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棄新聞時間性「押後」批「李陳訪美」 《文匯》《大公》依序發布北京政治訊息
2 r9 F+ U6 H% x公仔箱論壇 tvb now,tvbnow,bttvb6 b( d6 c5 ^ z
& ?' v/ r4 K. K6 ]9 L
5.39.217.76" y) l# `- N* z+ r( J$ v
本報今午已有分析,指出《文匯報》及《大公報》不約而同在李柱銘、陳方安生從北美之旅回港兩天後,才在今天同時以頭條報道陳、李二人「裏通外國」、「引狼入室」,在美國進行種種「抹黑香港」的行為,對二人大肆抨擊。公仔箱論壇; n0 Z0 Y; T7 a) O4 p; |
8 \3 I, s( k0 n3 w5 N 須知道,兩份左報昨日集中報道上海之行王光亞、李飛及張曉明等人的言論,只分別在A6及A15版報道有市民自發「迎接」李柱銘及陳方安生,指他們是引清兵入關的「漢奸吳三桂」(至於他們將李國寶認錯為李柱銘的事,當然絕口未提。)。公仔箱論壇! \/ S7 C$ ^+ m8 J9 h/ Z3 T
' P S1 G& Y8 M. _7 z新聞有一定的時間性,既是新聞從業員的「ABC」,也是讓讀者不會失去閱讀興趣須堅守的原則。然則,到底是什麼因素驅使香港兩大左報同時作出這個「奇怪部署」?就此,《852郵報》問過時事評論員劉銳紹。劉銳紹表示,他不認為這個安排是中國政府直接下達的。《大公報》和《文匯報》,亦早已毋須天天讓黨中央審稿。: U& x7 ^! K8 b: {3 {2 H9 x" \
tvb now,tvbnow,bttvb; m/ C* [3 }# v7 x
劉銳紹認為,這些左報只要看著中國政府對某件事情的方針與定調,自然就會懂得「心領神會」,懂得如何處理報道。劉銳紹認為,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洪磊,在4月9日指美國副總統拜登會見陳、李二人是完全錯誤的,應停止以任何形式干涉香港內部事務,就是中國政府對事件的定調。劉銳紹認為,之後的事純粹是兩份左報根據自己對中央信息解讀的「自由發揮」。
8 S: M% W P9 Y
% S7 [- J* M4 u$ y5 W由此看來,兩份左報的解讀,似乎都是把「忠實地」表達官方的訊息作為首要任務,於是在星期一重點報道上海之行;然後才不忘把「激進泛民」、洪磊曾重點針對的陳、李二人放在翌日才攻撃。由此看來,兩份左報的做法,雖未必是中國政府的直接指令,卻肯定未有違背中國政府的主旋律。
/ Y& r- m* L/ V1 u: I( n4 N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9 E( H5 h# d5 ^5 C
從洪磊批評陳、李二人;到《環球時報》批評梁國雄帶六四物品赴滬的行為,均可見真正的中國官媒,似乎都抱著「一手硬、一手軟」的手段,打壓「無得傾」、「較強硬」的泛民少數派,只集中於爭取泛民中「較溫和」的民主黨、民協及公民黨湯家驊等人的支持。而《大公報》和《文匯報》,則甚至不是中央的喉舌,而不過是「順勢而行」的「學舌」而已。
* Z" a3 Y9 }" K* M0 g
: j) E+ i. B& a* E: E8 X) V+ J前中央政策組首席顧問劉兆佳,今日便指出今次香港政改的結局,不外是部分泛民願意妥協接受較保守的政改方案,或者政改最終原地踏步,更不能排除出現短暫動盪的可能性。雖然,我們不知道劉兆佳是喉舌還是學舌。然而,中央只意在收編,而不打算真誠地提高香港特首選舉「公民參與度」。tvb now,tvbnow,bttvb5 g( h/ U" ` m" R( j$ K: E$ k
8 E( c' n- j3 b2 c
% v# F9 h+ |4 C$ {tvb now,tvbnow,bttvb30年前確認放棄香港 李鵬飛批英國:滿口道義,但冇盡力保障港人利益 5.39.217.76+ F9 R# P5 T) r1 }+ z5 d% L
公仔箱論壇& ]1 M f6 u5 t7 E" u
公仔箱論壇% X, t" B: z/ A+ L% g+ n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T2 k( s5 m0 r" o. H1 L7 }* r
香港回歸中國17年,風波不斷,民怨四起,特區政府不時逆民意而行,加上中共的無形之手愈伸愈近,言論自由、人權、法治都備受衝擊。於是有人會問:「如果當年香港沒有回歸中國,而是繼續由英國管治,今天我們會是怎樣?」3 g; [; Y6 P# ?- [
tvb now,tvbnow,bttvb( j) z: N3 Y m; B; o, I0 u
這個問題的答案,如今當然無人能說得準;但起碼我們知道,30年前的今天,即1984年4月15日,英國正式派出外相賀維到北京,表示願意放棄香港的所有主權與治權。換言之,就是正式確立了香港回歸的事實。
