五年十二月十五日,香港《德臣西報》(China Mail)澳洲藉編輯唐納(Donald)撰文,建議港英政府應於本地創立一所大學,以吸引中國學生來港讀書,藉此擴大英國於中國大陸及在港之影響力,包括商業及文化優勢。唐納在文中,更以「帝國資產」來形容該所大學。然而,當時香港人口不足四十萬人,且大部份為流動人口,故唐納之建議並未獲得太大迴響,甚至遭人質疑此舉的成效。時任港督的彌敦更直言,在港辦大學乃不可能之事。
  Y0 h! i) n- Z0 X" \5 ?" y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tvb now,tvbnow,bttvb( r" X; ?- j& y
及至一九零七年,盧押(Frederick Lugard)出任港督,局勢急轉。盧押就職後,對《德臣西報》提出之建校呼籲大表贊同,決志於香港創立大學。翌年,盧押於聖士提反書院之畢業典禮上致辭,提出成立大學計劃,藉此在遠東宣揚英國文化及擴張影響力。盧押指,掠奪領土的時代已經過去,應以教育及文化進行統戰。盧押不單將自己形容為「帝國使者」,更坦言希望港大畢業生成為「帝國使者」,意圖可謂非常赤裸。盧押又稱,香港大學應將列斯大學及伯明翰大學作藍本,即以醫工等應用科學為尊,而非模仿牛津劍橋一類博雅學府。由於正值晚清改革、清廷需要技術人材之際,盧押此舉乃希望取得中國政府支持。另外,由於社會秩序穩定為商業活動之先決條件,殖民地動盪將損害大英帝國的條約利益,而當時南華地區乃革命溫床,故盧押希望大學課程盡量避開西方哲學、政治、經濟及歷史一類啟蒙教育,以免鼓吹及培養出革命思潮。此後,盧押積極籌集資金,創校一事始有成果。然而,如果仔細分析一下當時捐款名單,可以發覺英國政府對盧押之帝國計劃並不熱衷。若將資金來源分為華人及非華人,兩者比例相近。華人當中,尤以海外華僑及兩廣總督最為熱心。非華人當中,英國商行對捐款表現消極,大部份資金來自少數族裔。盧押提議斥費鉅額在異地推行高等教育,令不少英國人感到震驚,包括時任皇仁書院校長胡禮博士(Dr. Bateson Wright)。事實上,最大力支持建校者並非英政府,而是民族尊嚴受創,希望大學教育革故鼎新的中國人。亦有言論指,英國人拒捐的原因,是擔心於港成立大學會導致中國人超越己國,不想自身崇高地位受到挑戰。相反,少數族裔於港做生意,時有畏懼得不到保障,故鼎力支持港督盧押之計劃,藉以鞏固自身地位。縱觀當時社會形勢,盧押可謂憑一己之力創造出建校有利條件。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B5 z+ B8 Z5 Q0 _( s

& K; j5 l8 T$ |( T6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一九一一年三月,由「香港西醫書院」及「香港官立技術專科學校」合併而成的香港大學正式註冊成立,並於翌年三月揭幕。盧押重申港大辦學宗旨是為中國而立,幫助新的中國從地平線上升起來,並帶來互惠利益。港大初次開課時,只有四十四名學生及一位教授,可謂寂寂無名。而且,香港大學以英語授課,難以吸引中國學生,亦是盧押的主意。當時何啟(第一位獲封爵士的華人、曾任立法局非官守議員)曾倡議中文教學,惟盧押表示,只有西方語言方能發揮西方教育之精髓。若明瞭盧押創辦香港大學的用心,不難理解何以他堅持英語教學。只是此一決定代價非淺,窒礙了港大日後的發展,特別是港大於二次大戰前收生不足,與此不無關係。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6 Z- j; \, e; }
5 b% [' K0 Q- A1 Q3 ?
