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邨重建非易事 綠地造屋空有計5 m$ Q, ~# g; O
Z# b. A1 x5 utvb now,tvbnow,bttvb為了落實未來十年建屋四十七萬個單位的目標,港府想方設法增加土地供應,加快公屋重建及綠化地帶改變用途均被提上議事日程。問題是社會泛政治化,阻力重重之下,弱勢政府動輒得咎,縱使有建屋大計,不是紙上談兵,就是遠水救不了近火。
3 Q9 r5 @; G0 a. a4 Ktvb now,tvbnow,bttvb$ r7 b/ ^/ K; @6 I# k+ r4 k3 P* d
房屋署去年成立舊屋邨重建潛力研究小組,全面檢視全港樓齡三十年以上屋邨的重建可行性,除了施政報告宣布重建的港島華富邨,另外二十多個被納入研究計劃的屋邨名單近日亦曝光,包括北角模範邨、西環邨、九龍東石硤尾邨、彩虹邨等。房委會研究顯示,這些屋邨的建築結構雖然良好,但年久失修,保養及維修費將相當昂貴,若拆卸重建,既可以改善居住環境,還有望增加房屋供應。
: B- Q/ @* e4 D6 y, ltvb now,tvbnow,bttvb
; ^3 p* M2 v. h! ?, E: q% Qtvb now,tvbnow,bttvb目前港府的拓土建屋大計多集中在新界地區,港九市區缺少可發展的空間,若這些舊屋邨落實重建,誠然是一件好事。但有一利必有一弊,舊邨重建並非想像中容易,首先是覓地安置居民極為困難,只能分期重建,房委會估計一個重建項目就得耗時長達三十年。還有,早年屋邨規劃主要考慮人口密度,而非現在的地積比率或總樓面面積,重建能否增加房屋供應還是疑問。有人一語道破天機,過去港府對公屋重建並不熱心,原因正是重建未必能顯著增加房屋供應量,無助改善供應短缺問題,故一直採取拖字訣。
, I1 }% h5 ]8 D0 |3 |4 e' ntvb now,tvbnow,bttvb
$ O K! p0 F% c5 m J3 T# t* ~tvb now,tvbnow,bttvb重建公屋為時漫長,改變土地用途更加阻力重重。深水埗區議會昨日討論石硤尾大窩坪綠化地帶改為建屋用途,引發一批市民到場抗議,批評此舉影響生態環境及增加附近交通負荷。區議員亦莫衷一是,有人不滿政府無提供足夠數據,有人認為政府應先進行地區諮詢。事實上,沒有人希望自己樓前屋後的綠化地帶變成石屎森林,而區議員出於選票考慮,亦不可能公開支持將綠化帶改建房屋,所謂先諮詢後討論只是推卸責任的藉口,任何政策一旦進入公眾諮詢階段,築室道謀,難免重蹈一拖再拖的覆轍。
9 N( c/ m7 N' J% Ztvb now,tvbnow,bttvb8 M6 Y* R! a8 Q, Y: P) q j# O
房屋問題急如燃眉,港府拓土建屋卻好事多磨,無殼蝸牛望樓興嘆,民意強烈要求盡快增加土地及房屋供應,可惜當政府千方百計拓土建屋,各種阻力又四面八方而來。重建公屋須先解決安置的問題,綠化地改用途被批評破壞環保及剝奪公共空間,填海造地被指損害海洋生態,發展岩洞則被指成本高昂。港府做也不對,不做也不對,兩邊不討好,左右不是人。
# `- X! m" f5 Otvb now,tvbnow,bttvb
6 C/ i4 l6 @1 R5.39.217.76三分人事七分天,現屆政府不是不想有所作為,無奈時不我與,心有餘而力不足,只能徒嘆奈何。昨日梁振英前往北京出席兩會,表示將爭取中央政府推出更多政策支持香港經濟發展,出發點無疑良好,但隨時又是好心無好報,惹來向中央「攤大手板」、「吸引蝗蟲」之譏,一日不打破施政困局,香港只能繼續沉淪,坐以待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