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港澳台] 「開誠布公」變「閉門吹風」 梁振英違承諾扼殺新聞自由

 ,  描述: 范中流
「沒有最黑暗,只有更黑暗」,香港自主權移交以來每下愈況的新聞自由,隨著梁振英上任成為特首,進一步向谷底下沉!香港記者協會今日最新發表的《2014言論自由年報》,便指本港的新聞自由,在過去一年,「陷入數十年來最黑暗的時期」。
- V8 U4 v5 Q5 r3 i# }tvb now,tvbnow,bttvb
( i7 b5 ^1 ~. d* N/ u; e7 N# K* z: ttvb now,tvbnow,bttvb

6 j0 t1 @4 ]9 B- p# ^: d; k! I* }) |5.39.217.76更甚的,是這個黑暗恐怕仍未到盡頭;報告指出,隨著北京和香港在一些議題上的磨擦升溫,預料本港新聞自由只會進一步被收窄,而整個梁振英政府,便真人示範如何無所不用其極「打壓」,由說好了的「開誠布公」,變成現時動輒就「閉門吹風」,一眾司局長更幾乎不再召開正式的記者會,往往只以短時間「stand up」方式,讓記者「扑咪」提問幾條問題就算,根本不容傳媒更詳盡全面要求官員公開解釋相關政策的內容,以至潛在問題。公仔箱論壇8 s, B1 h; m7 H4 I: F3 Q2 P

- U  p! L, v8 \0 r% P: L, A公仔箱論壇

+ j  Z" A7 S6 ?5 j9 l8 k2 o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時間返回2012年2月,梁振英以特首候選人身份,簽署了一份《新聞自由約章》,承諾當選後定當捍衞新聞自由,而一如他其他部分政綱之「下場」,原來承諾其實只是一張空頭支票,不單兌現無期,更有份把香港新聞自由進一步摧毀。
6 d3 h) u5 `- k- s公仔箱論壇
& D2 F# {$ A, q0 h

8 J5 I0 ], t- F佔中預演警「恐嚇」拘捕記者, U) l- ]  P; D

6 O: T3 B0 m. J; [7 D

" _2 }; i9 a+ l  o0 q5 x5 |7 x4 G' A8 h7 N公仔箱論壇時為2014年7月2日凌晨約2時30分,在中環的遮打道,近千名警察準備展開清場行動,拘捕及抬離在馬路上響應學聯發起的預演佔中,而或躺或坐的市民;在不遠處的和平紀念碑對開,就有現場的警察指揮官,以中英雙語宣布在場人士觸犯法例,如果仍不聽勸喻離開,警方將採取行動,同時開始作10分鐘倒數。5.39.217.767 z& _7 u* x) S

+ R# r) {8 o2 ?8 F1 U5.39.217.76

9 l4 D3 b. ]! o( `, ~. z( ztvb now,tvbnow,bttvb在馬路上的市民,早已作出公民抗命的準備,自然沒有理會警方,而警方此時竟作出另一呼籲,就是要求在封鎖範圍內的記者離場!有關警務人員更明確指出,若然在場記者不理會勸告,阻礙警務人員執行職務,「我哋係會一樣把你哋拘捕架!」
2 w. x, q6 ]# M" h5 }* S  ^0 O5.39.217.76# O9 q# q3 a8 C

) \: M& D# w5 _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當然,在場的記者同樣沒有理會,而這個倒數就繼續出現在7分鐘、3分鐘及1分鐘,然後警方最終宣布,現場人士「你已經被捕」,抬人上旅遊巴的行動正式開始。而在場的記者,雖然最終沒有成為被捕的人士,但似乎只是警方「格外開恩」,畢竟警方當晚,確是明確地指出,拘捕封鎖範圍內的所有人;最少,當時在封鎖範圍內的記者,亦沒有百分百的行動自由。) ?. p5 s- k- M) \* M" d

* Z+ a4 Y% S! l8 `3 A
) ~/ ?: O, w$ c3 }0 i' t2 z. R
記協形容是「數十年來最黑暗」
. W# q/ d+ X/ R" d: C公仔箱論壇' j* _3 M3 v! s/ I3 P* K7 P
tvb now,tvbnow,bttvb# |8 D7 k/ A9 E7 K# C8 B* r
當晚在場記者拒絕「撤出」,理由簡單,就是要以第四權的身份,處身在事發現場監察和紀錄,故豈容警方同樣視為被拘捕的對象?但諷刺的是,翌日保安局局長黎棟國在回應警方有否使用過份武力時,卻反而「擺記者上枱」,稱行動有傳媒監察,又在鏡頭直播下進行,云云。而如果記者角色如此吃重,為何當時現場警方指揮官又要求傳媒離開?以至恐嚇要把拒絕離場的記者拘捕?  U+ p0 F" H' x9 i1 s
1 G: o$ u# K$ j: j$ |' F' X' ^7 ~4 v, t
5.39.217.761 n+ T3 [; L5 _
而老范相信,一切所反映的,正是香港記者協會最新發表的《2014言論自由年報》中所指,本港新聞自由正陷入數十年來最黑暗的時期。而記者的年度報告標題,也用上「新聞自由、危城告急」八個字。
9 {  N& I' L$ Dtvb now,tvbnow,bttvb
6 c5 o- U9 `. O1 E公仔箱論壇
5.39.217.76$ e4 C+ |: G$ T1 N
回顧過去一年度,香港的新聞自由情況確不容樂觀,包括先後發生《明報》前總編輯劉進圖遇襲、商業電台前主持人李慧玲被解僱,《蘋果日報》及《AM730》被抽廣告等事件;傳媒業界為此曾發起藍絲帶遊行,反對暴力威嚇,獲逾萬人出席,反映不少市民也感到香港的新聞自由正危在旦夕。
! y  K% J. T) v6 D% A% y公仔箱論壇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s5 p; V" b2 U$ z& c
& Z9 @) F7 a. s3 p
政府阻資訊流通迴避監督
5 E1 b1 W  x. o5 D; q, t$ N公仔箱論壇
% Q9 `' W# u* x8 o% X5.39.217.76

