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時事討論] 毛來由: 香港,你在世上有冇同類?

毛來由: 香港,你在世上有冇同類?
: P, o9 i, m$ C7 ]& L) \公仔箱論壇
- `7 C# D6 E; U
──香港與當代世界四個城邦的初步比較
  `/ E% u  A- g$ b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 q2 A' c% v) ]6 E5 w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呢篇文,係於世界上找出香港的「同類」,我們找到四個:澳門、新加坡、直布羅陀,以及印度的果亞邦(前身為葡屬果亞),這四個地方均是面向海洋,面積細小,地理上與鄰近大片陸地連接(或極為接近),可是又與鄰近大陸有不同的歷史經驗、社會制度以至社會發展水平,以致當地人自覺與其龐然大物的鄰居,並不相同,這亦導致他們與其大陸鄰居,常有矛盾。以下為香港與上述四個地方的簡單比較表:
: M" |) ^1 [* @! c8 {tvb now,tvbnow,bttvb$ q0 y' W- F2 s+ K( `1 }8 o8 {

" e$ c+ f; a/ s公仔箱論壇
/ q7 G. i  h. \1 v6 h( u: o4 i0 |tvb now,tvbnow,bttvb! |# o. z: J% K( w3 f0 _

香港、澳門、新加坡、直布羅陀及果亞的位置圖

5.39.217.76& D6 N0 S# Q8 ]/ R( |

7 ^" E; W1 \( T( t% A公仔箱論壇近年,很多香港人已深信The city is dying ,近日沈旭暉博士撰寫〈外交官看香港〉一文,指出「世界已經不怎麼關心香港」,更使不少香港人萬念俱灰。可是,還有一些熱心的香港人,不甘心於香港死亡,開始審視香港的歷史,並分析香港在中國以至世界政經格局中的角色,從而構建香港的主體性,並思考如何使香港作為自主社會,可以永續生存及發展下去。最近更越來越多人援引新加坡及直布羅陀的經驗,討論香港今後的去向,這種將香港與世上其他類似案例的比較視野,為研討香港問題,開拓了一個全新的方向,並有助將香港研究,提升至國際層次。本文旨在對這種國際比較,稍作延伸,並藉此拋磚引玉,邀請更多人就此作更深、更廣的討論。7 o2 ~; b3 ^5 b- a
tvb now,tvbnow,bttvb$ d6 G' q; D1 S4 a
(一)澳門,中共理想中的香港?5.39.217.768 t9 }" c3 |9 z) k, y; y
「中方最想見到,是令香港變為類似澳門的狀態,既可在現狀中取得商業及金融上的好處,又可透過當地的議會代表來影響政府施政。」這是時任港督的麥理浩,在1974年與英國外交部的絕密通訊上,所提出的看法1。港澳之間,表面相似,但由於地理環境及政治歷史迥異,所以走上不同的道路。1960年代中期,兩地都受中國文革影響,均有土共群眾起事,可是兩地殖民政府的回應方法,截然不同,葡治澳門政府選擇屈服,使澳門在1966年「一二。三事件」後,成為「半個解放區」,整個社會由親中共勢力控制;相反英治港府則堅拒向土共讓步,強硬鎮壓,最後成功,此舉提升了港府的統治威信。及後麥理浩更銳意發展香港成為與中國極為不同的現代富足社會,構成往後香港身份認同的根基。結果,八十年代至今中國收回及融合香港的工作,阻礙重重,反觀收回和統合澳門的過程,則順利得多,使北京視澳門為「一國兩制」的模範。可是,最近澳門亦開始有大型抗爭運動,澳門民間與北京的關係,究竟會否步中港關係的後塵,值得留意。公仔箱論壇" m/ t2 d( P* m6 I1 f

' s: T( @/ o* q# p4 L# i" \$ O5.39.217.76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 W+ u5 P% j- L" V2 `  }

