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香港] 逾九成港人不識「環保海鮮」

有保育團體調查發現,本港逾九成人不認識「環保海鮮」概念,在購買海鮮時亦只得百分之六人會考慮漁獲捕獵方法。研究員指,現時全球可食用海產將於未來四十年內耗盡,建議市民購買海鮮時考慮味道及價錢之餘,參考食品上的藍色國際環保標籤,減低對海洋生態的影響。tvb now,tvbnow,bttvb7 \& a+ x9 w. U3 K1 J& H
tvb now,tvbnow,bttvb/ l- p6 j5 ]5 ?5 ^$ ^
環保海鮮是指透過養殖、圍網及直鈎等可持續方式捕獲的海產。海洋公園保育基金聯同公共營養發展協會,上月在灣仔、荃灣及屯門等全港五個街市進行調查。在六百多名受訪者中,有七成人表示每星期最少三日進食海鮮,但逾九成人不知常吃海鮮可分為「建議食用」、「想清楚食用」及「避免食用」的環保海鮮概念。5.39.217.76( @7 k9 L& J# C0 X, d* \8 C! z3 d+ ^
公仔箱論壇* u4 {" H& b- t) e4 D1 [: q) M
在選購海鮮時,九成受訪者以食物味道為主要考慮因素,最不受重視的是漁獲捕獵方法,僅得百分之六人表示關心,而考慮營養價值的則約佔兩成。- I. Q, v9 a  _) p

9 e! j- t, B# P  g1 U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保育基金科研項目助理經理冼映彤指出,市民往往因忽略海鮮生產資訊,誤吃屬「避免食用」類的非環保海鮮,「像我們常吃的海蝦,其實全世界只有澳洲出產的達國際環保標籤準則。」國際環保標籤是海洋管理委員會對環保海鮮作出的認證,打擊拖網等一次性大量捕獵行為。冼建議,現時本港不少大型超級市場有售獲認證的急凍海產,市民在選購時可留意包裝上的藍色標籤。
/ f) {2 _2 h0 `9 m! S公仔箱論壇公仔箱論壇* E0 [1 r  t# X: Q# O6 x, a) r- |& ?
調查又顯示,有三成五人表示,即使知道可通過進食其他食物得到海產蘊含的營養價值,亦不會減少進食海產。公共營養發展協會營養師指,「杏仁、合桃及亞麻籽等堅果粉末或油類產品,可補充人體所需的奧米加三,但如市民希望品嘗海產的鮮味,則可考慮如帶子等屬『建議食用』的海產。」他亦提醒市民,同一品種的海產不論出產地為外國或香港,營養價值並無差異。! s0 A9 K% J7 k4 P: `1 f9 T

( |) q5 N( {7 w6 ]# {8 M  ztvb now,tvbnow,bttvb現時環保海鮮概念,在本港未算普及,冼映彤認為主要因為本港以新鮮漁獲買賣居多,漁業至飲食業界亦未見積極合作,市民單方面難以追蹤海產來源資訊。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