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時事討論] 葉健民﹕原來,這就是你所謂的「有商有量」

本帖最後由 felicity2010 於 2014-7-18 10:07 PM 編輯
% L+ G* n2 M# Y3 P8 |0 D0 r7 u+ Z公仔箱論壇( u& G2 F" a3 y
葉健民﹕原來,這就是你所謂的「有商有量」公仔箱論壇; r- H8 X$ T: L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q; H- {( k) d' k" a, J/ M
4 M, H2 G# M/ @0 M7 c2 Y. E
對於關心政制發展的人來說,這個多月以來如何保持一份冷靜,確實是一個很大的考驗。
3 b5 L( Z5 C( S& [) l# Qtvb now,tvbnow,bttvb
tvb now,tvbnow,bttvb' J8 Y5 U0 u5 U7 l2 A' z! n9 V  c
原本對於政制諮詢的報告,也沒有什麼期望,只求政府以四平八穩的方式處理,輕輕走過場啟動政改五部曲,不要引起太大爭端便是。是否應押後提交報告,其實也意義不大,因為一日未有具體的方案出台,雙方只會繼續在原則性問題上糾纏,民意也難以聚焦,泛民也不可能在關鍵問題上忽然讓步。况且,從2012年的政改經驗來看,中央要是作出妥協,往往是在死線臨近表決前夕的一刻提出,不會給予泛民充分時間去「還價」。所以若是天方夜譚地中央忽然願意接受泛民要求,按現時的日程,也是可行的。但是,卻真的沒有想到這份報告會如此粗暴地玩弄民意,特區政府竟然可以面不紅耳不赤地去剝奪市民爭取立法會進一步民主發展的權利。
! d4 \+ R# a2 ?6 b' q' s& F4 Y
tvb now,tvbnow,bttvb: x5 u: R, e6 c+ l5 a
報告陳述有關行政長官產生辦法的部分,本來是尚可接受的。它沒有使用強硬的用詞如「違法違憲」去直接否定公民提名,報告中也肯定市民普遍對普選的殷切期望,和正面肯定普選對維持繁榮安定、促進管治和發展的作用。但對立法會選舉的部分,政府卻來個180度轉變,指民意認為注意力應放在行政長官選舉辦法的問題上,所以得出來的結論是2016年立法會選舉辦法不用作出重大修改。政府向人大建議不用就此修改《基本法》附件二,意思就是來屆立法會的組成辦法不會有任何改變,功能組別議席不會減少,而一直為人詬病的分組點票也會繼續存在。
9 K8 d& F/ ?" v5 {# x. V, U

' z5 M& [3 Q( d) Qtvb now,tvbnow,bttvb公仔箱論壇2 u! q  I* Z& ^5 x" @9 B3 i+ w
立會不改革  非民心所向
5 C/ D& i7 I. @5.39.217.76

