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行止:放任自由奸商作悪3 U8 }3 [ I( h& V8 f/ n: h+ E
tvb now,tvbnow,bttvb- M* g& C- b% _! p0 a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0 F* i" D$ {! L6 D
一、摻假摻雜的食物和飲料,可說自從遠古市集形成後(即使在以貨易貨初階)便存在,這數千年來,特別是工業革命後,各地政府均立下嚴苛的法例,監管食料安全生產﹔然而,「以次充好」、「以劣當優」的飲食材料,仍然充斥市場,這種情況,與貪污一樣,永遠無法根除,所以如此,皆因「貪婪是人類與生俱來的天(劣根)性」(Human Greed is a Constant)。老香港尤其住過徙置區木屋區的人都知道,一市斤(以十市両計)白米,比方說售價十元,「米鋪老板」摻進二三両細沙或其他肉眼難辨的雜物,是常見之象(內地在「舊中國」時期更盛行),經過這重「手續」,他的毛利便增起碼兩成,大利當前,令貪婪人性未泯的商人,不惜冒被告將官裡的危險,受不了利潤誘惑而作奸犯科。
/ D" o& O3 v5 I/ Z' ?7 k. {1 |3 N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 N& I, Q' Z. o; E5.39.217.76, a2 g4 `7 M$ M) X5 }
最近上海福喜食品加工場被揭發使用有害健康的過期肉類(竄改生產日期)、把雜肉及發霉廢料混入食材(比起上世紀初的美國,「小兒科」耳),由於母公司福喜集團(OSI Group)是美國大企業(全球加工肉類及蔬菜最大供貨商),其出品幾乎供應所有跨國快餐店,每日顧客以千萬計,此事牽連極廣,因而成為世界矚目大新聞﹔同時,令數年前發生於內地的假雞蛋和假奶粉等丑聞,再被傳媒「熱炒」。中國似乎在「A貨工廠」之外,再膺「專門生產劣質有害有毒食物國」的惡名!
{1 C8 z2 b+ h$ h$ P" G8 r. }1 Q9 {2 i& L0 [3 O
0 ]8 h- s/ R" O9 }公仔箱論壇事實上,經濟發達社會文明,甚至以基督教為國教的西方國家,立法嚴處制造售賣摻假摻雜食物飲料,不過在兩百年前才開始,此前「西人」食材中不少是「垃圾」。正如上述,有關立法不等於能夠把貪婪天性從人類的基因中掃除,因此即使在立法之後,零星的食物造假,仍然間歇性地出現(如今的假鬆露菌、假魚子醬、假橄欖油、假紅酒、假燕窩,以至假茶葉仍隨處可見)。由於經營者牟取暴利且有損消費者健康,這類新聞例必成為傳媒頭條﹔這種情況「世界風行」,其普及性,不僅僅限於某些國家而是幾乎所有的國家。英國著名的食物記者(Food Journalist)威爾遜女士二○○八年的專著《詐騙》(Bee Wilson: Swindled)─「詐騙」什麼?顧其副題「食物造假、有毒糖果及假咖啡的邪惡史」(The Dark History of Food Fraud, from Poisoned Candy & Counterfeit Coffee),書的內容大家可思過半。公仔箱論壇5 e( Z4 R; l( k* I* n7 R
2 p- R% V% R% N4 V: S2 ]
tvb now,tvbnow,bttvb6 [+ ^2 r) G' `2 \0 l* K l
