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傾聽」台灣多聲道 北京如何調身姿
/ W; U+ h. K& l; p( K( P3 c
6 @% `, z: R+ n- c$ F6 q) c4 `5.39.217.76大陸國台辦主任張志軍「傾聽」台灣之後,北京對台姿態將會如何「轉型」?4 B/ @/ n/ ^% k0 e+ v5 W
tvb now,tvbnow,bttvb# t1 ^3 W0 d& @
張志軍訪台行程,被喻為歷史性的「傾聽之旅」,傳遞出向台灣基層與年輕世代傾注更多關注的明確信號。但大陸整個對台系統,能否在新形勢下緊跟張志軍「轉型」腳步,深入瞭解台灣社情民意,能否為北京提供準確、詳實的對台決策依據,仍待觀察。
, i& b& `2 D: @& W& G5.39.217.76; F& q4 g# C& ]
這些年來,大陸開展對台工作的對象,多不脫「政治人物與台商」的窠臼,台灣方面能夠與大陸對台系統對話的人群,範圍相對狹窄。
$ t7 u2 Y8 j e+ A" c2 Z! G+ g公仔箱論壇
/ S3 q6 U/ D4 o8 @公仔箱論壇這當中有很大部分原因,是由於兩岸曾長期隔絕,加之台島政治生態的複雜,以及綠營支持者對大陸議題的高度敏感,對陸資登台、陸生赴台的各種心態,使得即便今時今日,台灣對大陸而言,依然是一個「資訊相對封閉」的社會。
6 N" l0 e3 I6 P( o. Z5.39.217.76
+ |/ u7 n# m& f* G- O多年以來,大陸官方主要依賴台灣的官方管道,進行「官對官」式的交流,即便有以民間名義舉辦的兩岸文化、旅遊等活動,在現實政治環境下,也始終難脫「官」方主導色彩。6 w( G0 p K5 l+ _/ \ [
3 s: s' I' g1 t) O8 y公仔箱論壇有觀察人士直言,這無形中造成的效果,等同決定了大陸對台部門所接觸的台灣群體,大多具備這樣的特質:要麼是經由大陸方面指定條件的「篩選」,要麼是經由馬英九政府包含某種預期的「篩選」。而在民進黨與大陸接觸試水之前,綠營的政治人物及其支持者,也幾乎被排除在大陸對台的「傾聽」動作之外。
( f5 s3 k( E2 L4 b公仔箱論壇
6 G5 o8 [2 n2 n% c5 R8 s5.39.217.76張志軍今次赴台放低身段,由台灣基層民眾、泰雅族原住民,到中小企業,再到偏綠學者、南部鄉親,一改大陸官員訪台時慣常的與政商會面為主的安排。
4 I+ Q* I; l* q$ h' Q& N4 Q, C通過數天來歡迎夾雜抗議的訪問行程,張志軍表示體會到「不一樣的台灣」。這不僅反映出,由台灣政體與政治架構所決定的政治生態的多樣化、社會價值的多元化,迥異於大陸的現實,也側面展露大陸高層通過對台工作現有管道所獲取的資訊,可能存在相對不夠完整的情況。
/ L% R! E& [0 z0 W1 `
" s! Y. {3 P& P' a張志軍在台灣走透透的「傾聽」之旅,被一些輿論評價為,大陸欲開啟對台工作「贏取人心」的新局。大陸既已展露明顯的轉型姿態,則勢必首先會面對如何破解「傾聽」管道單一的難題;其次,則會面對如何「傾聽」的方法與態度問題。tvb now,tvbnow,bttvb9 _: ~4 @& e. u1 V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4 p; J2 \3 |# N: v
這也使大陸一線對台官員面臨新的轉型要求:面對價值觀與訴求多元化的台灣社會,如何具備對情勢把握的準確性與敏銳度,得以及時釐清各種紛雜的聲音背後,不同利益主張、不同政治見解的民眾,真實的出發點與關注點;如何辨析反對聲浪究竟是出於迥異的政治主張,還是源於資訊嚴重不對稱的誤解與誤判;如何通過具體而微的事例,解讀和向大陸傳遞台灣民眾的真實心態,在在考驗對台官員智慧。
, z9 T* u7 }0 @$ G% h公仔箱論壇. R# s- J8 n8 T* s! X
更重要的是,大陸還將面對「傾聽」之後如何應對實際問題。台灣與大陸的經貿互通,是大勢所趨。大陸對吸引台商投資費心勞力,但也因而帶來島內產業轉移的「副產品」。現時「太陽花」學運的年輕世代對前途的思考,多少也與島內產業前景有關。
4 A: W3 z, G) C O8 Y* _: \2 y5 c0 k& R
新北市長朱立倫在與張志軍會面後表示,兩岸制定經貿政策,不能光從受益者角度思考,更要從受害者或受影響產業的角度出發。他此番講話,向大陸提出了一道新考題。
1 Q9 G8 t, V0 Ptvb now,tvbnow,bttvb公仔箱論壇" o, S+ [8 a5 e$ p3 f$ {
毋庸諱言,張志軍「傾聽台灣」,意在掌握第一手資訊,為北京調整對台策略作準備,但以短短四天行程,顯然還難以充分接觸台灣社會。隨著時局不斷變化,台島還會出現新聲音、新問題,如何傾聽、辨識、瞭解和傳遞台灣各界資訊,都將促使大陸一線對台官員不斷調整態度和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