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進黨內部是否有必要進行兩岸政策調整?林濁水對中評社說,去年黨中央已開過過9次華山會議,中國事務委員會也通過檢討紀要,蘇蔡在基本立場,例如《台灣前途決議文》與基本價沒有歧異,可以說蘇蔡已取得基本的共識。反倒是,謝長廷最為尷尬,謝的“憲法各表”與“憲法共識”受到太陽花學運的牽動;因為,學生比民進黨更激進反服貿,謝的和中或交流主張與學生大相逕庭,現在謝已經很少說“憲法各表”,退選黨主席之後,也很難再宣傳這項主張,綠營基層對“憲法各表”多半不能接受,謝長廷的“憲法各表”已經沒有機會了。 5.39.217.76; p- S0 |# G" \3 A* h7 q. }* W
1 N7 p5 U5 D/ q) ?5 @8 R
他認為,先前謝長廷一直想蔡英文拉在一起,太陽花學運讓綠營領導人必須跟謝保持適當的距離,謝可以說是學運的最大衝擊者,而“憲法各表”也難再綠營內部掀起波濤。
" j' y& I$ B" F2 r% _9 x3 }& qtvb now,tvbnow,bttvb
2 |7 P- w3 \+ ]# `1 j5.39.217.76 我們認為,或許林濁水的分析是很有道理的,不過,這要從哪一個角度來看問題。
! m7 i' }# |4 {5 ^8 }8 X/ V5 y
2 p: @, ]2 K, }3 h3 Y5.39.217.76 如果單純從民進黨內部的政策路線以及極端的支持者位置來看問題,可以說,謝長廷出局了。特別是如果蔡英文繼續奉行原有的逢中必反的非理性政策的話,謝長廷的路線主張,當然不值得一提了,當然可以棄之不顧了。
9 v( D$ }% E! @+ P; o5 P0 R
! `8 c1 ]1 A9 R: W+ x' k 可是,問題不是這麼的簡單。民進黨畢竟不是心甘情願永遠做在野黨的政治組織,執政是其最大的追求。既然如此,光是自己想怎樣就怎樣,是很無聊的,因為這是不可能的。民進黨是否執政與是否穩定執政,還有很多不可背離的因素,兩岸關係就是無法迴避的因素。
+ |0 T( t9 c( ?2 b
4 A% c/ F2 v4 r. D5.39.217.76 所以,如果台灣還是一個理性的社會,主流民意就會要求理性的政黨執政。如果還存在一點理性,民進黨就無法鄙視謝長廷的理性主張。謝長廷的主張,或者就是民進黨那最後一哩路的通行證。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H7 U) D0 I/ [; H' ?. C8 D
tvb now,tvbnow,bttvb5 H3 F0 y) o' y! J2 Q! K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