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健康資訊] 胃食道逆流十年增3.6倍 易形成癌前因子「巴瑞特食道症」

食道癌是國人癌症十大死因第九名,菸酒檳榔是主要成因,但「胃食道逆流」也是引發食道癌的因子,台灣消化內視鏡醫學會表示,「胃食道逆流」可能會造成食道癌。醫師呼籲如果出現火燒心、喉嚨有痰、睡覺夜咳等症狀,很可能是胃食道逆流,應及早接受內視鏡檢查。〈黃仲丘報導〉
8 r; U+ i* f# x  D! [公仔箱論壇4 A! Y8 E7 U1 Y  ~
台灣消化內視鏡協會調查發現,國人十分重視重視菸、酒、檳榔等食道癌因子的風險管控,但有高達7成的民眾不曉得「胃食道逆流」也會會造成食道癌。聯合醫院仁愛院區消化內科主任陳冠仰表示,胃食道逆流患者的年齡,過去好發於50歲以上,現在已下降到30~40歲,目前有三成民眾有胃食道逆流的困擾,人數比十年前增加了3.6倍。
: A0 l( C' B8 \- r5 ?tvb now,tvbnow,bttvb
; |; k; [) m9 R5.39.217.76胃食道逆流是食道癌前病變「巴瑞特食道症」的誘發因子,陳冠仰表示,「巴瑞特食道症」會出現原本的胃黏膜細胞取代了食道的鱗狀上皮細胞的情況。陳冠仰說:「如果逆流久了,有些腺狀體細胞會被帶到食道裡面,附著在食道上會面慢慢繁殖,取代原本的鱗狀上皮細胞。」
8 J( a6 G5 |) z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 \: w9 y  |, p; [; U! P5.39.217.76「巴瑞特食道症的患者」腺狀體細胞會在食道內分泌胃酸,發生食道腺癌的風險是一般人的30~60倍。陳冠仰表示目前國內食道癌患者高達九成仍然以原發性的「鱗狀上皮細胞癌」為主,「巴瑞特症」所導致的「食道腺癌」發生機率雖然很低,一般來說歐美患者罹患率比亞洲來的高,但是隨著飲食西化,「巴瑞特氏症」國內每年也以1%~2%的速度在增加。: j3 E& p3 Q; V5 _8 O. c
7 p* f# \" d: n: p8 _
內視鏡協會呼籲如果感覺到「吞嚥困難」、「胸口疼痛」、「聲音沙啞咳嗽好不了」或是「不明原因的體重減輕」務必及早透過內視鏡檢查癌前因子,減少食道癌前病變風險。
1

評分次數

  • soforlee

謝謝樓主無私分享 好知識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