4 G, J; n$ |5 i# i) f; u政府說這個決定合乎民意,這種說法是對港人徹底的侮辱。盡快取消功能組別、取消分組點票,這些要求多年來從無間斷,而這些聲音在諮詢期間也多不勝數。各界可能對如何改革選舉辦法立論不一建議迥異,但求變的心態卻是一致。輿論的關注的而且確是聚焦了在行政長官產生辦法的問題上,公眾對立法會問題關注較少也是實情,但說立法會應停在2016年原封不動,肯定不是民心所向。在討論公民提名時,政府一直強調不能只看民情單看數字,政府也要負責任地做應做之事。那麼,在處理立法會問題時,又何以能夠單以民情為由,而不顧推動政制全面邁向普選的歷史任務?《基本法》早已承諾立法會最終全面由普選產生,就是說傳統功能組別必須退場。因此特區政府有憲制責任以循序漸進,按部就班推動立法會改革,尋求辦法在每屆立法會提高直選議席比例,積極改革選舉辦法,讓功能組別在2020年完成歷史任務,退下舞台。這個當然是燙手山芋,甚難處理,但前任政府至少作出過努力,嘗試以不同辦法去突破缺口,甚至以偷天換日的「超級區議員」辦法,以「類直選」議席去代替傳統功能組別議席。但梁振英的選擇,就是徹底迴避問題,拒絕作任何努力,粗暴地把市民的民主訴求壓下去。7 Z. @; b/ J; B0 q+ O& y2 {
" _( _1 Y( R  o; }7 D! a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9 [$ B  t; Y  B$ e0 R6 p
如何說服泛民政改食住先?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7 i! M5 [5 r, [  v* ]9 n9 l
* P+ N/ |( g3 t$ w2 S% l; f
但從政治上而言,這又是否一着高招?有人可能說,只是處理行政長官產生辦法問題已經十分困難,再加上立法會爭議便會更大,政改成功機會更小。坦白說,我看不到這個論點如何成立,因為對泛民而言,一直爭取的始終是雙普選,要求行政立法機關同步民主化,這也是全港市民長期以來的訴求。立法會原地踏步,只會令泛民更難妥協,也難以向支持者交代。有些意見要求泛民要以「食住先」的心態面對政改,就是應先接受一個行政長官選舉的次優方案,以期日後再作進一步完善。但假如立法會在2016年時完全沒有進一步民主化,立法會內功能組別影響力沒有減少,又何以說服泛民在下屆立法會中有更大機會取得三分之二支持以推行下一步的改革?特區政府這種自動棄權,不作爭取令立法會原封不動的做法,實際上只會令泛民在特首選舉問題上更堅持原有立場,寸步不能讓。更何况,今天政府以2012年立法會已作大改動為理由,說明何以2016年不用再改,更令「食住先」的講法全無說服力。原來當年接受了妥協,反而會成為了今天阻礙進一步改革的「理由」,這又叫泛民如何讓步,怎可能再接受任何中間落墨的安排?8 c: ]2 J- G9 g+ K

% o' _+ ?9 X2 h6 g沒有人相信特區政府在政改問題上有「一錘定音」的能耐,這份報告的建議也沒有可能在未有取得中央政府首肯前便公布。這種粗暴地剝奪港人的權利,實際上再一次反映出中央對特區管治的憂心。在北京眼中,特區管治失效不單在於抗爭不斷、街頭暴力增加,還在於立法機構未有與行政機關全面配合。特首選舉不能讓,立法會組成也不能放。對中央而言,要穩住立法會,必須做兩件事,既要穩住建制派,要阻止泛民在議會擴張勢力。2016年立法會組成不作修改,一則可以向建制派送上定心丸,確定他們的功能組別議席可保住,二則也可較有把握令泛民在議席上沒有明顯增長。北京的煩惱,在於人大當年決定立法會內功能與直選比例必須對等的決議,只限於2012年一屆,中央也不想自己出手打破昔日承諾,特區政府自然心領神會自動獻身,願作「醜人」以玉成其事,「主動」建議立法會組成不用修改。也許,中央就是要示範一次,何謂特區權力完全在於中央願意給多少。觸怒天庭,就可以連發言的機會、爭取的可能也可以一筆抹走。問題是,香港的群眾真的就只會默默接受,就此罷休嗎?中央對此可能成竹在胸,認為自己有能力處理任何反彈和亂局。這種君臨天下的氣勢,卻進一步把矛盾推向爆發點。中央步步進逼,擺明車馬只會以自己一套行事,梁振英只顧私利,早已背棄港人,激進力量枕戈待發,蓄勢以待。特區政局崩壞,政治衝突洶湧激盪的日子,相信不遠了。
) ]2 s) C$ L( I+ b: Y公仔箱論壇
# |# \2 r% W& D" f' v
5.39.217.76: ~) V' t; S( ~$ G& _, @; O
作者是新力量網絡研究總監、香港城市大學公共政策學系教授
  