殖民主義之捆縛7 s7 i2 I. U" F, O$ g
雖說最初港大成立之宗旨乃為中國而立,但最終卻淪為偏安一隅的學府。辛亥革命推翻滿清政權後,林林總總的高等學府在中國境內紛紛成立,聞名者有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及嶺南大學等,赴港求學者為數甚寡,為中國而立的初衷淪為空談。港大未能完成為中國培訓人材的使命,究其原因,皆因殖民主義而起。港大乃英式大學,盧押極力反對用中文授課,創校時亦不設中文系。及至一九二五年,港督金文泰上任履職。金文泰對中國文學情有獨鍾,又與避居香港的一眾晚清翰林(賴際熙、區大典等)相處甚歡,故積極向港大建議成立中文學系。幾經周折,中文學院方始於一九二七年成立。中文學院由晚清進士掌管,學習模式自然承襲前清,用文言文教學,以八股為宗、讀書尊孔,偏於記誦。一九三五年,胡適到港考察。由於中國當時已經歷五四運動及新文化運動,胡適對中文系之教學模式頗有微言,於是推薦許地山教授擔任系主任。許地山成為當時唯一的華人教授,黃麗松還只是一名普通的港大學生。許氏甫一上位,立刻將教學制度改革,以中國文學、歷史及哲學為課程核心,配合翻譯課程,令學風為之一變。五四運動及新文化運於動一九一九年爆發,由北京蔓延至全國學府,掀起翻天覆地的思潮變革,港大的中文學院卻於十多年後始有所成,對中國文化發展自然影響甚微。受殖民主義此一枷鎖捆縛,港大為中國訓練人材的使命未能達成。為中國而立,說穿了只是鏗鏘悅耳的口號。! ]$ i$ h9 U: Y

- w' X) u  o5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親歷血火洗禮 書下輝煌史詩& @' v( k; }/ _& J7 p3 Z/ \
一九三七年七月七日蘆溝橋事變,八年抗日戰爭就此展開。由於軍備落後、物資不足,中國國民政府唯有採取拖延戰術,利用遼闊彊土換取時間準備戰爭,即所謂以空間換取時間。中國軍民以血肉之軀殊死抵抗,雖國土最終幸保不失,但抗戰期間傷亡極為鉅大。一九三七年末國民政府首都陷落,日軍血洗南京城,手刃數十萬手無寸鐵的平民。冷血屠城,不但舉國震驚,亦撼懾了港大學子之心。當時,有醫科畢業生發起加入抗戰醫療服務行列,港大學生會隨即籌款捐助救傷車及戰地外科手術裝備。$ S6 Q  y$ m# w8 R, E; L

" w9 T- i* z: C( {$ U, X5.39.217.76一九三八年冬,廣州痛遭日軍佔領,廣州嶺南大學亦被迫遷到香港。港大成為嶺南師生的避難所,並借出校舍,讓嶺南師生得以復課。據歷史記載,當時復課生加上其他院校之轉讀生,嶺南大學在港學生人數竟達廣州時期的九成之多。由於港大本身已財力匱竭,再加上嶺南師生的額外開支,可謂雪上加霜。縱難關重重,當時港大依然拒絕縮減規模。港督暨港大校監羅富國曾言:「我們要竭盡所能維持港大創辦人高尚的目標……除了教育香港市民……我們還有為中國訓練人材的使命。」此前,港大與國內大學聯繫甚少,但危急關頭毅然伸出援手,更顯教育真諦。5.39.217.762 {+ v' w: n( X- d( e

9 g# w; }" @2 M- E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其後,太平洋戰爭爆發,日軍進攻香港,戰時香港烽煙四起,華美而悲哀。短短數小時間,陸佑堂由試場變為臨時醫院,後來更遭日軍炮轟。最終,日軍只用了十八日時間就將香港攻佔,期間港大醫科生日以繼夜為傷者急救,女學生亦義務擔當看護。香港淪陷後,部份港大師生陸續返回中國繼續學業或工作,另一部份則四散各地,參與抗戰及後勤工作,包括游擊隊、醫療援助及建築工程。鮮血染袍,洗滌了長經殖民統治而煉成的冷漠心靈;戰火連天,令港大精神有如浴火鳳凰展翅翱翔。
