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暴力肆虐 引爆女性危機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h2 F w- V: C4 q( N: m; p
! ]3 Q% ^. D' d+ Etvb now,tvbnow,bttvb回教極端組織「伊斯蘭國」(IS)掀起腥風血雨,不但蹂躪中東,也引爆全球女性危機。將從五日起在北京召開的APEC會議期間,中美峰會將會如何應對IS威脅,令人矚目。
5 d$ i& I. j8 [ A5.39.217.76公仔箱論壇7 n' J& [; n: v. j4 \0 ^; D! g6 z- P
女性在這場亂局中扮演的角色引人注目,既有庫族婦女挺身領軍抵抗IS魔爪,也有多國女子奮身參加所謂「聖戰」——無論將女性引入戰爭泥淖的「罪」由誰承擔,戰爭所帶來的「罰」都必由女性承受。由此可見,由IS引爆的這場地域危機,也是一場女性危機。
; ?: Z' K4 x! W1 }3 N# {5.39.217.76
* d0 I, o6 j" u: y6 U1 _! t" j* J5.39.217.76由於資訊嚴重不對稱,目前外界對IS的情況知之甚少,但各路媒體、智庫及少數親歷者陸續呈現的訊息,已足以令人瞠目:IS不僅擁有女子「漢薩旅」,且其女性成員數以百計,來自全球十多國;在英法兩國,響應IS網上招募自願赴敘利亞、伊拉克充當「聖戰士新娘」或性奴的少女,皆在百人以上。4 t: x5 }' W/ a8 _ g) ?
tvb now,tvbnow,bttvb1 p7 G/ }; j! c
IS興風作浪時日不長,但其斬首歐美人質、血洗異教徒的殘暴行徑,以及揚言要統治世界的勃勃野心,已使其幾成全球公敵。然而,令人百思不得其解的是:為何這樣一個噬血且公然殘害女性的暗黑勢力,竟然還能吸引如此多的女性參與?
/ s& P7 C# J% h, @$ x
' _) m5 C2 b; v; `& d5 h8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有性別政治學家將女性加入IS的現象,歸因為身分認同問題,認為對那些生長在充滿種族、宗教暴力社會中的婦女來說,選擇參與戰事的基本動機,是對抗異族、異教或不同教派勢力威脅的保命之舉。公仔箱論壇3 X6 T" ^, ]/ V' Q: @* c( `+ P6 `
! K" Y# p/ F- X, G9 ^外界從IS「漢薩旅」與庫族娘子軍這兩個分屬敵對陣營的女性群體身上,的確可以找到這樣的動機之源。而由移民安置及融入政策失靈引發的身分認同問題,同樣也被其他分析者認為,是導致歐美青少年紛紛加入IS戰團的政治與社會根源。對那些飽受種族、宗教衝突之苦的中東女性而言,加入IS這樣的極端組織,或許是出於對生存的渴望,寧願作出「兩害相權取其輕」的抉擇。但是這樣的抉擇無異於助紂為虐、飲鴆止渴。tvb now,tvbnow,bttvb% t# h7 ?; u3 q& L( ^- S3 q
公仔箱論壇+ V3 h5 x- R* X1 P7 v* s- O: r% g
除此之外,還有一些社會因素,在學校與家庭教育不力的背景之下,所產生的後果同樣不容忽視。9 a3 c' h- i" E! d
5.39.217.760 P$ @# \6 K6 \* M6 N; M# m
比如,有不少觀察者指出,全球盛行已久的所謂「暴力美學」,危害昭顯。絕大多數加入IS的歐美青少年並非極端宗教人士,許多人甚至連教義都不太瞭解。但IS先後發布的多段駭人聽聞的視頻、影像顯示,來自歐洲或澳洲的男性IS成員,以斬首人質為樂趣,視殺人為「酷」事,女性則以嫁給恐怖分子為榮,甚而有英國醫科女生公然貼出手持人頭的留影。公仔箱論壇" j+ I5 l; d- ^1 s" n
# S8 _: T8 E) I這些顛倒正義與邪惡、反轉美醜、是非觀念的行為,令和平社會匪夷所思。而這也恰恰凸顯了在學校與家庭教育不力之下,「暴力美學」如何通過網絡、電影、電遊等種種虛擬渠道的潛移默化,對青少年所產生的真實、致命的侵蝕。
+ z9 g3 a8 N! Q4 L+ F, w, @1 jtvb now,tvbnow,bttvb
1 L9 S7 }9 ]- ktvb now,tvbnow,bttvb又比如,有不少女權研究者發現,缺乏正確的人生指引,是女性淪入苦海的重要原因之一。那些受到蠱惑加入IS的少女,不但被這種「暴力美學」迷惑,更甘願放棄自由與尊嚴,主動接受施暴者蹂躪與奴役,甚至成為恐怖勢力的幫兇,何其可悲!
` C6 v, E5 d) s, Otvb now,tvbnow,bttvbtvb now,tvbnow,bttvb# j- _* K: u. G$ V5 S B" Z% c) }- u
投奔所謂「聖戰」,看似擁有「我的生命我做主」的自由,實際上一旦落入虎口,終究逃不脫被利用、異化、奴役甚至被害的結局。看近日報章上奧地利姐妹花的追悔,法國女孩想回家的哀求,不都是對自己盲目之舉的悔恨,但身處那樣極端的環境之下,悔之亦已晚矣。
& I5 R$ W0 v6 v t4 n* d! Q- [# ltvb now,tvbnow,bttvb: J9 s8 @# a2 H( g6 v
如若她們當初能由學校、家庭及時獲得一些人生指引,教導她們懂得何為女性的自由與尊嚴,如何才能維護自由與尊嚴,又怎會生出如此這般的憾事。
8 e) X" f# C5 J4 e$ D公仔箱論壇7 Y. a+ Q, J' O" N3 b
在傳統語境中,女性是愛與美的化身,是生機與希望的孕育者,但IS挑起的戰火,殘酷地將女性捲入這場以戕害女性為目的之一的戰爭中,甚而不惜讓女人以性命相搏。這場女性危機的背後,是不同文明與宗教衝突之下、網絡與大移民時代製造的社會黑洞。如今那些如花的生命正被IS扭曲、荼毒、扼殺,和平社會的廟堂之尊,眼見女性悲歌一再奏響,如何才能力挽狂瀾?5.39.217.76; q1 E5 r1 U) E. R-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