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在北京聯合大學台灣研究院主辦的台灣政局與兩岸關係學術研討會上,全國台研會副秘書長楊立憲首先做了主題發言,她表示,六年來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正能量抵不過“反共恐中”的負能量,是由於台灣民眾對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感到不安,很多人沒有得到充分的實惠,對和平統一產生了莫名恐懼感。她認為,歸根結底,還是兩岸關係走上和平發展軌道的時間太短,積累的正能量不夠大。“但人們不必過分悲觀,這是兩岸關係進入深水區的必然結果,就像人體內有火,必須要從身上某個部位反映出來一樣”,總體來看,目前是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低谷階段,兩岸勢力程“陸大台小,陸強台弱”的趨勢仍在繼續,也表明兩岸發展的主導權掌握在大陸手中,“台獨”勢力是翻不起大浪的。 $ A& ?6 q1 l* p# ~0 b
: p) t+ T/ ^* L8 P0 W% U4 a+ n2 @( R公仔箱論壇 我們認為,楊立憲上述看法,把握了現象與本質的辯證關係,充分說明,現在大陸方面對台灣問題的觀察很深、認識很深、思考很深。因為只看到簡單的表象,就得出極端的結論,這樣的時代已經過去了。
9 Q7 m& m+ G! g# n' H3 p, P+ Q( v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 n. x! R- I v3 r% C, { 現象和本質的對立統一是事物的客觀辯證法,透過現象把握本質是認識的主觀辯證法。認識是由現象到本質的深化過程。一方面,事物的本質存在於現象之中,離開事物的現象就無法認識事物的本質,事物現象和本質的統一提供了科學認識的可能性;另一方面,現象又不等於本質,把握了事物的現象,並不等於認識了事物的本質,現象和本質的矛盾,決定了認識過程的曲折性和複雜性。
3 t+ H8 ]7 J$ V- V: {% T公仔箱論壇
0 K8 p% x/ W( s: k: y$ a6 F% g! ]0 Q5.39.217.76 所以,透過台灣政治現象,如何掌握其本質,至為重要。
/ s# @+ ~! b$ }% z$ q3 x! C& l
/ U4 b9 @- G5 P8 _! u4 A3 F/ a公仔箱論壇 兩岸畢竟分隔太久,而且台灣是在反共懼共的氣氛下長期分隔的。所以,短短6年的交流,是不可能抹去一切恐懼的。時間是解決兩岸關係重大難題的必要條件。特別是要通過和平方式來解決問題,有時間才會有空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