0 a" j+ d& C( t' htvb now,tvbnow,bttvb
" P& O8 z5 l# ?0 D港大精神失落公仔箱論壇( a0 |- u; }, h" k
一九四五年八月十五日,日本無條件投降,英國於八月底重掌對香港之管治。戰後百廢待興,港大校舍飽受炮火蹂躪,滿目瘡痍。但經過一年籌備,港大已急不及待復課。早於一九四三年,英國已經開始研究殖民地高等教育於戰後的發展方向,香港大學之存廢正是其中一個研究事項。委員會初步認定,戰後港大應盡快復校,以切合戰後重建香港的目標。英國政府於一九四五年底委任由覺士(Charles Cox)為主席的香港大學顧問委員會,就港大在戰後的發展路向提供意見。然而,此一報告書尚在諮詢階段,中國大陸的形勢即起了急劇變化,國共內戰爆發,共軍勢如破竹,國軍節節敗退。英國外交部就港大復校方向及成效提出質疑,報告書最終胎死腹中。最終,中國共產黨嬴得內戰,國民黨退踞台灣。一九四九年,共產黨取得政權,並建立中華人民共和國,隨後推行了三十年的鎖國政策。共產中國與包括英國在內的西方世界壁壘分明,形成兩個意識形態各異的陣營。香港大學作為西方學府及殖民教育的象徵,身處進退維谷之尷尬處境,又因中港邊界封鎖,為中國而立的理念已無用武之地。戰爭期間,港大生一片丹心、滿腔熱忱為中國服務,誓以鮮血力薦軒轅。香港重光後,卻因中共竊政而慘遭敵視,淪為黃土上陌生的一角落。而港大與中國關係就此割斷,業已失去創校時的高尚精神,不知何去何從。
$ _/ p. |5 v% [公仔箱論壇
, u# ]8 R3 y% |; B1 q/ f面對新的政治形勢和中港兩地的巨大變化,又適逢五十年代韓戰爆發,港大生存受到威脅,不得不積極探索未來的發展方向。一九五零年四月,鍾士(Bernard Mouat Jones) 及亞當( Walter Adams)代表殖民地高等教育大學校際理事會到訪港大,研究大學的財政問題。兩人原先任職於以覺士為首之香港大學顧問委員會,他們全力支持港大擴展,並指出港大畢業生將於本土社會佔據領導地位,初步確認港大乃為香港而立。
0 @6 T6 a, ^/ l: l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 n; w# L$ h- U7 f- H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縱然如此,對於莘莘學子來說,前方卻是苦無出路。身受西方觀念及民族情緒衝擊,可謂不知所措。東南亞民族獨立運動風起雲湧,但港獨卻未成為香港主流言論。由於思想紊亂、心無寄托,當時多數港大學生只得埋首讀書,為錢途鋪路。另一方面,由於大量中國居民湧港,學校及學額數目供不應求,當時連小學教育亦不普及,遑論高等教育。於此環境底下,港大學生大多為富家子弟,港大亦因而成為訓練高級公務員的貴族學校。港大之殖民色彩本已濃烈,此時更成為以英語教育之最高學府,故被譏為奴化教育學府。tvb now,tvbnow,bttvb  I, E( R3 ^$ x+ V7 U
5.39.217.76/ p1 m8 n( Y8 S1 v. w! @% M
為中國而立?
