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查:有伴侶較快樂長壽 國際調查機構Ipsos發表調查,在全球15個國家訪問約1.8萬人,結果發現,有伴侶的受訪者,平均78%認為自己快樂,相比起來,單身(包括沒有拍拖、離婚及喪偶)只有67%;擁有伴侶的被訪者,29%認為個人財政狀況佳,比單身的21%高。
1 y) \, s/ W) N& P7 B 事實上,支持「兩個人好」的數據調查亦不少,當將已婚者與單身者作比較,往往是已婚者較健康,壽命也較長。例如美國路易斯維爾大學去年一項研究,指單身早逝風險較已婚高20%。台灣內政部曾統計2011年的死亡數據,已婚平均死亡年齡是70.1歲,單身未婚則53.7歲,相差逾16年。
" T& A5 _; O4 l# w6 B6 z4 T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哈佛大學2010年曾有研究分析箇中因由,當中也提到與心理影響有關,例如已婚者較少出現孤獨、抑鬱或社交問題,指有66%已婚男士會透過妻子擴闊社交網絡,已婚人士也因有伴侶照顧,更多留意健康情況,也較少有不良習慣如吸煙、酗酒等。
) i% k" D* V( _6 ~( k8 u# R公仔箱論壇 數據是一回事,二人是否活得健康快樂,也取決伴侶關係是否美滿,難以一概而論。全球的單身人數上升,有關單身不好的研究或數據,其實再多,也難扭轉「不婚年代」的形勢。" l" v' L7 ]$ G7 s( [, R7 ?9 Y
惟單身本來是個人的生活選擇,卻也成為社會及經濟的煩惱。不婚者的生兒育女的意慾較已婚者小,雖然已婚也未必選擇生孩子,但人口老化加劇,也往往怪罪於單身人士的頭上。3 m7 z: B2 r; [3 x9 L- L) D
英國《衞報》去年10月曾發表「為何單身人士損害經濟?」的文章,引述美國數據指,單身未婚人士每人每日平均消費67美元,比起已婚者每人每日102美元少了一大截,認為他們要為經濟發展變慢「負責」。5.39.217.761 T) U- {( [+ u$ Y$ _' {
政府「迫婚」 單身族壓力大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O5 ^* B, h( @% X/ E1 E) m$ i8 r
結果,單身人士承受的「迫婚」壓力愈來愈大,來自父母家人尚可理解,也不難應付,早前新加坡便有報道指,單身男女為應付父母及親戚的關心,竟願意以每小時3,000多港元的價錢「租男友」帶回家,令人譁然。
( m/ h( Q' u9 A4 l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不過,若迫婚的是政府呢?台灣、新加坡政府近年對單身問題大為緊張,不惜充當紅娘,主動辦聯誼活動,邀請單身人士參加,但成效有限,戀愛結婚等感情事,本來就不容易插手。
" \# s5 U7 z6 r% J2 q1 c( z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台灣2002年曾有學者提出向單身人士徵稅,惟社會反對聲音不小,最終不了了之。不過,去年泰國又有學者提出類似建議,認為可有助鼓勵結婚生育,但調查指9成人已表示反對,之後泰國政府亦說不會考慮。究竟會否有其他地方再提出,若當真成事,單身人士就一殼眼淚。
& \/ M! z8 I/ Z" Z% B0 }- [0 A: X: Q公仔箱論壇 另外,單身人士如已婚者一樣交足稅,但面對公共房屋資源有限情況下,政策上傳統往往以家庭申請者優先。以本港為例,申請公屋有非長者單身人士計分制,等候年期較已婚者長;若申請購買居屋時,單身名額也分配得不多,中籤率較低,便令不少單身人士歎不公。新加坡也是近年才對單身人士放寬,開放35歲以上可以申請購買資助房屋。
+ ]& j+ f, N0 V4 q; |: Q) L! X+ g5.39.217.76 全球單身族愈來愈多,《經濟學人》曾引述數據,至2020年全球將增加4,800萬名單身族,單身族愈來愈不孤單,但面對的壓力並未減少。
, E% T0 Q/ U# q- s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可幸單身族也自得其樂,近年各地出現為單身而設的節日,11月11日是內地的光棍節,以購物慶祝,韓國有4月14日的黑色情人節,號召單身者穿黑衣、吃黑色醬料的麵條,美國有2月15日的Single Awareness Day,呼籲單身人士互送禮物慶祝,與傳統情人節抗衡。兩個人好抑或一個人自在,各有選擇,最重要是有得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