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元乘車何足道 穩定票價方治本
9 Z J& w. [, y$ X- V# T1 x: X5.39.217.769 c$ |+ ?+ A5 R0 l! p) h) T: l
春秋時代,鄭國境內的溱水及洧水氾濫,宰相子產用自己的座車助行人渡河,一時傳為美談。孟子卻說,子產應該在河上架橋,一勞永逸解決問題,用私家車助人渡河不過是沽名釣譽的小恩小惠。「小恩小惠,不知為政」,用孟子這句話來批評今日港府,再也適合不過。
' ?! b! \0 ]! w% z5 a, E( p5 b公仔箱論壇
1 O2 L- ^4 q5 G6 a" J Z/ V港府擬擴大「二元交通優惠計劃」,下周日開始擴及十二歲以下重度殘疾兒童,估計有九千人受惠。另外,港府亦計劃將綠色小巴納入乘車優惠計劃,最快明年第一季在第一批專線小巴上推出。為此,勞工及福利局局長張建宗在網誌撰文「兩元的動力」,大吹特吹,聲稱有關計劃不僅可讓超過一百萬人擴闊視野,擴大社交圈子,化作難以量化的正能量及社會效益,而且能促進家庭關係,建立和諧關愛社會,豐富受惠者人生云云。其實,兩元乘車優惠惠及人群有限,公帑補貼不多,本來只是微不足道的一件小事,竟然被當局吹到神乎其神,港府施政能力雖不及子產於萬一,但吹牛的本事卻比古人大得多。
% O8 l M( f9 @: R5 V# w
8 g- L; R; w- a4 Q% r+ L0 K( z1 T5.39.217.76事實上,長者及合資格殘疾人士兩元乘車優惠於兩年前推出,初時只適用於港鐵、專營巴士及渡輪,其他交通工具不包括計劃之內,引發不少批評。有關計劃有望明年第一季擴及綠色專線小巴,本已姍姍來遲,而最大的問題是,綠巴營運商為數不少,港府與綠巴公司及八達通公司解決具體技術問題卻一拖再拖,只能分階段推出,屆時有的綠巴有優惠,有的綠巴無優惠,難免造成混亂及誤會,隨時好心做壞事。
9 f# I5 l" N% H) ?" j- r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j1 M$ M+ X) ~6 n
最令人詬病的是,不管港府如何擴展兩元乘車優惠,受惠對象始終有限,絕大部分市民仍要承受高票價。港府對交通機構加價一直大開綠燈,致使市民交通開支年年增加,生活百上加斤,尤其是港鐵,年年賺大錢年年加價,簡直是貪得無厭的怪獸。早就有人建議,港府應善用來自港鐵的巨額分紅,成立票價穩定基金,津貼市民交通支出,這才是真正的「建立和諧關愛社會」,為甚麼港府至今仍置若罔聞呢?
+ l* K( \3 x8 x; Z/ @
O0 B3 f9 v/ L2 f2 ^ H8 {以公帑津貼公共交通其實是世界各地通行的做法,例如在美國的公交資金來源中,只有三成七來自票價,其餘來自聯邦政府、州政府及地方政府的補貼,法國政府規定公交票價政策上「考慮低薪階層、邊遠地區及交通不便地區國人的承受能力」。內地城市也普遍以公帑津貼公交,北京市政府曾指出,低票價可鼓勵更多人使用公交系統,每年公帑補貼三十多億元,可減少堵車帶來的經濟損失一百七十多億元,得大於失。9 |" t. [% l' Y8 p& x
5.39.217.76- M4 S! k8 F' v; j- g
顯而易見,補貼公交不僅可減輕市民經濟負擔,更有助環保,社會及經濟效益巨大,可謂一本萬利,符合諸葛亮所說的「治世以大德,不以小惠」。港府反其道而行之,只施小惠,不行大德,獨沽一味所謂兩元乘車優惠,卻拒絕建立公交票價穩定基金,根本是捨本逐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