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時事討論] 沈旭暉: 訪德「隔空抽水」難產的背後

沈旭暉: 訪德「隔空抽水」難產的背後: H  g% Z4 Q% h2 F
4 y3 h( ?9 W- I

8 Y1 }0 R9 z! B9 ^+ M/ h" y, _tvb now,tvbnow,bttvb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訪問德國期間,出現了不少插曲。除了「默克爾贈送古地圖事件」由德方疑似「抽水」外,中方也一度有自己的「抽水」計劃,就是提出讓習近平參觀柏林二戰大屠殺紀念館,通過嘉許德國正視歷史的態度,反襯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參拜靖國神社的不知悔改。然而,德國通過外交手腕,以默克爾拒絕陪同參觀的姿態婉拒,雖說「歡迎」習近平自己去,但訊息清楚不過。
, T# e3 P3 _; I& T8 q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n; s- D9 J6 k% C4 k
德國的決定,自是為了避免捲入中日歷史爭議。雖然德國需要中國這貿易夥伴,但默克爾早年提倡「價值觀外交」,依然令雙方關係留下伏筆;而德日經濟交往同樣密切,加上德日在爭取加入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一事屬同一陣線,故更不願白白被中國「抽水」而開罪日本。5.39.217.76* Q. k2 k4 v3 v$ B* G( }/ ?

) I3 u* @9 Z. B! F, H公仔箱論壇德國無疑也會叫日本正視歷史,但若代入中國的角色,就不必要地複雜了,因為直接比較南京大屠殺和納粹德國的二戰罪行,可能會引起連串問題。
" `  X0 j& `; k; e7 A公仔箱論壇
5 C0 d3 z2 }5 Y" E. j) l: B先例一開 不勝其煩
& C4 {! o# D: {1 r" @tvb now,tvbnow,bttvbtvb now,tvbnow,bttvb2 h( x" r1 a# r7 C  K1 O
德國的二戰罪行有很多,一類是精密部署屠殺猶太人(及其他「不需要」的人等),這是極其恐怖的種族滅絕;另一類是戰爭期間屠殺各國平民,受害人數以千萬計。日本在亞洲的二戰罪行同樣極其殘忍,但主要是第二類,而並未計劃滅絕中國人;德國的戰後懺悔雖然是針對所有戰爭罪行,主要着眼點卻是種族滅絕。納粹殺 害了約一千萬蘇聯平民,但對其罪咎感,就相對不及猶太人。當然,這依然遠比日本對殺害亞洲平民的不誠心懺悔強。: z0 }: ?- T: S; L2 |
8 W2 h6 p$ @% y! ]/ J
問題是在戰爭期間殺害平民,並不局限在戰敗國。大家常在歷史教科書得到套版形象,彷彿二戰盟軍就是正義之師,軸心國就是邪惡軸心-就其歷史角色,這或許不假,卻不代表盟軍軍紀也同樣正義。
9 D0 o. k( c& l+ V- a! |3 \. ^# r公仔箱論壇
* H& K8 C& a7 ]公仔箱論壇盟軍在戰爭大局已定後,轟炸沒戰略價值的德國德累斯頓,估計造成數萬至數十萬平民死亡(各種估算有大量出入),就是明顯例子。在廣島投下原子彈後,第二枚落在長崎的,也屬同類爭議。假如認為這些例子太「抽象」,蘇軍反攻歐洲大陸時軍紀極差,對德宣戰前入侵波蘭、波羅的海的軍紀也是極差,在波蘭造成的數十萬 平民死亡,更被一些歷史學家列為與納粹同級別的種族滅絕。
6 L3 j, Y4 U/ J) W/ a9 e1 x$ _  V* w5.39.217.764 B; a) }  r" _' `3 U  f6 A2 L! r( w
中國要通過戰後德國的榜樣,反諷日本不面對歷史,然則拒絕坦誠面對二戰史的,還有繼承前蘇聯的俄羅斯,乃至某程度上的英國和美國。不少中國評論對德國拒絕習近平訪問二戰紀念館大惑不解,因為其他國家領袖也到過同類地方參觀。但這次以「比較歷史學」來「抽水」的意味太明顯,先例一開,日本不滿還是其次,德國 的麻煩可能沒完沒了。若果東歐各國紛紛走到德國的二戰屠殺紀念館,目的卻是向俄羅斯「抽水」,德國外交部就不勝其煩。: H$ s" e' b# P1 S. @! I4 E2 e

