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拾國際化扭轉形勢
% \% p7 z5 M% I: d/ S8 I" g; I/ itvb now,tvbnow,bttvb
6 `: d6 b; ?3 r, D2 H+ |. b' Mtvb now,tvbnow,bttvb香港是彈丸之地,缺乏資源,能夠發展,端賴我們怎樣利用區位優勢來迎合大時代發展的趨勢。此所以香港是國際性的自由港,對外全面開放,一來可採納各方資源,以補本身之不足;二來維持與各方友好,從中發揮中介作用。也因此,一直以來,香港都是國際金融中心,甚至超越上海、東京,與倫敦、紐約等齊名。tvb now,tvbnow,bttvb/ n* I, r# e/ S5 u0 i
( ]$ `, {4 A7 F- {7 C+ N# [5.39.217.76時至今日,一九四九年之後的六十多年,香港也回歸中國十多年,香港仍是全球第三大金融中心,只是競爭力和對外的開放度、國際化程度日益受損。香港政府內外變得極其內向,政策短期化,缺乏長期的、廣闊的視野、戰略。假若不扭轉形勢,讓泛民或者所謂本土派,以及擁有秘密或者公開居英權的官員合流,將會使香港在全球、亞洲以至中國內地邊緣化,下降為大廣州的外港而已。6 u/ g" E. e/ ~" ]7 ]" H+ x2 N& Y B1 P6 A
" D; t: p0 i0 ^& U9 b
扭轉形勢的方法是重拾國際化,還要有戰略、配套資金。首要是重建香港作為東南亞之都,與新加坡爭奪在東南亞的領導地位。香港可借用大舉轉移至東南亞的內地港商,加強利用香港的國際金融中心和跨國企業地區中心的作用,協助中資企業在東南亞布局。
+ X& M4 b( F; k- k& Ltvb now,tvbnow,bttvb) R" f+ M- {% H2 [- F
要在這方面發展,需要建立專門研究東南亞的人才庫和機構。凡事需要調研行先,從而了解當地實情和趨勢,訂出適當的戰略。這方面,日本已早着先機,日本研究機構以曼谷為基地,不停地進行調研。不過,日本缺乏對中國動向的了解,這點應不及香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