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後由 felicity2010 於 2014-5-6 09:57 PM 編輯
6 q6 ?2 Z% k' Q* Htvb now,tvbnow,bttvb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h% J7 |( W0 ~& V8 i: m
新聞短打│《環時》亂引外國法例 稱港人當街拍小童便溺或違法
) c6 Y- O) e( x5.39.217.76
! F, ]7 w0 h0 p' M9 W+ r$ }4 i' p5.39.217.76 tvb now,tvbnow,bttvb/ Y v) d$ |& R2 E& k& t% m% {( u& o9 x
3 N1 Z, n2 a6 V" U大陸小童在港便溺的風波,香港人或許已經淡忘,但大陸媒體卻似乎是「難離難捨」,甚至是「死唔斷氣」!
+ y( s$ W r0 Ltvb now,tvbnow,bttvbtvb now,tvbnow,bttvb6 F( ]0 ?) W" l* G7 a0 j% x0 O
中共黨媒《環球時報》今日就發表一篇「深度報道」,題目是〈釀成網絡公審惡果 導致侵權犯罪頻發 手機濫拍引發時代新爭議〉。內文以大陸小童在港便溺的事件寫起,內容大致是說,智能手機普及之後,愈來愈多人濫拍照片,對個人隱私帶來威脅,而且圖片在網上瘋傳後,容易引起網絡公審,令當事人相當難受。公仔箱論壇, Y u6 c7 d+ ] T, c
tvb now,tvbnow,bttvb; C( g! n6 d" O7 B ^1 X
文章引用多個歐美「外國勢力」的例子,說明外國有法例規定,即使在公共地方拍照,也要尊重他人保護私隱的意願,如果對方反對就不得採集其個人訊息。文章更引述一個無姓名的「加拿大法律學者」指,假如香港案例發生在美加,拍攝者在公共場所拍攝並廣泛傳播「當事人明顯不願傳播」的隱私,而且拍攝未成年人 的私密部位,是「違法」及「被視為犯罪」。5.39.217.769 g* n: c o- ^/ L' C, I q/ U! l
" I0 W0 w( L$ N
文章後來愈說愈遠,由手機「濫拍」轉移到手機「偷拍」,舉例指德國一名女學生在學校更衣室被偷拍,照片在網絡公開後,導致她患上抑鬱症而自殺,以此說明手機拍照帶來的社會問題。公仔箱論壇! c3 T) J a, B) V6 w
5 _7 w0 p# T+ ?' S: K% Z/ V
然而,普思在此必須「左派上身」提醒大家,香港有自己的「港情」,凡事都不應照搬西方社會的一套,否則很容易水土不服哦!事實上,《環時》文章引述的加拿大法律學者和香港律師,都是無名無姓的,試問怎能說服讀者呢?至於文中引用的1967年美國案例,是講述FBI在公共電話亭設置竊聽器,當然不能與 港人在旺角拍照相類比吧!
: W5 D, m, y# W: g% d( i' y3 s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 ?$ g1 Z8 C& ~& ?更何況,早在2012年D&G事件時,江炳滔、黃國桐及梁永鏗三名律師已向《蘋果日報》解釋,本港沒有法例禁止市民在公眾地方拍攝,即使是站在公眾地方,拍攝肉眼可見的私人地方,亦「完全無問題」。
0 b! o8 q* ?- R) @( Qtvb now,tvbnow,bttvb
# d) B5 _, N; j9 `* D& n再者,香港沒有肖像權,拍攝路人並沒有違法,事主也無權要求拍攝者刪除相片,但被拍者如感到滋擾,或認為相片侵犯了個人私隱,則可向法庭申請禁制令,要求停止拍攝行為及刊登相片。而如果拍攝者是刻意拍攝他人胸部或裙下等,才有機會被控行為不檢。
4 S5 y# I8 [2 \4 [ b- ^1 V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2 z" ~* \- I( x8 Btvb now,tvbnow,bttvb然則,當天該名港人拍下大陸童便溺,明顯不是想故意拍攝其私處,事實上亦根本沒有把鏡頭靠向其私處拍攝,可見談不上是犯法。
0 m- f3 x. [- C. w. j公仔箱論壇
+ [! e; ]4 `4 u5.39.217.76反過來說,律師盧浩輝就指,家長縱容兒童在街上便溺,會有法律責任。根據《簡易程序治罪條例》,將糞便、發出惡臭或令人厭惡的物品拋擲或放置在公眾地方,或明知而准許他人將之拋擲或放置在公眾地方,都屬違法,最高可處罰款500元或監禁三個月。. l3 j8 M3 d$ a3 O3 F" M+ j
究竟誰是誰非,相信大家都一目了然吧!