6 F$ e& h: s$ n" z/ m5.39.217.76說到底,「比較歷史學」是嚴肅的題目,很難在政治舞台客觀論述。即使是中國本身,面對別國同類戰爭罪行時,也存在雙重標準。例如對南京大屠殺銘記於心自然應該,但對俄國的海蘭泡華人大屠殺(及其他同類屠殺)就輕輕放下,無論怎樣都難自圓其說。
  
默克爾送地圖掀波瀾" W$ F0 k: g( t& e# f7 u1 S

% A) B# j% U8 U) {# t2 k5.39.217.762 U$ F$ E( b4 E( I) U  O0 q
tvb now,tvbnow,bttvb# W/ k! }- p- v6 E3 Y5 F8 I$ ?2 X
德國總理默克爾在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訪德時,將1735年繪製、一幅精確中國地圖送給習近平,但因為新華網在報道時換上道光年間更大疆域的地圖,成為網民熱話。美國《時代》週刊網站《Foreign Policy》的網站也報道了今次官媒換地圖事件,《時代》又引用藏族女作家唯色的說法,認為換圖的舉動是「偷樑換柱」;至於《Foreign Policy》則直指官媒對默克爾的禮物不領情,所以不報道,即使報道都要換地圖。tvb now,tvbnow,bttvb% ]/ \. t1 M5 b3 n  K' L5 S4 m. E- O* w

0 K, d2 b3 j" q% T6 c# m8 m公仔箱論壇顛覆學生認知
* U( F# L* A4 n  T: Itvb now,tvbnow,bttvb        
& P- T% Z. t$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時代》的報道說,默克爾送給習近平的地圖是由法籍地圖學家Jean-Baptiste Bourguignon d’Anville,基於西方傳教士提供的資料所畫。但是當默克爾送了地圖給習近平後,有大陸網民立即思考默克爾送這幅地圖的意義為何,背後是否有特別原因而選取它。& p: ^3 G( C- C1 o+ L* P" J/ E# j
        公仔箱論壇, |8 s& x% Q* ], Z7 P$ S+ _3 O% d
在默克爾所送的地圖中,中國和新疆、西藏、蒙古是分開的,有人認為這個似乎違背中國歷史,因為不少中國學生都認為這些地方是中國自古以來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有網民認為這個是默克爾的的巧妙安排,「這地圖明顯是打臉,我們總說某某地區『自古以來就是中國領土』,默克爾的意思明顯是說,18世紀還沒那麼多呢」。, U5 \- b* Z, \
        0 z* w6 B( y, y
不過,又有另一名網民覺得只是畫地圖的人搞錯了,與默克爾無尤,「這也沒有什麼別的含義,因為那時德國傳教士去不了這些地方,無法測繪,比如東北是滿清龍興之地,禁止外人進入」。tvb now,tvbnow,bttvb8 S2 O  [7 I5 l% H
        
* w: f  E* d5 i& r! p: Etvb now,tvbnow,bttvb一幅古時地圖即引起民眾連日來熱烈討論,既有人揣摩外國領導人的心意,亦有人指正官媒「偷樑換柱」,證明了地圖本身對不同人都有著不同意義。
5 w$ G1 }" H. S% stvb now,tvbnow,bttvb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7 C5 Y7 |9 D6 H& O4 d
官媒不領情
. y; d1 h' f, {  p        
4 q% T8 v7 ?+ g$ A公仔箱論壇至於在《Foreign Policy》的報道,就直接指出歷史地圖在中國是敏感東西,又說中國的官媒似乎對默克爾的禮物不太領情,例如《人民日報》對默克爾送地圖的事避而不談,至於有提及送地圖的媒體,就將1844年的更大疆域地圖,取替默克爾送出的地圖,即使和事實不符亦沒有人指正和解釋。
- Y! T9 U7 r3 r& G+ w- s6 T        5.39.217.76& c4 H0 ^9 y! u
《Foreign Policy》引用了財經記者郝倩的說話,指默克爾的地圖是「看起來這麼囧的禮物」;至於詩人小鄭就說默克爾「其心壞哉」,「就想說疆獨、藏獨是合理的」;另外有網民說德國人別有用心,亦有人說疆域才這麼大,「習總作何反應?」
" R- P2 y9 I/ ~7 c! L6 N; O2 K" R2 Ltvb now,tvbnow,bttvb        1 V. }  o* @. u7 I
另外,亦有人提出諷刺,「冷鋒看法」指「習總真正感到了一種前所未有的歷史責任,明白了什麼是真正的民族復興」,「默克爾也似乎是意在提醒習總,在重大是非面前不可學優柔寡斷之和諧無為,而當義無反顧,一往無前」,意思似是鼓勵他開拓疆域。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