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港矛盾彈舊調 一味包容枉自欺, z+ g5 ~/ G3 q0 p: W: s
' L0 I% c. H8 n6 L. Q7 I/ Q$ _
中港矛盾愈演愈烈,當局始終束手無策。策略發展委員會的文件首次歸納分類,點出四大矛盾,可惜未能提出解決方法,只是一味重彈「包容」老調,這種官樣文章根本無助化解矛盾。
& f% E4 r) S' x$ ~% B" W5.39.217.769 T) b, e- }. a$ a
策發會的文件,指出中港兩地存在權益爭奪、文化差異、內地人炫富表現以及香港人抗拒被內地同化等四類矛盾。既知矛盾所在,但要如何解決呢?文件語焉不詳,只是籠統呼籲港人接受及包容不同的文化,並指香港在國際挑戰下,不能走排他性的閉關自守、單打獨鬥之路,而應積極與國家及區域融合。其實這些都是老生常談,說了等於沒說。最令人質疑的是,文件輕描淡寫地聲稱,部分中港矛盾源於誤解,部分矛盾已在兩地政府調整政策下得到解決。
) M$ P, u" V. R7 K8 f% Z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5.39.217.76 I: M* f8 b, F( V% I5 O
誠然,冤家宜解不宜結,包容是文明社會的應有之義,香港作為國際大都會,不應該也不可能閉關自鎖,對於本港部分激進團體動不動就「驅蝗、拖篋」,傷害兩地感情,大部分港人都不會支持。不過,當局無視兩地矛盾背後的問題,不知自我反省,反而自吹自擂,同樣無法令人接受。公仔箱論壇4 |% @9 V! i2 M1 x" ?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y2 f4 g. \9 V5 U2 N( E
以中港矛盾之一的「權益爭奪」為例,表面原因是大量內地人到香港消費購物,造成資源短缺,實質上是港府鼠目寸光,毫無作為。多年來,港府只知吸引內地客來港旅遊消費,刺激經濟,卻無視大量旅客湧港對社會、民生等方面帶來的壓力及衝擊,包括交通工具、購物商場、觀光景點、酒店房間等配套設施嚴重不足,打擊水貨活動亦有心無力,以致社會正常秩序受到嚴重干擾,埋下兩地居民衝突的禍根。tvb now,tvbnow,bttvb u$ z" l( S# R) l0 x) T
tvb now,tvbnow,bttvb) ~2 J( N r1 a
尤其是被視為中港矛盾主要源頭的雙非問題,更是港府自製的炸彈。前朝曾蔭權政府鼓勵生育不力,不切實際地推動所謂醫療產業,將雙非兒童視為社會生力軍,結果弄巧反拙,引發無窮亂象,雙非嬰兒爭完床位爭奶粉,爭完學位爭工作,未來可能還要爭房屋、爭福利,問題沒完沒了。現屆政府儘管及時叫停雙非政策,後遺症仍不停爆發,從近年北區幼稚園及小學學額爭崩頭,已可見一斑。所謂部分矛盾「得到解決」云云,實不知從何談起。tvb now,tvbnow,bttvb X: h( Y4 ?1 a2 t7 o
公仔箱論壇/ S0 F# d2 b {4 a) o( l
還有,策發會文件無法宣之於口的另一個中港矛盾之源,正是兩地政治體制、價值觀的重大差異。內地社會一味向錢看,道德崩潰,官場腐敗,歪風邪氣隨着中港融合而入侵香港,前特首曾蔭權爵士與富商勾肩搭背及前廉政專員湯顯明「茅台換政協」都是典型例子。加上內地打壓新聞自由及維權事件不斷,亦令港人擔心「河水犯井水」,對內地那一制產生恐懼以至抗拒心理,成為「本土化」乃至「港獨」思潮滋生的土壤。tvb now,tvbnow,bttvb- c9 e) @& \" C. [2 B7 K* i) @
公仔箱論壇3 n$ a* k" g5 t3 k
怨之所聚,亂之本也。中港矛盾成因複雜,歷屆政府將頭埋在沙堆中,諱疾忌醫,坐視問題不斷惡化,如今已到了積重難返的地步,當局指望「包容」解決問題,只是一廂情願而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