桑普: 主流意見就是黨的主旋律
& f* b5 R% W, \  Ctvb now,tvbnow,bttvb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6 D" t& [8 V3 Q6 O
5.39.217.76- H" E! I3 p) `1 g$ {0 z

+ m+ _" P' ]/ e# x- H
, |4 w& s* p( M, Z; I: Z- \5.39.217.767月15日,行政長官梁振英向全國人大常委會遞交兩份政改諮詢報告,開展所謂「政改五部曲」的「首部曲」。一方面鋪陳關於2017年行政長官選舉的「主流意見」、「一些意見」、「較多意見」等,例如「主流意見認同特首要愛國愛港」、「相對較多意見認為特首選舉要舉行兩輪投票」,但卻沒有量化民意支持度及說明其根據,語無倫次。另一方面強調2016年立法會選舉制度將不會有任何改革是一項「普遍意見」,睜眼撒謊。5.39.217.76' R* b9 p* C* @' m3 \+ \! p- I

: j7 f( G0 J4 h5.39.217.76翌日,政務司司長林鄭月娥公開解讀:「普遍」是「最有共識、無爭拗」;「主流」是「大致上超過一半支持」;「較多」是超過一半;「較少」不是只有一兩人,仍有一定群眾支持。但事實根據呢?竟敢聲稱無人爭拗「立法會保留功能組別與分組點票」?竟敢聲稱大部分港人支持「愛國愛港」這個法律以外的政治要求,以及支持提委會保留四大界別,獨享實質提名權?
6 x" S: }5 K3 c/ K1 P$ ]& o3 M' Stvb now,tvbnow,bttvb
; X5 x' S- D2 {2 F政制及內地事務局局長譚志源又聲稱政改意見複雜,現已「海納百川」,又稱「理據的強弱多於數字的多寡」。最後這句話等於狠摑林鄭一大巴掌,搬龍門,躲貓貓。況且,究竟是由誰來判斷理據是強是弱?憑甚麼來界定強弱?完全失語。至於「公民提名」,更被寫成只不過是「一些團體和人士」意見當中其中之一而已,刻意淡化和迴避「佔中公投」當中72萬人支持「公民提名」的響亮數字。tvb now,tvbnow,bttvb9 F2 q& N, S; p% a" O7 }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 I* h; m' T0 i4 j0 s3 ]
港共思歪政權,領受共產黨的最高指示,搬出歪理,顛倒是非,摩拳擦掌,準備向港人全面開戰,目前已無懸念。梁振英的最大罪狀,正是他親自利用「普遍意見」和「普遍認同」等欺世謊言,全面封存目前腐敗專制的立法會選舉制度,堅稱無意略作絲毫改變,不但沒有擴大功能組別選民基礎,反而保留功能組別與分組點票,保留公司票與團體票,至少到2020年為止也是如此,甚至千秋萬代,直到中共允許「可以普選」成真為止。他寸步不讓,一成不變,還要說香港市民對於這一點「最有共識、無爭拗」。他的報告是這樣寫的:「至於立法會產生辦法方面,社會大眾普遍認同由於成功落實 2017年普選行政長官乃普選立法會目標的先決條件,目前應集中精力處理好普選行政長官的辦法。另外,由於 2012 年立法會產生辦法已作出較大變動,故此普遍意見認同就 2016 年立法會產生辦法毋須對《基本法》附件二作修改。」簡直荒謬,喪失理智!港人將會對梁振英以及一眾港共幫兇全面反撲,作出必要的歷史審判和公義清算。5 J! l: j& J; r. R1 _

