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九月十五日為「世界淋巴癌關注日」,至今已是第十一屆舉行,希望提高公眾對淋巴癌的認識。淋巴癌的病癥隱匿及具多樣性,患者如對淋巴疾病的認識不足,容易忽略或與普通病症混淆。有醫生預計淋巴癌的每年新症將逾千宗。
2 ?# D$ f7 F0 d0 u: f" ]& ]) Gtvb now,tvbnow,bttvb
, J# S2 y+ {, N+ s: k: H香港血癌基金會副會長及血液腫瘤科專科梁憲孫醫生表示,本港淋巴癌新增個案由兩年前每年約六、七百宗,上升至今年超過八百宗,逾三百港人死於此癌症,又預計香港不久將每年超過千宗新症。5.39.217.76% b- n* ?& E: h- O7 c' l; I
0 L6 q* \* j" H h5.39.217.76他說:「患者年齡分布很廣,本港男女淋巴癌患者比例為六比四,平均患病年齡為五十多歲,但何傑金氏淋巴癌很多是二、三十歲的病人,甚至兒科每年都有幾十宗新症。香港的整體發病率在世界上亦屬偏高。」; c5 b8 {3 t( r. o
: c j8 m5 g: H9 J2 D$ }$ C梁憲孫指,淋巴癌的類別逾百種,淋巴細胞遍布全身,各器官皆有機會出現淋巴癌,又有多種成因,不同淋巴癌發病率都不同,不易預防。本港常見有鼻咽淋巴癌,T細胞淋巴癌等,華人特別容易患上,本港的淋巴癌新症九成均屬非何傑金氏淋巴癌。5.39.217.764 \" u* ?8 Z. p0 n& ?2 H3 y. B
2 @& A. ?# q. X ^- J5 E公仔箱論壇梁又指,淋巴癌成因至今未有確切解釋,人口老化,化學品污染及病毒感染,都會增加淋巴癌患者數量,部分與環境因素有關,若長期接觸揮發性溶液,如天拿水,農藥等,會增加患病機率。他提醒市民如發現,頸、腋下及淋巴腺脹大,或其他病癥如咳嗽氣喘,發燒超過二星期都不退應及早求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