& l& ]$ z& {7 C% S0 r( Q公仔箱論壇
由於中國升學之路已斷,港英政府於一九五一年底委任以賈士域(John Keswick)為主席的委員會,就香港高等教育作研究,以考量是否需另設立一所中文授課的大學,以收容中國學生。委員會於一九五二件完成報告書,最終拒絕接納另設一所大學,並強調香港大學應為本港唯一頒授學位之學府。委員會持此立場之主要原因乃受英國傳統高等教育政策影響,政府於每一屬地不會設立超過一所大學。另一原因則是基於節省資源的原則,以港大現有設備作進一步發展,比較划算。報告書建議港大設立雙軌課程,保持英文教學,另闢設以中文教學之課程。該報告書獲港督葛量洪接納,並立即撥款,惟港大之反應卻有頗大分歧。開辦中文課程之建議獲教務委員會通過,但最終為大學董事會以財政困難、課程編排困難及教師培訓需時等為由所推翻。此一決定,雖然令香港大學生喪失了成為中、英文雙軌教育領導者的機會,卻催生了十年後香港中文大學的成立,影響深遠。賈士域並正式把香港大學定位為培育公務員,為中國而立之事業於此止步。3 W9 ^' w. ?. G- v! _* b8 I0 Q' _: \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1 V7 C9 P6 v; n, j' O1 b! i
一九五三年,港督葛量洪以校監的身份邀兩名英國大學行政人員詹寧斯爵士(Sir Ivor Jennings)及洛根爵士(Sir Douglas Logan)來港,就大學的財政、功能及憲法作全面檢討。兩人發表一項報告,主要是針對賈士域報告所引發的爭議,同時把港大立校時的政治考量加以淡化。
' ?5 J6 G* D& W; v6 d4 k; @5.39.217.76公仔箱論壇# ^9 A8 V# ]. A8 K
詹寧斯及洛根所提交之報告深謀遠慮,遂為剛從「為中國而立」轉向「為香港而立」的港大提供重要發展藍圖,為其戰後發展定下了明確方向。於學科設計上,報告建議港大加入亞洲及本地元素,如加強中國文化研究及盡量聘用熟識本地社會狀況的教職員等,而最關鍵的是強調港大毋須急於改用中文教學。報告又建議政府重新擬定一條香港大學法例,將架構上政府官員所佔的當然委員名額減至一位,曾任港大教務長的梅樂彬先生(Bernard Mellor)認為新法例生效之時(一九五八年九月一日),為港大開創四十七年來的新氣象。檢討報告亦提出一個重大建議,將校董會與校務委員會作明確分工,並賦予校務委員會更大權力,令大學有更大自由度管理其事務。1 n- Q) g0 r5 C' G8 q. ?7 A
公仔箱論壇9 B6 @- E( ?* F, ^8 A# W, ]
另一方面,新法例亦正式把「為中國而立」此一條文刪掉。中國共產黨於一九五七年起反右運動,從一九五八年更推出三面紅旗等計劃。香港大學看不到為中國服務的前景,索性刪去這則將自創校首日已列入大學定位的條文。從此,香港大學將資源投放於培育本地人材,致力為香港服務。港大畢業生在工商、科技、政治等不同行業領域均有巨大貢獻,造就東方明珠的成功。
* @! j% r1 k% c  V) ~" S9 b+ t4 I公仔箱論壇tvb now,tvbnow,bttvb: K2 l! E% d9 U  P
為香港而立!
