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對話月亮 靜思煥發力量
. O0 S' @# z+ t& `7 Ftvb now,tvbnow,bttvb/ ]) }) F! f7 S& [+ l) r7 ]. p& P% r
中秋夜,如果能夠靜心賞月,凝視、對話和探索月亮,當能讓靈魂跟上腳步。" G$ i" D( A5 x. m. N
' ?" f/ _4 B( W* i腳步過快,容易錯失景物。海外華埠常有「周日一日遊」,旅巴載客遠離都市,飛速穿梭於鄉野。窗外風景猶如動畫倒也罷了,一日遊覽多個城堡無法細看,卻不由得令人徒呼奈何。
# d2 M- A+ @3 b7 s& K- ^5.39.217.76- F) B4 Z' j/ Y; ]. }2 @
腳步過快,容易迷失心智。在傳統社會,常有「名門三代難出一淑女」之說,而日常屢聞頗多關乎身名沉淪之事,又可見現代社會慾海噬人險境密布,不能不時刻保持警惕。& B& ~5 \: V' q) i4 o3 \: D
5.39.217.76$ w/ c8 U, M9 J! R ?
腳步過快,容易喪失健康。有一位海歸女博士,過於勤奮,透支健康,英年凋謝。類似情況,亦不同程度地普遍存在。女博士臨終感言「活著就是王道」,遺留的「生命日記」,既展示生命之脆弱一面,又引人掂量「取捨」與「得失」。. B9 c- Q' O/ P/ |
- y# a$ q) I/ Y6 \
由農業時代到工業時代,再到資訊時代,社會發展速度愈來愈快,現代職場人生猶如「過山車」,過勞和孤寂成為抑鬱症的幫兇。正因為如此,如能藉賞月稍放慢腳步,彌足珍惜。時代有風雲際會,社會有波瀾起伏,人生有進退快慢。如何看待職場乃至於人生,自古以來就是考驗智慧的課題。& s* d: e0 ?( m# f+ ?! @( E
, B6 u6 |3 A s$ o% ~/ c" k公仔箱論壇「今人不見古時月,今月曾經照古人。」宋代詞人蘇軾月夜重遊東漢曹操「橫槊賦詩」故地,不由得抒懷《前赤壁賦》:「寄蜉蝣於天地,渺滄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須臾,羨長江之無窮。」
! D, S' }9 s( A5 v" |& N- c) G5 c4 B公仔箱論壇
+ p, W& J3 {/ F3 b4 m當人們抱怨命運的時候,往往痛責「生不逢時」。然而,當人們凝視月亮,卻會發現「月有陰晴圓缺」,然而月亮卻升降輪迴怡然自得。晚清中興名臣曾國藩甚至認為,人生最好境界是「花未全開月未圓」,還一再告誡家人要「求缺惜福」。
q( w/ v6 l, R0 F2 p# ~/ I8 i. Y1 T' G( P( A, I0 M8 B# Y( u
曾國藩統兵打仗十多年,多半敗績。他隨軍枕劍而睡,隨時準備自殺拒俘,甚至兩次自殺,先蹈湘江,後跳長江,但在滅了太平軍後,旋即大裁軍自剪羽翼,終於全身而退。《紅樓夢》第二回中,落魄縣令賈雨村在揚州智通寺看到一對門聯:「身後有餘忘縮手,眼前無路思回頭」。他後來的仕宦沉浮表明,曾經擁有即須惜福,又何必妄求天長地久。
6 c: e8 j& p, m( N; B5.39.217.765.39.217.760 V$ {4 Y8 v( X
當人們遠離親友的時候,往往痛感「孤獨」。唐代詩人李白「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自述在孤獨與排遣孤獨之間徘徊省思的複雜心態。然而,當人們對話月亮,卻會發現月亮久居廣寒宇宙,雖然舉目無親,卻充滿自信,它從來不在意是否孤獨。挪威劇作家易卜生說:最堅強的人是孤獨的,而且是單獨站立著的人。月亮也許是以身作則,驗證能夠孤守自信,才能拒絕平庸。4 a- W7 o9 L& S+ s
8 z" p4 l; J0 r( n' D公仔箱論壇當人們苛求自己的時候,往往痛悔「白了少年頭」。然而,當人們探索月亮,卻會發現月亮自身能量有限,它非但不能像太陽那樣日復一日地「噴薄而出,光芒萬丈」,它甚至不能自行發光照亮地球。但是,月亮既不妒忌,又不自慚,更不甘無為,它落落大方地將太陽傾注到身上的所有光亮,夜復一夜地、毫無保留地折射到太空,再散射到地球。
! X) N9 J8 a3 y( {, R$ L' e0 N3 w* G公仔箱論壇5.39.217.76 e6 S0 G( { E. @! l! o! f
「秦時明月漢時關」,月亮,還是那個月亮,它千古無私地為人類夜間照明,它不辭辛勞地為戀人牽繫紅繩……而它,卻從來不在乎人們是否談論過它「送人玫瑰手有餘香」。
2 F* N' f; z9 j/ r
+ [& i. v% \- `. ]% q" ?tvb now,tvbnow,bttvb很大程度上,因為經濟復蘇步履蹣跚,職場壓力不斷加大。中秋觀月之際,不論聚眾聯誼,抑或獨身自省,都有助靜思煥發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