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中國內地] 中國高句麗遺跡入選“世遺”十年之變

7月1日電/十年前的今天,中國東北邊城吉林省集安市一片歡騰,人們走上街頭,慶祝坐落於此的高句麗古跡申遺成功。對於這座歷史悠久的城市來說,這成了發展變化的轉捩點。
8 C6 e/ c: E* G  R7 F! ?tvb now,tvbnow,bttvb
2 X: ^: Z, [( b3 {; b1 n% p$ itvb now,tvbnow,bttvb  2004年7月1日,分佈於吉林省集安市和遼寧省桓仁縣的“中國高句麗王城、王陵及貴族墓葬”,在世界遺產大會上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高句麗古跡項目也是中國東北地區第一個且目前仍是唯一的自主列入“世遺”的項目。
7 A6 `/ Y$ F2 g* ?% j公仔箱論壇; a, C& x- {7 d( y
  寬闊的道路廣場、淡雅的城市建築、完善的旅遊設施、豐富的文物遺跡……如今的集安已經成為一座散發著獨特魅力的現代化城市,同時更是享譽世界的考古名城和旅遊勝地。這一切都與高句麗遺跡加入“世遺”密不可分。
: t: T9 ^7 a" L: |
; {7 Y0 Y, I- [, S# q8 }6 F, o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在參與集安申遺考古工作的吉林省文化廳副廳長、省文物局局長金旭東的印象中,十年前的集安無法與今日相提並論,城市面貌普通,基礎設施落後,只是中朝邊境上的一座小城。“集安完全變了模樣,舊貌換新顏,文物考古作為一個支點,把集安的改造支撐起來。”金旭東說。 2 a: E. Y) E* S) j$ k( B
2 c! O# ]6 M3 w% Y5 g! _
  城市發展變化的同時,高句麗遺跡加入“世遺”對於文物保護帶來的推動作用也不可小視。
- B5 d; q$ _  C
( K+ t, M% ~, n+ Gtvb now,tvbnow,bttvb  集安市文物局局長董峰說,從 “申遺”成功那一刻起,集安展現出了不同以往的發展氣魄。十年來,集安市堅持“保護為主、搶救積極、合理利用”的方針,加大文物保護投入,強化管理措施,在遺產保護與利用方面都取得了長足的進步。 tvb now,tvbnow,bttvb& {$ g) c  w# n2 \! z
5.39.217.762 g' a  {& K* I+ r
  十年來,國家在集安市文物保護方面累計投資2.8億元,重點實施高句麗古墓壁畫原址保護、“將軍墳”防滲保護、“丸都山城”遺址本體保護等工程以及“高句麗世界文化遺產監測預警時點體系監測”等20餘個工作項目。還新建一座面積6400多平方米的集安博物館,展出文物千餘件,為市民和遊客了解考古成果打開了窗口。 . m& z" k4 r6 c( M( g. ~  \

" I9 J! ?! b4 j  O% H8 _8 x據了解,集安充分發揮“世界文化遺產地”的品牌效應,有力地帶動和支撐全市旅遊業的快速發展,國內外遊客紛至遝來。2013年,集安市遊客數量同比增長16.5%,旅遊業綜合收入同比增長18%,旅遊業已佔全市GDP的20%。 0 @/ N" b8 g; P5 ?' s; h9 Y

7 w8 O% L$ r9 F$ V* s. @4 x1 x, [+ I;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高句麗遺址保護是中國大遺址保護的第一次成功實踐。”來自國家文物局的這句評價讓高句麗遺跡“申遺”的參與者們倍感自豪,高句麗遺址成為中國大遺址保護的開端。各方通力合作形成的大遺址保護“吉林模式”成了中國大遺址保護的範本。 # h$ J- n4 D  n) H2 T
5.39.217.76& l! A6 L+ `3 t3 u, E
  高句麗遺跡中的五女山山城坐落於緊鄰集安的遼寧省桓仁縣,該山城博物館館長吳立鋼告訴記者,2013年景區遊客數量突破10萬人次,包括來自歐洲、日韓等國家和地區的遊客。而在“申遺”成功之前,五女山山城每年遊客僅有萬人左右。
( _7 A3 x) E7 Y7 V" C9 O
  P% |" i. j# [6 E; f2 l# Utvb now,tvbnow,bttvb  集安市旅遊局局長臧旺紅表示,得益於“世遺”,集安旅遊業發展迅速,遊客數量年年攀升,交通線路和賓館等景區接待設施不斷升級,“集安味道”讓遊客流連忘返,“大旅遊”的格局正在形成。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