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克強日前同歐洲理事會主席範龍佩和歐盟委員會主席巴羅佐舉行會晤 | 10月21日電/10月16日,歐洲理事會主席范龍佩及歐盟委員會主席巴羅佐聯合在中國環球時報發表題為《歐洲希望成為亞洲的超級夥伴》的署名文章。文章盛贊亞洲的發展對於歐盟經濟復甦的重要意義,認為“亞洲的崛起是塑造當今世界格局的重要力量,亞洲擁有世界上經濟增長最快的經濟體”,強調“亞洲已超過北美自由貿易區,成為歐盟主要的貿易夥伴。超過26%的歐盟對外投資都在亞洲。”
; H! N: Q! |- b+ o d5.39.217.76tvb now,tvbnow,bttvb( Y6 \0 _' s, G0 C. {% v2 r3 E+ d
這兩位歐洲政壇巨匠發表這篇文章的背景是,亞歐首腦峰會這兩天正在意大利首都羅馬舉行,來自兩大洲的51位首腦與會,以討論如何加強亞歐合作及應對相關國際問題。中國總理李克強在訪問了歐洲三國後與會。
; ]( b; ^- F1 V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 F% j; g& b% F* `2 P4 h6 O% I5.39.217.76 值得一提的是,亞歐峰會雖然是兩大洲之間的聯誼會,但在其中扮演核心角色的還是中國與歐盟。這從一個最基本的數據就可看出來,歐盟對中國出口占其對亞歐會議成員國出口總額的約30%,,而自中國的進口則占其自亞歐會議成員國進口總額的35%左右。投資方面,截至2013年底,歐盟對華直接投資累計超過900億美元。目前,歐盟是中國的第一大貿易夥伴,而中國則是歐盟的第二大貿易夥伴。
9 Q. Y& j& V! J: A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 Z/ }6 B/ q0 p( k$ X) |( @( [5.39.217.76 正因為如此,目前中國與歐盟的關係在亞歐關係中也是最為熱絡的。以高層互訪為例,除了李克強總理的這次歐洲三國行之外,三個多月前李克強剛剛結束了一次歐洲之行,分別訪問了英國與希臘;而在去年李克強擔任總理後的首次外訪就是瑞士和德國。首腦外交熱絡,元首外交亦如是。2013年,國家主席習近平分別會見了德、法、英、芬蘭、冰島、希臘、塞爾維亞等13個國家和歐盟機構的領導人,涵蓋歐洲各個區域和大中小國家;今年以來,習近平已經訪問了荷、法、德、比等四國。反過來,歐洲領導人也一樣,僅舉一個例子:德國總理默克爾迄今已經7次訪華,這在現任各國領導人中可能是最多的。 7 o' ?3 ~& ]" s& x9 {: x0 k
# t; x! R: _3 z; j; }4 i中歐之間的高層互動如此頻密,當然與雙方存在著結構性的相互需求有關。從政治上來說,歐洲是世界政治和經濟舞台上的重要一極。或許與悠久的歷史文化傳統有關,歐洲人做事比較理性沉穩,立場較為中庸,不像美國人那樣冒進衝動。在國際事務中,雖然歐美同屬西方陣營,但歐洲經常發揮著緩衝美國的作用。雖然很多歐洲國家都是美國的盟友,但冷戰結束後歐洲外交的獨立性顯著增強。這在2003年的伊拉克戰爭中表現得特別典型。這樣的政治姿態,無疑有益于中國的世界多極化主張。 9 _+ ?8 M- P# P/ z
+ J- S! J( Z5 M- O5.39.217.76 從經濟上說,歐盟十幾年來一直穩居中國第一大貿易夥伴的地位。特別難得的是,與中美間主要是商品貿易不同,歐盟對華貿易的科技含量較高,歐盟現在是中國最大的高科技提供者。在中國引進的科學技術中,約50%來自歐洲,相比之下只有約8%來自美國。歐盟還第一個同中國簽署了和平利用核能的協議。如果沒有足夠的政治互信,上述領域是很難取得豐厚成果的。
, B$ Z9 x$ R& R! B
( o( W" R& L2 }4 ?' l5.39.217.76 常言道:一個巴掌拍不響。中歐關係的親密當然也與歐洲存在著巨大的對華戰略需求有關。作為現代工業文明的發源地,歐洲為人類社會的發展進步立下了汗馬功勞。遺憾的是,經過兩次世界大戰的重創,歐洲明顯地衰落了。這一點,僅從其對抗危機的能力上就能看出來。肇始于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機本來發端于美國,但被折騰得最慘的卻是歐洲。金融危機的副產品——歐債危機,令好幾個歐洲國家幾乎陷于“破產”的境地。西班牙、葡萄牙、希臘、意大利、愛爾蘭等五國,因為國家主權債券信用評級太低,而被相關國際機構貶稱為“笨猪五國”。若不是中國及時出手相救,購買了大量主權債券,不僅這五國是否都能挺過來是個問號,而且整個歐元區也都會被折磨得心力交瘁。
& O* u+ L; g5 r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Q" e t8 ^$ `. \2 o4 j0 R. p
+ o! \! D# O% g6 w
因之對於現在的歐洲來說,如何實現“老樹開新花”是一個非常現實的問題。就此而言,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同時又是新興國家的中國,無疑是老歐洲可以借重的對象。可以這樣說,能否搭乘好中國經濟這輛快車,直接關係到歐洲經濟的未來。歐洲可資利用的不僅是中國龐大的市場容量,也不僅是進口中國廉價的商品,還有中國急于尋找投資出路的豐裕資金。預計未來五年中國的進口將達10萬億美元,對外投資達5000億美元,出境旅遊人數將超過4億人次。如果年邁的歐洲能夠抓住這些機會,再加上自身的經濟和制度調整,實現“老樹開新花”的經濟和社會夙願或許就不是個空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