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狂熱蓋經濟 香港走入死胡同5.39.217.764 P8 [* K' e9 l3 n7 ]/ o: U, t6 r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 k& U* G6 Y5 r2 B
香港人變了,整個城市也變了,變得不可理喻,變得如此陌生。% h6 u$ I$ o1 F+ T
5.39.217.768 w1 R3 U A" L
香港人過去被稱為「經濟動物」,只顧埋頭賺錢,不關心政治。然而時移勢易,隨着社會泛政治化,熱衷於搞政治的人愈來愈多。港大最新民調顯示,民生問題仍然最受市民關注,佔受訪市民的五成六;政治問題升至第二位,佔受訪者兩成二,超過關注經濟問題的一成八。這是自一九九二年相關調查開始以來,首次發現市民關心政治多於經濟。調查還發現,受訪市民最不滿政治現狀,滿意淨值為負五十四個百分比,民生及經濟的滿意度分別為負百分之二十五及負百分之一,而且學歷愈高,愈不滿目前的政治現狀。民調機構認為,這與政改討論有關。
s7 y i6 x4 R3 O/ C7 e4 ` {公仔箱論壇+ ~1 B+ ?) ^) {& @, X
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英國人將香港由小漁村變成國際金融中心,用了一百五十年;香港回歸後由經濟城市變成政治城市,只不過短短十七年,香港人亦由「經濟動物」變成「政治動物」,變化之大,堪稱「滄海桑田」。雖然類似民調一向備受爭議,但香港風風雨雨,紛紛擾擾,泛政治化愈演愈烈,則是不爭的事實。
Q* T& e' _* c2 W4 }/ ~8 i1 _
% ^3 M: P) v8 X& P( m5.39.217.76就以新界東北發展計劃來說,本來有助緩解房屋問題,屬於民生範疇,結果卻被冠以「內地富豪城」、「割地賣港」等污名,變質變味,引發各種政治爭議,甚至演變成政治風暴。有關計劃雖然僥倖過了立法會工務小組一關,但提交立法會財委會審議時又遭到重重阻力,內有議員拉布,外有團體示威,致使財委會六次審議都無功而返,期間還發生嚴重的暴力衝突。今日第七度上財委會闖關,結果仍然未許樂觀。
5 n- [/ T3 d& g; J( W9 z7 C9 L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4 C! M5 \; }9 ~0 i/ O r
常說從一滴水可以看到整個世界,房屋政策一籌莫展,正是港府施政坐困愁城的縮影,其他如「三堆一爐」、發展大嶼山、機場第三條跑道等項目同樣被政治化,爭議多多,恐怕也是凶多吉少。社會吵吵鬧鬧,港府動輒得咎,施政空轉,社會停擺,香港到底何去何從,不能不令人憂慮。
" o. M, _, _& d8 n0 ^0 Y' X5 J) |5.39.217.76
& C& N" }% ^# J公仔箱論壇有人認為,沒有民主就沒有民生,只要實行所謂「真普選」,一切問題都可以解決。其實,普選是否萬能本來已是見仁見智,而最大的問題是,香港並非獨立政治實體,政制如何發展不是單由香港人說了算。中央政府近日發表一國兩制白皮書,措辭強硬,官媒亦強調國家主權優先於香港的經濟繁榮,顯見政改愈來愈沒有妥協的空間,「硬碰硬」的結果,只能是一拍兩散。公仔箱論壇5 H! n' H5 b, l' B% k" n* m4 D
公仔箱論壇( e# _. `$ a3 x
成由經濟,敗由政治,這也許就是香港的結局。國家領導人曾一再警告香港有「深層次問題」沒有解決,其實深層次矛盾千頭萬緒,政治爭拗才是最主要的根源,政治問題解決不了,港府甚麼都做不了,經濟和民生無從談起,香港可說已進入死胡同,根本沒有前景可言。回歸前有外國傳媒預測「香港已死」,想不到應驗在今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