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最新研究指出塑化劑恐誘發乳癌發生,民眾憂心該如何自處?毒物科醫師表示,生活中多數物品皆含有塑化劑,若單單僅是接觸不致影響身體,主要應避免使用塑膠餐具盛裝食物,讓塑化劑因油、高溫融出,之後隨著食物進入人體。% B6 s2 U: J. G
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表示,目前已規定食品中不得添加塑化劑,3歲以下嬰兒食品容器(如奶瓶)更是規定不得檢出,已加強各類產品的稽查。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7 C3 x. ^ C$ t0 F( ?1 M! {
中華民國乳癌病友協會祕書長林葳婕表示,這項研究明確指出塑化劑對人體的影響,對乳癌病友而言是重要的訊息,未來可提醒民眾減少使用塑膠產品。
. }9 V, V. |1 ~' ~公仔箱論壇成功大學環境醫學研究所教授李俊璋表示,據成大研究團隊發現,幼童若常用塑膠杯喝冷飲,尿液裡的塑化劑代謝物會增加,一旦改用鋼杯、玻璃杯,塑化劑代謝物就會下降。因此,還是建議民眾平時少用塑膠餐具,才能降低塑化劑對人體的危害。
8 V! m7 g5 P, _- g+ M9 [%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台大醫院腎臟科主治醫師姜至剛表示,易塑形的塑膠製品如保鮮膜、保麗龍碗皆易因高溫融出塑化劑,加上又與食物直接接觸,人體更容易直接攝取,導致塑化劑累積在身體中不易排出。5 p( Q( Z! k& m, c" @# t
有些民眾認為只要使用紙製餐具即可,姜至剛說,許多紙製餐具都會再塗上一層塑膠膜,因此即使避開使用塑膠袋盛裝熱食,使用紙製餐具結果也一樣。0 L7 L9 c2 R, ?
該如何徹底避開塑化劑的危害?姜至剛苦笑著說,像是壁紙、桌布、餐具、玩具、衣服皆為塑膠製成,「除非回到原始生活,否則通通回不去了」。
9 r$ l) g. G ~1 [6 X: P0 t但姜至剛也建議民眾無須過度恐慌,只要減少攝取各類加工的果汁、零食,並停止使用含塑化劑的餐具、化妝品,養成多喝開水、多運動的習慣,便能加速將身體內的塑化劑排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