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第一夫人如何助推女性權益
: p+ g! @9 @) |& S( M! ~: h9 U" P U3 F& ]! s
7 _/ Q: v4 Q& L/ n國際婦女節到來之際,美中兩國外事系統正在特別忙碌——要為即將訪華的美國總統奧巴馬的夫人米歇爾,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的夫人彭麗媛會晤作準備。兩位第一夫人所代表的成功女性群體,正抒寫著獨立、自強的時代強音,但全球依然有大量女性捱餓受窮、飽受歧視與暴力襲擾,無法接受教育,女性的維權之路依然漫長。
* o- c. W3 Y I" ]. N& [公仔箱論壇- p$ x; I0 R1 V9 p2 Y6 P
來自白宮的消息稱,米歇爾今次訪華,主要關注教育問題,預料她與彭麗媛會面,也將圍繞此一重點展開。教育對改善婦女地位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由這樣兩位同樣出身普通家庭、同樣憑努力獲得良好教育,同樣事業有成、家庭美滿,並在各自的政治舞台上勝任第一夫人角色的女性,對此一議題交流、討論,其意義更有別以往。因為她們自身的經歷,已是對「教育改變女性命運」的上佳註腳,今天全球也有許多像她們一樣的女性,能通過同樣路徑,以獨立、自強的奮鬥姿態,贏得相對理想的人生收穫。tvb now,tvbnow,bttvb8 H3 J0 v; Z- a; p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2 Z# X* G: l% X: n' q+ D
然而,在各種有著亮麗燈光投射的舞台之外,還存在另外一個世界,在這裏,依然有為數眾多的女性,要忍受貧窮、飢餓、暴力與歧視。3 C8 @! h& T, E) N
/ S# f' w' W, a/ P# E! j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中國政府一直致力提升女性地位與受教育水準,但目前仍受困於貧困人口基數龐大的現實。總理李克強的工作報告,透露今年目標是「再減少農村貧困人口一千萬人以上」,凸顯任務的艱巨性。而在部分貧困鄉村,由於歧視觀念根深蒂固,女童失學率一直居高不下。5 h7 A5 t3 i: s# J5 Z
2 a# m4 x! w* F在中國以外的一些地方,女性甚至會因為爭取教育權利,而要冒上丟命的風險。早已為人熟知的巴基斯坦女孩馬拉拉,即因宣導女孩應接受教育,遭塔利班槍擊險些喪命。而在阿富汗,少婦艾莎更被丈夫以私刑割掉耳鼻,其毀容照片刊於雜誌封面,讓人對這一存在於二十一世紀的暴行無比震驚。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p ~8 K" c# t/ C. a
( E5 l* K% w0 ?. ^9 T8 c2 _! a3 @( E公仔箱論壇或許現實正是如此,常以出人意表之姿,揭示那些被陽光下的陰影遮蔽的潛流。即便是在一向被認為文明程度更高、法制更健全的歐洲,女性遭受暴力與歧視的現象仍相當普遍。歐盟基本人權機構二○一二年訪問了歐盟四萬兩千名十八至七十四歲的女性,並在本月初公布調查結果。其中顯示,平均每三位歐盟成員國的女性中,就有一位曾受身體暴力或性暴力,百分之五的受訪者曾遭強姦。英、法、德三國女性受暴力侵犯的比例,均高於歐盟均值,丹麥有高達百分之五十四的女性受害。這些令人訝異的數據,充分暴露出相關問題存在的廣泛程度與嚴重性。
0 w; w: \" M. N4 w4 g6 q6 L- \; b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公仔箱論壇, M. P: W8 M6 m9 A
然而,這一現象遠未引起政府與主流輿論的重視,其中固然有受害者啞忍的原因,或出於傳統心理上的避諱,但仍然無法充分解釋:為何即便在所謂的文明社會,類似侵犯女性權利的不良風氣甚至犯罪行為,依然如此盛行?而實際上,類似現象在中國等發展中國家,同樣長期存在。在過往兩年因一系列強姦案震驚世人的印度,普遍存在的隨意侵犯女性的現象,甚至到了引發國際憤慨的地步。
$ d, N% d' H1 a/ T3 k; ?/ C
3 T. \ n: K; P8 m8 H# t! R4 a& _% Gtvb now,tvbnow,bttvb生活在安全區域的人們,可以輕易地將馬拉拉與艾莎悲劇的根源,歸結為極端思想與暴力所致;富裕的人群,也可以悲憫的姿態,感慨貧困地區失學者命運的多舛。但如果女性遭受的不公平對待,不僅來自動盪、貧窮之所,也同樣來自富裕、文明或正高速追求富裕、文明之地,人類是否需要站在一個跨越國界、民族與階層區分的高度,深究這些婦女問題的共性,對女性為何依然面臨如此之多的困境乃至恥辱,對究竟該如何切實保障女性權益,作出鄭重的文化反思,進而作出更多法律與制度的彌補?
" ^0 L, v) z7 t3 U( A5.39.217.76tvb now,tvbnow,bttvb& G$ D: c+ y E; m9 @; w
二十世紀美、歐、亞洲的廣大女性,為爭取男女平權、爭取和平與美好生活不懈努力,國際婦女節設立過程中有血有淚,更有經奮鬥後贏得國際承認的玫瑰花香。但女性維權,路漫漫其修遠。當今大多數女性,在為米歇爾與彭麗媛的成就鼓舞的同時,迫切需要改善自己的處境;而身為父親、丈夫、兒子的男性,又該為那些身為女兒、妻子、母親的女性做些甚麼?這是每個男性都應格外鄭重對待,值得捫心的嚴肅考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