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人健康網 記者張世傑/台北報導】 2013年6月19日 10:00
2 {" p2 z) j2 @! L2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華人健康網粉絲團
. Y F. z% U( k公仔箱論壇: V6 V, M! L" O, C
如果胸口灼熱,像有一把火在燒,小心「火燒心」。中醫師指出,俗稱「火燒心」的胃食道逆流是門診中常見的症狀,這些並非單純只是胃部健康出現問題,還與心臟、腎臟,以及肝臟健康有關;而想要根治胃疾,應先從改變生活做起,心情順暢,腸胃自然氣順不逆流。(影音/攝影記者黃志文)公仔箱論壇; L2 Y B3 s% {0 A6 y
" V# k) [- s0 Q; r; n4 btvb now,tvbnow,bttvb要遠離「火燒心」,醫師建議,應先從改變生活做起,心情順暢,腸胃自然氣順不逆流。(攝影/黃志文)3 d) c; d$ }# U' `5 y" I) W: L
要遠離「火燒心」,醫師建議,應先從改變生活做起,心情順暢,腸胃自然氣順不逆流。(攝影/黃志文)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6 f2 i6 C& a2 \/ F
中醫師李深浦表示,胃食道逆流症屬於慢性疾病,容易反覆發作,多與生活飲食及情緒壓力有關,從中醫解釋,之所以會有胃食道逆流,主要是因既有的排泄機制出了問題,包括肝陽膽汁不足、腸鬆弛、血氣循環不旺,以及胃氣不能外通下達等因素,造成自然積而逆流。
1 q, N4 F2 h. b9 S5.39.217.76
% t7 D2 R7 t! X+ }. y公仔箱論壇制酸劑有害腸胃健康
. O! o% f& ^% |" _0 Z7 ^4 Z7 E# ytvb now,tvbnow,bttvb
3 m# X1 Y0 \5 a2 k0 Z+ p) {現代人壓力大,飲食中刺激成分居多,以致胃食道逆流、胃酸過多患者日益增加,大部分患者多以胃藥、胃乳來緩解症狀,還有許多慢性疾病以藥物治療時,也會使用胃藥來降低對胃部的傷害,長久下來,反而危害腸胃健康。tvb now,tvbnow,bttvb& ^! @( R1 U1 |! O/ _ ~. R
, d. B# z, H( u- l3 a
中醫師李深浦表示,目前胃藥中多含有鋁成分的制酸劑,長期服用胃藥會造成血中鋁濃度過高,增加罹患「失智症」(阿茲海默症)的風險。尤其制酸劑當中的鋁、鎂、鈣會與磷酸鹽產生化學作用,加速體內鈣質耗損,造成骨質疏鬆,還會造成腸胃消化受損。
* F7 \: g0 a6 E- r& Ntvb now,tvbnow,bttvb公仔箱論壇8 s" }& U8 D+ Z9 ~* I! w4 Y4 T) l1 L' E
中藥不傷胃調理氣血
x9 c U3 B7 w" G1 f+ f
* \8 ^+ l, Z6 J% A/ l% b* T2 P6 O& c事實上,服用中藥不會像西藥傷胃,主要是因為中藥重在促進氣血循環,因此胃食道逆流的治療,中醫主張,第一重要的是要恢復肝臟的吸收代謝正常,第二則是要培養胃腸道內的益菌,幫助腸胃道的營養吸收,能夠順暢無阻。
' S7 A% N8 W8 h8 y6 C, T3 o6 W- Z! f9 ~1 u5 z4 S
中醫師李深浦(如圖)認為,「顧好肝胃」是治療胃食道逆流最重要方法。(攝影/黃志文)5.39.217.764 ?9 ^4 G3 f4 E
中醫師李深浦(如圖)認為,「顧好肝胃」是治療胃食道逆流最重要方法。(攝影/黃志文)
- O1 L7 g* k1 X, W$ Y3 I胃食道逆流日常保健
( Y5 S8 {# x$ i) d2 S5.39.217.765.39.217.76 T* P: k$ @" g" l5 ?
中醫師李深浦建議,若要預防或改善輕微胃食道逆流症狀,必須從日常生活飲食作息改變做起。& o, T& s2 _2 Z
% z' ]9 N+ E0 ~ i% E5.39.217.761.專心用餐:吃太快常是導致胃酸逆流的原因之一,建議應「細嚼慢嚥」,最好餐餐七分飽就好,不要飲食過量。公仔箱論壇/ D) i8 ]* m) ~1 C
tvb now,tvbnow,bttvb% F$ X4 R( ]: C& r# X
2.飯後散步:坐著不動或立刻躺著睡覺,都容易造成胃酸逆流發生,建議用餐完畢,最好休息15分鐘後再起身走走,幫助腸胃消化。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f$ Y8 d ^3 \: ]1 k- Q
& r& E( d* ?8 T- ?1 Q3.少吃宵夜:晚上8點以後避免進食,而有吃宵夜習慣的人,應調整用餐時間,減輕腸胃夜間消化負擔。
( P B! u2 L% c6 F& i. c( Ftvb now,tvbnow,bttvb* ]2 P/ h2 `& _3 y/ D0 k3 n
4.放鬆情緒:平日工作壓力緊繃,應適時在假日出門踏青、散心,才能舒緩心情,周末假日也應維持固定運動的習慣,在用餐時自能保持愉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