葡治澳門時代興建的消防局,現已改作消防博物館
8 y( y0 t7 Y, i: z(筆者拍攝)

tvb now,tvbnow,bttvb$ R. h6 V) d0 \2 M9 R2 {6 v' }5 ]

. S( z7 x- T0 ~; ^公仔箱論壇(二)新加坡,港獨派理想中的香港?
! o' B$ V' X7 D- g# v/ _+ B+ F6 {( T新加坡與香港不同,它是獨立國家,但香港人經常引新加坡作比較,甚至政見南轅北轍的人,都同樣以新加坡為榜樣──建制派視新加坡為專制與現代化共存的典範,而港獨派則視新加坡為城邦獨立建國的先例。雖然新加坡與香港均曾是英國殖民地,亦是重要的貿易港口,而且都是以華人為人口多數,可是新加坡與香港的現代政治經歷,卻大相逕庭,當代新加坡的腹地(hinterland),是由英國殖民者、當地西化精英及各邦首腦(即「蘇丹」)所建構的全新國家──馬來亞聯邦(後改稱馬來西亞,在此前,馬來半島並不是統一的王國或帝國),而香港的腹地,則是有極長大一統歷史的中華帝國及其現代繼承者。後來新加坡之所以成為馬來西亞的一部份,並非因為「大一統民族情意結」,而是基於抗共、防範當地華人以及其他政治經濟需要,可是後來新加坡與馬來人政權主導的馬來西亞矛盾難解,促使大馬政府將新加坡「逐出家門」,新加坡遂成為世上罕有被迫獨立的國家;相反中國基於國族顏面,堅決收回香港,並在九七後不斷加強對港控制。雖然有此差別,可是無論是大馬政府,還是中國政府,基於自身利益及國際政經形勢考慮,都不欲(至少在此刻)吞併或完全統合這兩個港口城邦,結果雖然中港有矛盾,星馬亦有不和(大馬政府曾以食水供應威脅新加坡),但兩地仍未至於全面反枱,這局面可說是「鬥而不破」。
1 ~1 S3 r3 p1 a0 a& Q% K/ @5.39.217.76! P6 w9 I+ I0 }, I2 V3 C- u
! u$ N' I; ~) F: \! M

新加坡的「戰亡紀念碑」(The Cenotaph),公仔箱論壇+ v% T) s) v4 b5 X" n
一如香港的「和平紀念碑」,都是1920年代由英國殖民政府興建,5.39.217.76, _/ ~; s" d2 {  W0 h7 u) X$ Y& b% r9 c
同樣也紀念一次及二次大戰陣亡的大英帝國軍人。(筆者拍攝)