$ |. E9 M! E) X# s5 W6 I. Ntvb now,tvbnow,bttvb
六十年代中晚期是香港教育發展具關鍵性的時期。在芸芸的改革中,要數對大學以致香港社會影響最大最深遠的,首推政府大幅增加資助大學生的名額及款額。一直以來,獲政府津貼入讀港大的學生所佔比例(佔比)很低,香港大學被稱為貴族學校,家貧者只能望門輕嘆。港大校長樂品淳在一九六七年學位頒授典禮中痛陳貧苦學生之苦況,聯同中文大學校長向政府施壓,要求政府提供助學金及貸款。公仔箱論壇, ^5 _& e& `9 }" j% L* ^

( f! N  R: i9 g2 A  y" u5 B$ }一九六九年五月,政府資助大學生的財政計劃開始運作,申請由兩所大學組成的聯合委員會負責審核。申請學生須連續居港三年,若符合資格,政府便會發放助學金及免息貸款。助學金乃專為資助學費及其他開支而設,貸款則為補助學生生活費而來,以大學畢業後五年為期,分二十季清還。公仔箱論壇8 P  p3 e0 F4 D/ e# w' ]2 j
公仔箱論壇% c/ @# c. L0 X! p! _4 b
學生資助計劃實施後,造福了原先因家境不佳而喪失入讀大學機會的平民家庭。任何人只要符合入學資格,均有接受大學教育的機會,大大促進社會流動性。學費資助的出現,打破過往富家子弟壟斷高等教育之局面,為香港其後數十年飛躍發展奠下穩健基礎。樂品淳在一九七零年的學位頒授典禮上指出這個計劃是過去五年來最重要的轉變。實則上,這是港大創校後最大改變之一。計劃實施後,香港大學逐漸從一所貴族學校蛻變為平民大學,為香港而立的使命得以落實。
* {) k2 t3 [2 |4 v8 V/ mtvb now,tvbnow,bttvb
) R5 n2 R+ [# t5.39.217.76在大學管理方面,港大開始洗刷其殖民地色彩。當中最大改革要數校董會主席改由非官守議員擔任一項。政府又將大學資助改為三年撥款制,大學校務委員會(Council) 將包括聘任教師在內之權力下放予大學教務委員會(Senate),而教務委員會亦把權力下放到各學院的院務委員會。教務委員會的組織得以擴大,此舉加強了教職員對大學之向心力及歸屬感。
# ?0 a6 ~, O" e  N, ?  H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j8 [3 N4 y( y# @& z. [
於教學方面,一九六七年,港大開設社會科學學院,影響極其深遠。社會科學學院的成立,滿足了香港社會發展所需,孕育出大批對政治、經濟、社會、地理以至心理等範疇均有廣博認識的人材,不少更成為香港社會的領袖人物。另外一個重大新猷是法學院的成立。一九六九年,港大開辦法律學系,並於一九八四年升級為學院,乃香港第一所法律學院。此後,法學院為香港培養大批法律專才,有助鞏固香港法治基石。
5 T  m# m' Y+ {% Mtvb now,tvbnow,bttvb
. A; {. w; a6 A港大十年赤化風雲5.39.217.76( s* g/ x' @5 H  o
八九年六四屠城後,中共為禁絕一切反對聲音,對學界採取嚴密監控,中華大地上難有獨立自主的學生會。國粹派鼎盛的七十年代,中共高度介入學生運動,學界成為統戰重災區。近年,中共統戰手段愈見赤裸,意圖將學界納入北方陣營,港大首當其衝。1 T7 R( N; T/ }4 U+ c$ U0 ^

