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人有下背痛經驗,若超過3個月症狀仍未緩解,且休息不運動,下背痛情況加劇,小心可能是僵直性脊椎炎,應盡速就醫治療,以免症狀惡化。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 W0 O5 F: \" `; l7 N0 {
家族遺傳 與基因有關! t i1 Y+ o+ u, g' A4 p
台北榮民總醫院過敏免疫風濕科主治醫師周昌德表示,下背痛可分急性及慢性兩種,通常急性下背痛多與身體過度施力有關,如搬家工人出現腰痠背痛症狀;慢性下背痛是指疼痛超過3個月,使用消炎、鎮痛劑仍無法改善,症狀反覆發作等。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R4 {5 b* s* M$ O' u
周昌德說,腰背慢性疼痛主要與肌肉性疼痛、退化性關節炎、腰椎間盤脫出症、骨質疏鬆症、壓迫性骨折、僵直性脊椎炎、原發或轉移性腫瘤、腰背扭傷或外傷、心因性疾病如緊張、焦慮、憂鬱等有關;其中僵直性脊椎炎與基因有關,高達98.7%患者帶有HLA-B27基因,易發生家族遺傳。4 l# ^# B* S% {5 \+ q( u
嚴重患者 駝背影響外觀5.39.217.76- i7 M2 U+ X0 C/ j- g! z' L3 M! \
據統計,國內每一千人平均三人有僵直性脊椎炎,估計全台約6萬多人罹病,男女比例為3:1。周昌德說,若父母有僵直性脊椎炎,子女檢測發現HLA-B27基因,約20%至40%的人會發病。4 l5 A. _: N3 |0 r9 J! ]' y- f
「嚴重僵直性脊椎炎患者看起來像鐘樓怪人。」周昌德說,僵直性脊椎炎容易侵犯脊椎關節附近的肌腱及韌帶等軟組織,造成粘黏、活動不易,患者睡覺會感覺下背痛,常發生晨間僵硬,但運動過後可改善不適症狀,早期不易診斷,若未用藥治療,除了會造成身體僵硬、疼痛外,嚴重駝背恐影響外觀。
2 v1 B; H& F: C0 W治療方式 深入疾病因子
6 O9 H0 m2 f# I6 A% |( K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北榮過敏免疫風濕科主治醫師蔡長祐表示,僵直性脊椎炎治療以減輕、消除症狀,恢復身體功能為主,尤其應防止脊椎及頸關節併發症引起的駝背問題。目前藥物治療可分為幾類,包括止痛藥(非類固醇的抗發炎藥NSAID's)、類固醇、病程修飾藥物(DMARD)及生物製劑療法。
7 V% m" E! g' o5 i+ j/ b5.39.217.76一般而言,止痛藥只能消炎,無法根治病因;類固醇主要是救急,只能局部短期止痛,不能長期使用;病程修飾藥物目前有多種藥物可供選擇;生物製劑療法是種蛋白質,它是基因工程技術產製的藥劑,就像標靶治療一樣,可找出疾病起因的關鍵因素,藥物直接注射命中靶心,對於僵直性脊椎炎的治療效果佳。
3 V; C: W% f% E& b0 r# d9 s/ s關節炎
' J6 S: W* d$ S% c0 y+ ^小辭典 - Y( \! b3 f5 o. x9 c; ?/ e
僵直性脊椎炎 5.39.217.76( A1 w9 J( E' I0 I( J
vs. 6 G8 b; b1 I- C$ w; P* v$ z
類風濕性關節炎
/ h1 A0 s5 i, m) L7 Z# r6 r5.39.217.76不少人容易將僵直性脊椎炎與類風濕性關節炎混淆,蔡長祐說,兩種都是發炎性關節,但類風濕性關節炎易侵犯兩手,因手指負責許多日常精細動作,所以被健保歸為重大傷病;僵直性脊椎炎較少侵犯手部,好發部位以背、下肢、腰為主,因此目前仍未屬於重大傷病。5 n" v- x2 O4 V8 E* _; E; l
另外,退化性關節炎則是一種老化,或關節受傷、個人體質、肥胖、過度工作等因素引起的關節退化疾病,主要是軟骨毛病,非硬骨問題,與僵直性脊椎炎或類風濕性關節炎的致病原因不同。5.39.217.76( F2 g% ~$ C' G3 x
蔡長祐說,無論是何種關節炎,患者除了用藥治療外,還應多游泳運動、適度減重、少吃生食、適量補充鈣質,以免關節發炎症狀加劇。公仔箱論壇2 h, l& S* B" O
公仔箱論壇/ Z3 O+ c0 ~0 t# I% T; Y* B0 T$ Q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