7 L, P6 [6 p, o7 m+ T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至於在行政長官選舉政改諮詢報告方面,由於涉及到「主流意見」等共黨詞彙的深層意義,筆者順手掂來以下資料,跟讀者分享。
3 V+ d' X6 b. C, u5.39.217.76& ~4 T  d, C5 H5 _4 ?8 m% [
一、根據中國共產黨的宣傳材料,所謂「意識形態」,就是「與一定社會的經濟和政治直接相聯繫的觀念、觀點、概念的總和」。「主流意見」當然只不過是「主流意識形態」的下位概念。所謂「主流意識形態」,就是「一定時期內一個社會佔主導地位的意識形態,包括佔統治地位的藝術思想、道德觀念、政治法律思想、宗教觀點和哲學觀點。任何類型的社會意識形態,都是一定經濟基礎的社會反映,上層建築服務於經濟基礎。因此一個社會中的主流意識形態往往是佔統治地位的統治階層的意識形態。」大家懂了嗎?一句到尾,「主流意見」就是「佔統治地位的統治階層的意見」。這不是我說的,這是黨說的!大家還要裝聾扮啞到甚麼時候?公仔箱論壇, C/ t/ X5 q/ m3 H9 n& ]: g
5.39.217.76+ v7 y3 }9 T; @2 C' e
二、中央黨校黨建部教授張希賢在《毛澤東對「延安文藝」的背景調查》文章中談論「延安整風」時指出:「丁玲和王實味的文章,過分地強調了延安存在的問題,對延安的幾種主要社會現象所謂人類之愛、等級制定、工作作風等進行了抨擊,片面地誇大了延安的社會不良現象,沒有分清延安的主流是什麼,支流是什麼,而且發表在黨中央機關報上,影響面很大。」依我看來,只要把整句話中的「延安」換成「香港」,把「丁、王」換成「民主派」,把「黨中央機關報」換成「香港各大媒體」,意義即時一目了然。換言之,共產黨所稱的「主流」,只能夠是在共產黨心目中「偉大、光榮、正確」的想像,從來無謂量化、無從量化、逃避量化。" B- K0 N- ~# {% X5 K+ r- n

( p; z+ `' F  Z' M公仔箱論壇三、胡錦濤在位期間經常使用「主旋律」一詞,而黨國文化部門更加不斷宣稱「主旋律」就是「反映社會進步總潮流的時代精神」。「主流意見」正是在「主旋律」播放時所發出的和諧聲音(和音),不得須臾偏離。那麼,在中國共產黨心目中,甚麼才算得上是「社會進步總潮流」?當然非《白皮書》莫屬,絕對不可能是公民提名、全民投票、七一遊行、預演佔中、佔領中環、公民抗命、不合作運動,因此「一些團體和人士的意見」往往只是雜音,不是和音,可以不理。去年,歌手陳奕迅唱響了《主旋律》,歌詞很有意思:「旋律,怎制定、量度。人心,總有陰險、磊落。誰的羅曼史,只不過娛樂。誰的奮鬥史,渲染出假哲學。」「現在你賜予任務,然後我受命如奴,再爭辯,和諧無路訴。」港人都有深切共鳴。
* D/ e8 S/ _+ q" W/ w: Y9 T公仔箱論壇4 S% b) Z; t  T. U: A
寫到這裏,有人還是可能繼續為梁振英辯護,聲稱不要管甚麼「黨八股」,拿出「平常心」理解即可:「主流意見」只不過是指多數意見。然而,如果「主流意見」是指在先前五個月諮詢期內提出意見書數量的大多數,難道就會必然等於反映了多數香港選民的意見嗎?既然正如政改諮詢報告所示,所謂「主流意見」都是來自親共團體的調查與民調,那又何來公信力與正當性可言?大家還是面對現實吧!承上所述,「主流意見」只不過是「佔統治地位的統治階層的意見」,不作別解!# f! N  t2 G2 Q# P% C

' A9 j0 ^: A" Y* y7 v0 C猶記得今年6月底,中共國台辦主任張志軍訪問台灣,宣稱兩岸一中、和平交流才是「主流民意」,意義大致與上述雷同,激化台灣民眾口誅筆伐。如今有些港人看罷兩份政改諮詢報告,還要用所謂「科學、客觀、中立」的眼光理解甚麼叫「主流意見」,不願意理解真實而殘酷的中國共產黨言行模式,未免反智愚弱。識者慎之。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