& k; h3 K# f! Q+ i1 g, }% ?0 U0 M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tvb now,tvbnow,bttvb4 c: C) H- |, Q! G: @  d- X" A' R
(三)直布羅陀,歸英派理想中的香港?
7 n- \* i( H! R8 u# Y4 {, z5.39.217.76筆者到訪當地時,看見由填海形成的畢直人工海岸線,以及建於市區中的小型國際機場,就深深認為自己到了另一個香港。近年網絡上出現「歸英派」──主張香港回歸英國統治,他們理想中的香港,就是英屬直布羅陀的自治政體,除國防外交由英國負責外,其餘一切內部事務都由民選自治政府決定。可是,翻閱兩地簡史,就知兩地歷史背景有重大差異,以至兩者的政治發展走上不同道路。英國在西班牙王位繼承戰爭中戰勝,使西班牙於1713年與英國簽訂的《烏德勒支和約》,正式割讓直布羅陀予英國,相反,香港的大部份土地,都是根據新界租約而歸入英治香港的,而且租期有限。結果,近數十年英國雖面對西班牙壓力,仍有充份的理據賴死唔走,可是,英國人在香港,基於租約將快期滿,結果即使只從道理及法理來講,英國在港統治須極受制於中國。有歸英派論者認為係「香港人唔爭氣,所以才不能堅拒中國TAKE OVER香港」,而他們所謂的「不爭氣」,其實是指八十年代香港人普遍未有堅決與中國分離、以香港為自己唯一祖國的「香港民族主義思想」,相反在戰後直布羅陀,「直布羅陀民族主義」思想卻迅速形成。這種分別,實緣於中共對港澳「長期打算,充份利用」,因此戰後香港並沒有長期受到中國明顯的強力壓迫和威脅(這情況要到八十年代才有所改變),可是西班牙的佛朗哥右翼軍事獨裁政府,卻每天都在脅迫直布羅陀;與此同時,1950年後中港須有邊境管制,但兩地交往並未中斷,很多大陸人仍以各種途徑移居香港;相反,自1950年代開始,西班牙政府不斷收緊直布羅陀與西班牙的社會經濟交往,及至1969年,更完全封閉西班牙與直布羅陀的邊境,直至八十年代才逐步重開。由此可見,直布羅陀民族自決意識的形成條件,在戰後香港,並不充份具備,可是九七後北京加強對香港的控制,催生了「本土主義」思想,而這種本土主義會否形成如直布羅陀一樣的「香港民族主義」,大家就拭目以待。
0 x( `. a  A. l* X( Q* T% X5.39.217.76
6 d3 T' w$ p9 ~" y# I
9 q0 X1 c5 l; G! X. ~+ U9 r' ]* d# N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直布羅陀最大的文化中心──John Mackintosh Hall,於1964年落成啟用。
  Y9 d4 |& A' x. c$ I公仔箱論壇在之前兩年,即1962年,當時香港最大的文化中心──香港大會堂
3 s! X5 Q* M9 b% w$ l! M公仔箱論壇亦正式開幕。大門後的紅白圖案,為直布羅陀的旗幟。(筆者拍攝)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7 ]# W9 b, G( a3 F- |6 }
tvb now,tvbnow,bttvb& }, f* n% ]! a1 U& L& Y
(四)果亞,大家都不想見到的香港?3 d: ]3 ^) T0 S* ^- y8 i
葡萄牙早於1510年,在印度半島西岸果亞設官管治,比澳門還要早,後來雖然印度半島全境納入大英帝國,但果亞仍由葡國統治,使果亞和印度走上不同的歷史進程。印度於1947年獨立後,未有如中華人民共和國般,對葡屬果亞採取「長期打算,充分利用」的維持現狀方針,反而不斷要求葡萄牙把果亞主權交給印度,但葡萄牙未有屈服,並強調果亞不是葡萄牙的殖民地,而是葡萄牙的海外行省,並指出葡屬果亞成立時,印度這個國家還未出現。最後於1961年,印度出動海陸空三軍攻入果亞,不足48小時就完全打敗葡軍,果亞自此成為印度領土,及至1987年,果亞地區成為印度第二十五個邦,至今仍是印度最富裕的邦。雖然果亞的自主權遠不如英屬直布羅陀,亦不及憲制規定的港澳「高度自治」權,但果亞仍在實行有別於印度的葡式制度,如歐陸式大陸法以及土地制度等。根據近日沈旭輝教授的文章〈果阿「回歸」後的本土運動〉,由於近年印度其他地方的人不斷湧入果亞,長此下去,「舊果亞人」將淪為少數,而且新移民亦衝擊了果亞既有的生活方式及文化,並造成社會問題,結果使近年果亞人都要求自治──擁有甄別和限制移民的權力,要求中央政府保護其文化等訴求。2012年,當地有人發起「印度的果亞特殊地位運動」(Movement for Special Status for Goa,MSSG)2,就在同一年,香港亦發生了D & G被指歧視香港本地人事件,並觸發抗議行動,此事件被視為香港「本土主義」運動的開端。
! j" U. q5 t% \$ {2 _/ F
% K; n9 @: k5 i2 @6 q5.39.217.765.39.217.76: n& _$ B0 S6 H& p* d5 f3 m6 U/ i