# G- u; Y6 [# m8 Y+ O& a' wtvb now,tvbnow,bttvb公仔箱論壇; H& |2 r* ?: t4 ~8 {- j+ m) E# k4 l
曾在港英時期擔任行政立法兩局首席非官守鍾士元,2001年出版了一本回憶錄,詳細講述當年中英談判的情況。+ v; @+ k4 ]- L7 @: W/ U* S
0 f8 T" S3 l$ R6 I: b5 v
英國預先製造輿論狠批香港遊說團+ Y% v$ P( G5 F. ~( q# ?+ B- ~
8 d( D+ C4 B4 i+ H' ]/ \' \( ntvb now,tvbnow,bttvb據他記載,84年4月18日賀維訪京後來了香港,並先後與行政局及立法局的非官守議員開會,通知放棄香港的決定。4月20日,賀維在香港舉行記者會,正式宣布97年希望英國繼續管治香港是不切實際的,變相承認香港主權將會移交,亦代表英國過去向提中國提出的「主權換治權」的要求,亦不再存在。
2 r' ?5 M" E% Y, s& v+ g2 F
# u- t' H) o8 Utvb now,tvbnow,bttvb既然英國主意已決,香港政界當時亦唯有接受,但依然希望可以爭取多點措施來保障香港利益。在此可以說一個小故事:據鍾士元回憶,84年5月,行政立法兩局非官守議員組團前往倫敦,打算游說英國議員盡力保障香港穩定,但行程的事前事後,卻都遭到英方的阻撓。
( u# s( I9 W" Utvb now,tvbnow,bttvb
7 {6 u: W1 j4 g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話說5月9日晚,一眾香港議員前往倫敦,甫下飛機卻立即被大批當地記者包圍追問,原來是因為英國外交部早向傳媒「放風」,指香港議員此行是要爭取200至300萬港人移民英國,引起當地民情反彈。然後眾人與英國議員見面時,對方的態度卻意外地極不友善,前港督麥理浩甚至批評,香港議員的立場不正確及來英時間失當。
0 a) C$ S% V5 i" a- G7 k5.39.217.769 ]' [' i. M5 o' \( c- O
見微知著,由此可見英國當時其實並不著緊港人的自身利益。《852郵報》問過時任立法局議員、有份到倫敦參與遊說的李鵬飛,他狠批英國根本是不負責任。
. H5 M+ I/ S4 j2 N6 L3 D. N8 S1 a4 _5 e' O: G
英方拒助港人參與前途談判
, z$ O; `- H3 r! c: H% Q2 ^4 I( C/ y9 @
李鵬飛指,整個前途談判過程中都對英國相當失望。他舉例說,80年代初,當時有港人提出「三腳凳」,爭取中、英、港三方一起談判,但時任中國領導人鄧小平堅拒,指這是兩個主權國的事,香港無權參與。而英國就此只是提了一提,並無據理力爭,「嘥氣啦!」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b, _( A/ ^0 u) G; r
+ {5 B9 f- ^' k i" Q6 M
至於84年的那次倫敦之行,李鵬飛亦證實英方當時的態度很壞,根本對他們的行徑不以為然,「自從英國在4月宣布不再堅持香港主權後,英國基本上已處於下風,冇晒談判籌碼啦!英國絕對唔會為香港的利益而破壞自己的國家利益。英國人把口就滿口道義,但其實就冇咩責任(心)」。
' \. s# v, d3 T6 ]公仔箱論壇5.39.217.767 @, i6 Y+ T$ r h& M# x
前立法局議員、見證整個談判過程的李永達則向本報表示,英國並無理會香港人的意見,就把香港推給中共,英國政府好軟弱,表面上做啲野,但都係符合中國的意願去做」。公仔箱論壇3 _# o4 Q( Q& t7 z' @7 x( G
9 u! s- u" n0 d. p5 u0 \: W: `其後,87年賀維曾經訪港,並在演講時表示,88年立法局的選舉仍然不會有直選,李永達當時在會場立即大叫打斷賀維發言,指著賀維大罵:「Bullshit. Shame on You!」並憤而離場抗議。李永達向本報說,當時是對於英國無盡力推動香港的民主發展感到憤怒,「冇迫大陸俾民主香港,而家就更不堪啦,直情係唔理香港的民主發展」。tvb now,tvbnow,bttvb9 c6 ~3 s7 t9 `6 k8 [# p2 }+ M
+ S. @! I! q# n) L" P5.39.217.76說到底,如果命運能選擇,或許很多市民會選擇繼續由英國統治。但英國當年考慮過各項因素後,認為實在無必要跟中國硬碰,加上港人本身在談判時期,根本沒有積極表達反對回歸的訊息,到89年六四事件後,才發覺悔之已晚。30年前的今天,香港的命運早已被「一錘定音」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