對主要是歐洲、英國(不少英國人認為英倫不屬於歐洲)和北美的食料飲品商人如何欺騙消費者,《詐騙》有非常具體而微,有些細節令讀者作嘔的記述。作者說「曾嘗試過劣質食物是全球人類的普世經驗!」可知全球消費者無人幸免。在十九世紀之前,英國出現過「一放進平底鍋便變成水」的「煙肉」,在沙糖中摻沙、於食鹽中加上灰土,以水銀和銅為糖果染色,以至混入牛棚廢料的「殘渣牛乳」(Swill milk)等等,均曾「熱賣」一時。研究倫敦人均壽命的文章數不勝數,以劣質飲食物料歸咎於十八世紀倫敦人壽平均只有二十五歲至四十歲的,似未之見(《詐騙》亦無所見)。筆者讀書至此,大有感觸,認為當年倫敦人如此短命的一項不可忽視因素,是飲食物料不僅普遍質素甚且含毒有以致之!tvb now,tvbnow,bttvb, c9 l- ^5 E: b* U
2 i* Z: F+ K' W/ Z3 J, O6 v
9 `7 {& v1 u! l z4 i5.39.217.76值得特別一提的是,發源於十七世紀後期法國、稍涉經濟政策的港人極之熟悉的放任自由(Laissez-faire)思想,經阿當.史密斯在《原富》的鼓吹而發揚光大,「無形之手」(政府什麼都不用管市場自然會矯正一切商業錯誤)便是「自由放任」的政策化。這種「哲學」在十八世紀已是「顯學」,當年對此的解讀是商家有可做任何他認為正確(受市場歡迎),即對其有利的事的自由,因此,每當「輿論」指出食物市場弊病叢生、尤其對付不起錢只能負擔劣質廉價物品的窮人極度不利,因而倡議政府應對「不法」(這是不精確的說法,以當年尚無有關法例因此無所謂合法不合法)商人採取行動時,反對者便振振有詞,祭起有形之手不得干預市場的「放任自由」大纛……。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4 O0 p- R t: g7 v R0 c, d
公仔箱論壇( o9 S/ q. @6 P5 k8 A
5 i C: w g3 s- v1 t
飲食物料業這種無法無天簡直是傷天害理的現象,直至一八二○年才有根本性變化!
- c7 W) v1 J- F9 ?0 {# o5.39.217.76
2 t2 _/ \; j. x# b2 C! Z8 [: Y公仔箱論壇
# Y* _8 [. k7 ?! D+ V: E' Wtvb now,tvbnow,bttvb
8 _+ _+ R4 C2 \! m5 _二、十八世紀之前倫敦已具國際城市格局,對外通商、貨物集散固不待言,還歡迎外國「文化侵略」﹔一七六二年,倫敦已有肇始於德國的新教路德會及其附設的德文學校,德國平版印刷專家兼出版商艾卡明(R. Ackermann)且是倫敦出版界名流,顯而易見,當年倫敦的德國人社交圈已頗為熱鬧。& A& Z1 M# s' i8 s/ D% }
5 p) I) Q. D4 q Z% u% \9 o! w9 p- u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H/ B7 @* d/ h$ A. k
長話短說,出身寒微的德國人艾堪(F. Accum, 1769-1838),父親早逝,寡母艱苦工作養大數名子女﹔稍長,艾堪在藥房當學徒,受雇於為英皇喬治三世御用藥劑師的老板(何以英皇用德國藥劑師,書中並無交代)。一七九三年二十四歲時,艾堪被派往倫敦分行工作﹔他在倫敦的「奮鬥史」不必細表,總而言之,他以在藥房工作培養出對「現代化學」的興趣,多年的實務和「從書本上追求知識」的收獲﹔加上沾染一點與英國皇室「間接、疏遠」關係的優勢,令擅於交際、英語流暢且「高大英俊」的艾堪,在倫敦上流社會建立了廣泛人脈關係。而讓他一舉成名的是,一八一五年倫敦西敏寺的街燈從「燈籠」(每晚由工人點燃主要以鯨魚脂肪和蜂蠟制成的蠟燭)轉為煤氣燈(gas lamp)。倫敦由是成為巴黎(一七八六年首用煤氣街燈)以外第二個「街燈現代化」的城市(多年前讀過一本有趣的書《夜幕低垂》〔At Day's Close〕,主要談的是歐洲諸「大」國「古時候」日落後的生活,記憶中所記的「街燈史」另有說法,有暇當找出該書為文一記),便是艾堪主催並負責相關工程。此舉令他成為在英國很受人歡迎的德國人。tvb now,tvbnow,bttvb% ~) J7 [7 }& c2 p" M6 ~. A
