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為移民目的國 中國尚欠準備, i+ |& I' d' B2 h
: V: |8 Z9 ^/ T: G: P
全球第二大經濟體中國正面臨移民問題的雙重煩惱:本國人才與資金淨流出狀況經久不衰,外籍人士入境經商、從業並長期居留者也日多一日。中國由純粹的移民輸出大國,變身為移民目的國的趨勢已顯,但政府與社會皆未做足準備因應此中變化。
, e3 Y- ^) L. W/ W$ @- P+ q0 q5.39.217.76" t0 a1 g4 |& v$ O o/ @9 n
根據月初官方的披露,目前在海外的華人華僑總數超過六千萬人。這一數據的背後,是中國近二十年來在移民輸出國排行榜名次的急劇上升,是民間智庫報告中令人驚訝的八百四十九萬人「移民赤字」。
* i/ l1 E2 ], B# z$ w, O9 ?6 C) p* Y; B5 m, D' t( r, R3 ~/ R
這是大量中國人走出國門,另覓安身立命之所的生命印跡;而在中國本土,如今也有數以百萬計的外籍人士工作、生活,許多人更試圖在此定居,成為真正的「中國一分子」。這些外籍人士不僅來自中國的亞洲近鄰、遙遠的非洲國度,更有來自遭遇歐債危機襲擊的歐洲國家國民;不僅包括中國政府引進的頂尖科技專才與投資者,還包括兩手空空非法入境的底層淘金客。5.39.217.76+ C, G* K' W) q! i6 h
- S& d& |; Y& s一「出」一「進」之間,應和著全球化互融互通的時代鼓點。然而,由於接納移民的大門長期緊閉,中國各級政府與民眾,早已習慣一邊驚呼國人移民他國的大潮勢不可擋,一邊固守「中國並非移民目的國」的思維定勢。
2 i& A! d" z+ m) B1 M0 T! K8 _. C
- v: p$ Y" m8 y' W% d8 gtvb now,tvbnow,bttvb但眼皮底下不斷演進的現實,卻一再提醒人們:中國正由一個移民淨輸出國家,變身為外籍人士心目中的移民目的國。相應地,中國當前的移民問題,也體現出明顯的雙重性:其一是如何避免人才與資金長期過度的淨輸出,而造成國內大量失血,危及經濟與科教業發展;其二是如何對待如過江之鯽般進入中國的外籍淘金、創業人士,如何吸引中國急需的各類外籍人才應對全球競爭,又將如何因應由此帶來的法律與管理問題。
: D3 X+ t& j' G& g5 A6 _8 R2 F* |; |, k
( O- ? C& {6 H8 ^; J前者,涉及社會狀況的整體改善,不僅包括通過法制化與反腐等手段,構建廉正、透明、高效的政府,還包括食品安全、環境質量、醫療養老、教育水準的提升,社會開放、包容、民主、自由程度的不斷增強。後者,則關乎制度重構與觀念轉變。
_. [1 x4 K& z2 S! `" |5.39.217.76
- d, @( s& ]. U1 b5.39.217.76中國的移民法立法進程延宕十年,至今未列入立法規劃。作為吸納移民重要步驟的綠卡制度的正式實施,則始於十年前頒布的《外國人在中國永久居留審批管理辦法》。但十年間,中國綠卡發放主要針對國家引進的高端人才或投資者,年均發放量僅兩百餘張,以致被戲稱為「全球最難申請的綠卡」。tvb now,tvbnow,bttvb" Q @+ }6 P: ^! s; l
公仔箱論壇) ^" t1 \9 m) \: S- Y6 V$ B3 m
近年海內外籲請北京改變移民政策,吸引人才流入的呼聲漸響,中國國僑辦新近釋出信號,爭取放寬外籍華人申請中國綠卡的限制。這是官方針對僑界長期反映中國綠卡門檻高問題的正式回應,雖不乏春意遲來的遺憾,仍為部分長期奔波於入籍國與母國之間,困擾於居留及身分認同問題的華人,帶來萌動的希望。但面對中國人才與資金淨流出日益加劇的現實,不少學者仍認為,即便北京很快放寬外籍華人申請綠卡的條件,也僅是針對外籍華人這一特定人群,不足以全面因應全球人才、資金爭奪戰的挑戰。公仔箱論壇 V1 u8 V- y4 G% [# b
, S, E7 S9 X. b( I% {; W9 K中國綠卡不僅發放範圍過窄,申請門檻也過高,條件繁多,不少規定卻語焉不詳。另一方面,綠卡含金量不高已屢遭詬病。官方二○一二年底宣布給予綠卡持有者準國民待遇,但許多外籍人士持綠卡到銀行、證券公司、酒店、機場等處辦理業務或消費,仍不時被拒或遇阻,凸顯社會對中國綠卡的認受度嚴重不足。開門接納優質外籍人士永久定居甚至歸化,不僅是衡量一國開放度的重要指標,於一國發展有利,也被視為彰顯國家氣度與胸襟的自信之舉,更能通過加深民間經濟、文化等交流增進國家間的交往與互信。5.39.217.76/ l) _3 _; _5 Z- U( K" j
& `1 \# u: Y# R3 o% Y5 ?9 Qtvb now,tvbnow,bttvb唐朝詩人王維曾以「九天閶闔開宮殿,萬國衣冠拜冕旒」的精彩句子,形象描摹出大唐海納百川的恢宏氣象。中國的廣州、泉州等地,至今仍保存有唐宋時期異邦民眾在華定居形成的「蕃坊」與「藩客墓」。當前外籍人士叩關中國,是經濟與社會發展的時代潮流所致,且看中國政府與社會如何轉變觀念,調整策略與心情,做出利人利己的應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