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有一種說法,有大腸癌家族史的人超過40歲,乾脆直接預防性切除大腸?這樣對嗎? A:目前僅針對家族性大腸直腸瘜肉(FAP)患者,建議滿18歲可考慮接受預防性大腸切除。( W7 E* }' U/ b7 Z/ G5 H! K* l3 ]+ U' ^
近年因流行病學及分子生物學進步,大腸直腸癌的危險因子開始被了解,包括老化、家族病史、飲食習慣西化,如精緻飲食、高脂低纖食物等,都會增加罹患大腸直腸癌的機會。tvb now,tvbnow,bttvb+ C A: ?- [0 ]* y m
根據針對大腸直腸癌患者,統計其危險因子,75%是偶發性的,約20%有家族大腸直腸癌病史,5%具遺傳性的非瘜肉症大腸直腸癌(HNPCC)。另外,約1%的患者為家族性大腸直腸瘜肉(FAP)及潰瘍性結腸炎。公仔箱論壇* R. R6 f$ @ u" r% z. n
就年齡而言,大多數結腸直腸癌患者都在50歲以上,因此公認的大腸直腸癌預防性檢查,一般建議從50歲開始;若一親等親屬,也就是指父母、子女,曾罹患大腸直腸癌、大腸瘜肉、或2位以上的二親等親屬曾罹患大腸直腸癌,建議預防性檢查提早至40歲開始,每5年檢查一次。
$ w; N- @- c7 I( `$ F$ T# N% `1 U5.39.217.76其中家族性大腸直腸瘜肉(FAP)患者,大腸直腸可能會有多至上百顆瘜肉,這類患者在青春期便建議每1至2年接受一次大腸鏡檢查,因為日後幾乎都會發生大腸直腸癌,因此建議患者接受預防性大腸直腸切除。
% g e( M$ Q5 i& \. p- u) d! `5.39.217.76除了此類患者,其他高風險族群不建議進行預防性切除手術,遺傳性非瘜肉症大腸直腸癌(HNPCC) 家族、潰瘍性結腸炎患者等高風險族群,未來罹患大腸直腸癌機率都不如家族性大腸直腸瘜肉患者來得高,且手術必須承擔一定風險,術後也可能有腹瀉等副作用,因此建議定期檢查即可。公仔箱論壇1 b m4 a; O0 Z: O2 N
不過,高風險族群檢查頻率需較一般風險民眾密集,民眾可洽詢專科醫師訂定適當的檢查計畫。
1 T, A) O5 d$ p$ Q! \, [. jtvb now,tvbnow,bttvb' K# A/ V, v# H2 R- A( n
6 H" g2 V' b5 M0 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