- ^2 j$ s' e' I0 I7 ]$ v/ H4 K# I& D' I1 h ?5 a5 w
(作者:普思)
: G+ ~' J3 v- K1 `% e公仔箱論壇. q c _0 [" Y9 X
公仔箱論壇" G, s" ]3 T( U
「撒尿」是種特權 《彭博》提議香港建「尿城」7 F. P7 s3 _( [; z7 X$ ]5 ^
. b2 l* o f/ h6 @ M5 G' @- xtvb now,tvbnow,bttvb tvb now,tvbnow,bttvb, k8 @5 |2 H0 ], B+ G$ L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R9 ~, q6 b! x: {5 @5 `
繼前天美國《紐約時報》報道香港有內地自由行旅客「隨處便溺」而惹起「中港矛盾」後,昨日美國周刊《彭博商業周刊》亦發表題為<在香港,撒尿是種特權>(In Hong Kong, it’s a privilege to pee)的專題文章。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0 |* X U/ W% _
$ S6 G" Z' B/ T) u* M文章引述國際廁所組織(World Toilet Organisation, WTO)的創辦人沈銳華指出,現時全世界有2百多萬人並沒有廁所設備使用,而廁所衛生亦正與公共衛生唇齒相依,是以大眾應該關注。' w1 F2 D6 d- M# L9 `
tvb now,tvbnow,bttvb; s/ d6 M' m4 z2 i4 {/ [
不過沈銳華認為香港人對這次的便溺事件可以用較好的手法處理--如果香港人辱罵內地人,要求他們改變,那麼他們就愈不會改變;只有令人做了覺得對的事,人才會切切實實去改變。5.39.217.762 v( M" w! B Y
公仔箱論壇7 l- G; z1 D. c
香港常以發展專題社區來做基建藍圖,例如西九文化項目云云,文章因此建議建造一個「尿城」(Urinetown),就像那嘲笑社會百態的音樂劇「Urinetown」一樣,何樂而不為?5.39.217.76& {0 }; p6 x3 ?5 S4 y
公仔箱論壇4 j$ @. O3 {! x L
事實上「Urinetown」的劇情亦正好反映了中國的情況,例如貪污嚴重、食水短缺,而且連去廁所亦要付錢--這些事在香港並不常見,都是好像是「奉旨」的。
/ M; j/ q1 o- G( v9 s5.39.217.767 e/ k& p/ V0 w9 X$ q0 n
再者,那齣音樂劇的歌詞同樣意有所指:「第一幕持續一個小時;不要以為自己很好。最好現在就走,那裏通常要排隊。」(First act lasts an hour. Don’t assume you’re fine. Best go now, there often is a line.)6 k) z5 F& ?7 X3 R8 ?
9 v5 [5 o1 A& i8 D* I/ X
不過文章使用的是「pee」(尿液),對於該自由行小童的「大便」(poo),並未有提及。
1 L: _0 j1 i' v, \; Z2 ^) E l5.39.217.76
- i( W/ q( H6 Y" b5.39.217.76
t' }. ]% N( X& 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