( k. C( o+ @8 V4 D% _9 c& i0 A! j零一及零二年期間,王耀瑩兩度籌組和風閣參選學生會,惟遭揭露親中背景而落敗。其後,王耀瑩專注經營香港各區專上學生同盟(HKTSA),滲透各大學生會。王耀瑩畢業後身居多個左派團體要職,並多次出入中聯辦。二零零四年,學生會外務副會長馮英倫應中聯辦邀請率團訪京,回港後發出《七一救港宣言》,當中提出「普選不是一切事情的解決辦法」,引起公眾嘩然。二零零九年,有指王耀瑩派人滲入港大幹事會招莊會,並暗中邀見一年級生,當中包括陳一諤。其後,陳一諤當選港大學生會會長,於論壇公開質疑六四未必有平民死亡,又謂中共當權者未必有錯,更形容柴玲為「走佬學生領袖」,最終被港大同學公投罷免。二零一一年,時任中國國務院副總理李克強出席港大百周年慶典,部份學生會幹事不滿大學未有開放活動予港大師生及公眾出席,並質疑港大校方向中共獻媚,遂發動舊生及學生於當天示威。其間,學生會時事秘書及學聯成員於梯間被推倒,是為「八一八事件」。二零一二年,學生會於特首選舉期間豪擲三十八萬於八份報章刊登全版廣告,指選舉涉及黑金政治,又要求北京介入,視一國兩制及高度自治如無物。同年九月,學生會發起公投要求罷免首席副校長錢大康與學生事務長周偉立,但被學生斥責無風作浪、具政治目的。公投反應冷淡,且有造票之嫌,選舉監察官曾要求學生會調查,最後卻不了了之。二零一三年,香港各區專上學生同盟企圖扶植新血入主幹事會。以會長陳冠康為首的當屆學生會擅自宣佈周年大選截止期、押後點票、偽造選票,暗捧幹事會候選內閣煥薪,又明貶另一候選內閣弘曦。由院會、舍堂宿生會、校園傳媒等組成的改革派一直周旋到底,最終千多名學生發起「中山起義」集會要求會長陳冠康及評議會主席譚振聲下台。學生會又無理解僱資深員工以引入親信,高薪僱用專上學生同盟成員林嘉駿,意圖達到行政干預之目的。過去十年,香港大學可謂風波不斷。雖然英國統治已成歷史,但殖民大學仍未解殖,甘於自圈為奴,只是宗主由港英政府變為港共政府及中國共產黨。  e: H7 t$ C+ D% B

2 v: t! s! K' i3 {+ |明明德於天下 重鑄港大精神
0 o8 G. n3 ^0 V4 M8 c! l名義上,港大創校時乃為中國而立,惟該「中國」是滿清統治下的中國,港大成立時滿清已被推翻。實際上,港大本質上乃帝國侵華的載體,為中國而立只是糖衣毒藥的表層。自辛亥革命推翻滿清政權後,中國大學紛紛成立,盧押等帝國主義者之美好計劃全盤落索。陰差陽錯下,港大百多年來率先達致的成就卻是為香港而立,多年來孕育出無數學者及專業人材。諷刺的是,為香港而立此重大意義卻從未被強調重視。從歷史窺探港大的使命,香港大學與香港有不可分割的關係。港英時期,公務員以廉潔及高效率見稱,常被譽為亞洲典範,當中港大功不可沒。然則大學之所以為大,並非自我封聖,而是社會賦予之。大學既作為社會良心,必須恪守獨立自主精神,絕不應以為政府訓練人材作最高教育理念。港大素為學運橋頭堡、社會改革搖籃,要回顧輝煌過去,更要放眼未來,自我期許為生民立命,為萬世開太平。港大生畢業後或投身政治、或成商界新貴、或為人師表,與本港社會課題難脫關係。tvb now,tvbnow,bttvb7 b0 V! @- s0 T7 Q* @/ P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F/ i0 B; E4 p8 m
一九九七年主權移交以後,香港與中國大陸的關係變得更為錯綜複雜、危機四伏。大陸毗鄰香港,雖有邊界阻隔及法制差異,但早已名存實亡。中國經濟騰飛,令不少民眾認為黨國以至其自身,可以君臨天下。中共不斷瞞騙港人,謊稱香港受「祖國」照顧及恩惠。另外,英國佔領香港,普遍大陸人視之為國恥,又嘲港人為英奴。英治時期,香港得以迅速發展,大陸人卻視港人為逃兵,苟且偷安得來繁榮安定。香港部份心懷大中華情意結的人,對於可托庇英國治下而避過民族苦劫,亦心存愧疚、獨自含恨,覺得要向中國大陸獻身以報恩贖罪。如斯輿論被臆造成主流民意,令多少香港人莫白背負民族叛徒的罪名,自覺有負於國家。不少身中大一統情花毒的香港人,就此不計利害得失,終身去為一個被中共騎劫的「國」付出。事實上,於中國動蕩時期,香港擔當避難所的角色,接收大量難民,為中國保存了人材、知識及資金,並提供寶貴外匯。若無香港,難民將四散於世界各地,日後中共推行改革開放時難以回收。