果亞最古老的天主教教堂──Basilica of Bom Jesus,由耶穌會公仔箱論壇1 z: g; W- \! ^1 ^/ l* ^
建成,於1605年開幕。在1603年,澳門的耶穌會聖保祿大教堂
* L1 J4 z  n9 u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即今日的大三巴)亦告啟用。
- @0 X8 Z7 m: A( G0 Z! M0 R/ Z/ J5.39.217.76(相片來自葡文版維基百科相關條目)

tvb now,tvbnow,bttvb1 I0 S8 |: f& d# w. {

' J) W7 ^+ v  ]; H0 j. e  ?& v5.39.217.76(五)在其他西方殘餘海外屬地中,也看到香港
8 Q1 F7 ?5 [* o2 u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百慕達、開曼群島、英屬處女島等英國海外領土,可說是英帝國的歷史殘餘。這些英屬小島,由於金融信用良好、有法治、無外滙管制、政治穩定及其他種種因素,均是國際知名的離岸金融中心和避稅天堂,這點與香港很相似,而這一點,使今日香港仍可以維持與中國大陸不同的身份。
$ X0 u  w5 H( |9 ttvb now,tvbnow,bttvb
' c" F9 j) O, I: R5 s5.39.217.76另外,中國雙非孕婦「攻佔」公立或私立醫院的現象,不只是香港獨有,在美國的海外屬土也屢見不鮮。關島、北馬里亞納群島和美屬處女島等美屬海外領土(波多黎各屬特例,而美屬海外領土分類繁多,較英屬的複雜,可留待日後另文詳細探討),近年成為了中國雙非家長生育的理想地方,這源於美屬海外領土與美國本土同樣執行「屬地主義」(又稱「出生地主義」)政策,即凡是在美國領土內出生,不論其父母國籍,均可以自動獲得美國公民身份,這一點,比香港基本法只對中國公民在港出生子女實行「屬地主義」,更為「普世」;再加上入境這些海外領土,比進入美國本土為容易,對於只求一本美國護照或一張綠卡的中國雙非家長來說,吸引力非常高。至於未來這些美屬領土,以及未來香港,會否修改這種屬地主義原則以杜絕「雙非人」,又係一句:「拭目以待」。& x: p) k5 h1 ?) `8 {
5.39.217.764 v# T" }9 U/ }+ f) |# B+ S
一如前述,筆者撰寫此文,是為了拋磚引玉,推動民間深入採討全球各地與香港類似的案例,務求集思廣益,進一步思考香港的將來和香港今後的定位。筆者正打算在facebook開設「香港you are not alone研究小組」專頁,定期貼文,並邀請各位有心人加入討論,分享所知所想,希望藉此集合各家之意見,成就香港之未來。公仔箱論壇4 d5 D9 k/ _8 I/ m9 ]. m

9 b% O7 G" J3 J: M# m  F+ |0 Y3 }公仔箱論壇
' \1 r- c  f& i' B( v7 _tvb now,tvbnow,bttvb

2007年7月的保衛皇后碼頭絕食行動。(筆者拍攝)& `, t( k7 @3 U4 ?: P4 Q' x# w3 T
沒有英國統治,就冇今日香港,因此英屬香港的歷史經驗及遺產,5.39.217.76/ w5 f1 r3 z" B( d( F% c$ c1 m
實是香港主體性的核心部份。


9 N6 t3 t2 E3 v/ S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2 e6 f# T4 B2 F7 \+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最後,筆者衷心感激沈旭暉教授,若非看了沈教授的〈外交官看香港〉一文,我等也無動力撰寫本文。5.39.217.768 |- [8 `# _# `4 I; `" x+ \5 z0 Y

6 o+ `! j; W3 j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註:本文內容只是概論,並有點急就章,細節有待筆者及其他有心人日後慢慢研究,如有錯漏,歡迎指正。  t) i$ P, T5 r: ]

3 E! T9 U8 g) V+ o& Y5.39.217.76
  • 呂大樂:《那似曾相識的七十年代》,香港:中華書局,2012年,頁153
  • 李祖喬:〈印度的香港〉,《AM730》,2014年09月17日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