" b3 \5 Y' Q% X; p事實上,劉進圖遇襲、李慧玲被解僱,有報章被抽廣告,或許跟政府沒有直接關係,但曾在競選之時簽署過《新聞自由約章》的梁振英,在上任之後未有挺身捍衞新聞自由,以及未有保障資訊的流通,反而削減政府透明度,就「肯肯定」是有證有據。其中一個最明顯不過的罪名,就是政府改為單向發布訊息,例如以消息人士、吹風會(閉門傳媒簡報會)或寫網誌方式等,來公布涉及公眾利益的重大資訊,令官員藉此迴避傳媒及公眾的監督。+ [& M; m5 D5 Q& r) c$ d
5.39.217.764 t  v6 V( }4 r% A4 P

$ P- A. H  f  Z! J1 l5.39.217.76根據記協的統計,今年3至5月間,政府舉行了20次記者會,但當中有六至七成卻是海關或警方的記者會;只當中只有交代南丫海難調查報告一次,是由局長級官員主持。然而同期,梁振英自己以至各問責官員如今天的曾俊華、陳茂波及曾俊華,就一共發表了49篇網誌。
# _  K; q) h+ H# d, ^
$ p+ |3 B5 u1 g$ |

( r+ t; W/ c  ^5 R6 h4 r老范更同時發現,現時整個問責班子,都往往以被稱為「stand up」的方式,回答記者「扑咪」提問。這個方式的好處,是官員可以隨時「轉身就走」,但如果是正式的記者會,官員除開場發言,最少會被提問十條以上的問題,同時離場後,還得預備記者一湧而上追問。不過,如今一切俱往矣。5 W+ ^% n2 E4 w7 `+ N6 @, d2 c

0 l) Z5 d3 G. ~& |$ x5.39.217.76

% U- c: m# b' Y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一條問題的記者會?公仔箱論壇' F  ]( {0 G$ i, V2 ?
tvb now,tvbnow,bttvb' C2 X; E0 a5 y: H4 i

, t8 ~( O7 h+ k. w0 b老范又統計過上月特首及司局長以「stand up」方式回答記者提問的數目,梁振英幾乎都是「一條起、兩條止」,而回答最多是發展局局長陳茂波及衞福局局長高永文,但前者是集中在回應新界東北前期撥款,後者收到的提問則因政治「安全系數」極高,故才暢所欲言。至於其他局長,例如環境局局長黃錦星,基於「三堆一爐」及未來兩電燃料組合諮詢都屬敏感議題,他每次見記者時,往往答完不多於三條問題即轉身「速閃」。就算「好打得」的林鄭月娥,更早已不再是有問必答,曾經試過在回應白皮書時,才答了一條問題即不再回答。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6 Q% u; Z5 J/ o: m

  n# L3 f- K. i0 h) {5 K+ gtvb now,tvbnow,bttvb
5.39.217.76" I" w3 G/ D! c6 I! F+ J4 U0 I2 u
政府單向式向傳媒發布消息,客觀的效果,是令記者未能作出深入提問,甚至有時會把誤導性的資料滲雜其中。以發展局為例,在民間組織批評及踢爆新界東北發展計劃的問題後,並非由問責官員公開解釋澄清,卻是利用社交網站發布「常人包」反擊,根本當公眾知情權如無物。
4 s$ H0 g8 m  H% l# r
3 Y1 \* `* B2 z5 q

0 P' H3 R; U5 o' j5 F5 ]公仔箱論壇政府回應:視傳媒為合作伙伴5.39.217.765 B7 k* P/ P( {4 ?! w7 X* }
5.39.217.761 C* `* O& ~6 b% B* Z
# E6 u2 O: R  C: P5 Z  D5 ?8 ^
同樣地,官員發表網誌,其實也造成同樣的效果,就是「得佢講」;《852郵報》幾乎每周日(就如今日),都能從官員的網誌中找出邏輯犯駁甚至失實的論述,惟這些官員卻似「過咗海就神仙」,既不會收回或修改網誌,結果是令更多公眾被誤導。tvb now,tvbnow,bttvb, q& V& z  J, N3 ^

. V+ X3 j( n# f9 ?) l9 r' Z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0 M( Z5 Q: v0 T( p" E2 o$ q
必須指出,在當今大是大非的年代,傳媒的存在,是作為社會第四權去監察當權者以至整個社會,但政府帶頭違諾扼殺新聞自由,於是傳媒變得只能在「夾縫」中拼命生存,加上現時不少主流傳媒被批評自我審查,甚至被指斥參與維穩,因此才催生出新媒體及網絡媒體遍地開花,同時可以預料,黑暗未到盡頭,相信更多的打壓和收緊,必將陸續殺到。tvb now,tvbnow,bttvb: y5 s, T3 w2 x  N: U) j
tvb now,tvbnow,bttvb* x& f) x1 W% T. u

* u; P" B9 H1 o$ Ptvb now,tvbnow,bttvb而政府發言人對記協這份年報的內容就回應,非常尊重和珍惜新聞自由,一向致力維護這個重要的核心價值,並視傳媒為合作伙伴,積極提供方便,又指一向都秉持公開、透明的原則,每當有重大政策或措施出台,都會及時發布資訊,政策局及部門每年亦舉辦超過1000次記者會及簡報會,云云。不過,如今單是「視傳媒為合作伙伴」這一句,便已反映政府,根本只視傳媒是為其製造輿論的機器矣。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