香港不但沒有虧欠中國半分,九七後更要反哺中國,提供教育及醫療等福利。中共入主後,部份港人稱北京政府為「阿爺」,甚為不當。中共於一九四九年建國,迄今方得六十來歲之齡,又於文化大革命時將數千年來的傳統摧毀殆盡,已然禮法崩壞。反觀香港,一八三零年末英國人登陸香港時,發現島上已有定居生活的慣常規律,又有中國傳統社會之公共造物如廟宇及祠堂等,而香港至今仍保留正體字及粵音等傳統,繼承了部份華夏命脈。香港免受文革摧殘,文化底蘊得以保存,又將西方文化引進至日常生活及工商百業,擺脫中國文化之羈絆,形成一種獨有混合文化。故此,港人毋須妄自菲薄,反應正視己身文明,昂首以對中共政權。5.39.217.765 |4 Y) X  p$ l/ `

# _) Y& T: e% b9 i) F八九之後,香港與中國分途而行,且漸行漸遠。中共政府欲以經濟維穩,步上政治倒退之路。由於當時本土意識及相關論述尚未完整,社會極少議論,香港民主派人士或寄望共產黨自我改善,或主張結束一黨專政。上一代視建設民主中國為一種浪漫,卻令今代港人無辜飽受毒害。民主回歸走到盡頭,民主派人士只能終日活於大中華之民族情感及想像當中,不肯承認共產中國乃流氓國家,徒然去愛一個虛擬而尚未出生的未來式美好「中國」。愛國並非甚麼高尚情操,愛是一種無法衡量的感情,盲目而危險。而現在的「中國」奉行權力私有制,黨壟斷了領土及主權,人民只能淪為黨的奴隸,自稱愛國不愛黨絕無意義。若說今日港大仍肩負為中國而立的重責,那必定是一個主權在民的中國,絕非中共操縱的「國」。可惜,正因黨國不分造成的權貴政治,中國民主夢一再升起又一再幻滅。
! P$ N1 |& n: J港大校訓為明德格物,《禮記‧大學》有云:「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逢世風日下、時局紛亂之際,港大同學應有匡時濟世之抱負。眼下我城堪憂,中共化身巨人壓境,自由之港正被極權思想逐步蠶食,城門即將告破。港大立於香港百年,既為我城一等學府,必要承擔自救救港之重責,迴狂瀾於既倒,使之轉危為安。八一八事件、三一二黑金聲明之事固然可一不可再,港大同學更須莊敬自強以昭錚錚風骨,不單要捍衛我校免再受辱,更要主導我城前路,先匡救香港、後擁抱中華,繼而立足於世界。陳寅恪先生曾言:「士之讀書治學,蓋將以脫心志於俗諦之桎梏,真理因得以發揚。思想不自由,毋寧死耳」,獨立之精神及自由之思想必須以生死力爭。港大立校百年,正是重新自我定位,闡釋大學精神之最佳時機。
# G! I  o) q, H! X, i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W$ {3 \; [; T
參考:公仔箱論壇1 V2 y/ j, q# D
Chan Lau, K.C. & Cunich, P. (ed.) (2002). An impossible dream : Hong Kong University from foundation to re-establishment, 1910-1950.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5.39.217.765 C1 Q6 x, D& k7 Y
宋恩榮,〈為中國而立 港大的回顧〉,《學苑》(香港大學),1970年9月1日。
, t! W7 s- G" p+ ^8 i8 c馮可強,〈從歷史看港大本質〉,《學苑》(香港大學),1972年3月1日。
% b* r* [* H+ V: i! q0 T3 _" I% htvb now,tvbnow,bttvb丁新豹,《為中國而立?為香港而立! 港大創校百年反思》,Convocation Talk 2011,2011年3月5日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