公仔箱論壇/ ], @, d0 _5 V5 T2 X, B! r9 f
) ]! q! o. t% M, \/ S9 ?8 s1 l; \1 `
利用他從藥劑上學曉的化學常識,作為一個對飲食極有興趣,同時堅信「混和份量准確的配料」才能烹調出可口菜肴的艾堪,經過多年研究,於一八二○年出版題為《論不純食物及有害烹調》(A Treatise on Adulterations of Food and Culinary Poisons)的小冊子,對當年倫敦市面出售的加工食品,逐一分析,詳列其化學成分﹔結果當然令人大吃一驚,因為消費者此時才知道常年飲用的食物大都名不符實、有害健康!! t. Q' a, ~8 G4 B# Z
6 \7 Z2 W% l& J, A公仔箱論壇
1 b7 n+ s' Y0 _3 E: u, p據《詐騙》引述的內容,可見當時倫敦飲食物料「不宜人類」,比如於鹽鹵醋漬肉類和蔬菜中放進銅片,以保持「漬物」顏色「永久新鮮」,在酸醋摻進硫化物以提升醋味、西紅柿汁中則混合釀醋殘留的渣滓,而蜜餞(comfits)無蜜只有食糖、澱粉和黏土……﹔至於賣不出的食物重新包裝,或加進種種金屬如銅及鉛以保持其外觀亮麗,更是家常便飯,「到處有售」。換句話說,以現代術語,所有不利健康的著色劑、漂白劑、防腐劑及添加劑(書中對當年如何磨假咖啡、混合假鹽和假糖以至釀〔摻〕假酒,以及烘主材料不是面粉的「面包」等,有相當詳細具體的描述),那對消費者健康有重大傷害,不言而喻。時人稱煮食的鍋是「死亡的器皿」(death in the pot),可見情況的嚴重!
: _7 E* E1 f& R3 M: g. P( x%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6 V s7 v/ m7 e0 u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5.39.217.765 A4 l3 S4 X) u/ t
非常明顯,艾堪這本小冊子在英國引起「食物革命」,國會「排除萬難」,進行多次立法,對違法商人加以譴責,令摻假摻雜的食物飲料漸次在公開市場中消失,大大提高了英人的「飲食健康」﹔更重要的是,自此自由放任不再成為「真理」,一句話,貪婪的人性令商人為牟巨利作假,政府的監管干預自有必要!5.39.217.76) t- Y0 W9 C' S: N
/ S/ H* N9 c. D* h
* B8 I% V" e+ c/ g8 _% [! D- G" f) z5.39.217.76必須補上一筆的是,暴得大名的艾堪,竟因「小故」弄得聲名狼藉,灰溜溜避走故國(在柏林皇家工學院任工業化學〔Technical Chemistry〕教授)。一八二○年十一月五日,聲譽日隆的艾堪在倫敦皇家學社(Royal Institution)圖書室看書,當年圖書罕有昂貴,不知為了節省買書錢還是有怪癖,他竟撕下數本「巨著」中不少插圖及內文,為管理員發現,學社理事會為此召開特別會議,決定報警。警方於其寓所搜到更多「証物」,被控,成為當年大新聞,令他斯文掃地、聲名受損﹔一八二一年四月五日開庭前夕,他畏罪「棄保潛逃」回國。這種結局,真在意想之外。細讀有關描述,筆者感到這位「斯文賊」所以被輿論交相指摘(《詐騙》說《倫敦時報》「社論」認為應該讓他「保釋候審」,已是最寬容的評論!),除做這種不容於文明社會的「雅賊」,尚反映了英國人冷酷的一面(完全忘掉他對英國的貢獻)之外,筆者還以為當中應該有「職業性妒忌」作祟!9 a. f b% u3 P& b- m. `# P; Z
2 \* d( m6 V- K4 D, l
* J+ r( l: j I* C9 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