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叫陳統奎,一位帶點傻氣的年輕人,來自海南島。我一向認為自己的直覺挺靈的,所以一看到他的眼底帶有一抹直視人的自信與光彩,我馬上知道,這小子會是個做大事的人……
. t. L. h) W B) V* w
' k. l* j. o8 }! U9 B' g公仔箱論壇統奎出身於海南島海口市郊外,一個布滿火山岩石塊的貧困農村「博學村」,他是村子裡第一位考上大學的年輕人。5.39.217.768 Y. K! }+ H7 o, ^% {" Y
充滿使命感的他,對外界非常好奇。才念初中吧,他的一篇文章在大陸的全國徵文比賽中得獎了,他敢一個人由海南島乘船到對岸,然後轉搭火車跑到北京去。等到他領了獎回到故鄉後,學校校長得知他是獨自行動,並沒有讓口中的大人陪同時,勃然大怒,責備他膽子太大,萬一在旅途中發生任何事故,學校該如何向他的父母交代?由此可以看出,這小子是有點膽識的。
8 n# ?$ Z9 V |* h2 g% q& f公仔箱論壇他自小知道,讀書是唯一得以闖出天下的出路,光是小學就換了三、四所,還不惜重讀一年,好追尋名師。我笑說,他有過人的韌性與毅力,萬一走上歧途,就不是件好玩的事了。tvb now,tvbnow,bttvb1 `1 }5 B9 B' o5 N) l+ }* t$ N
他的信念不容打折扣,抱定志向就想讀新聞系。果然,他考上南京大學的新聞系。一個來自偏遠鄉村的年輕人,一進南京大學就被同學們消遣,不但口音突梯,長相有趣,連衣服都穿得怪異。0 R- F& ^1 x" @
不過,統奎在南大受到人文氣息的薰陶,他的自信慢慢在心中滋長。他說,學校沒有摒棄窮困的學生,反而小心翼翼護著他們脆弱的自尊。譬如,沒錢交學費也可以註冊上課;學校幫忙申請到入學獎學金後,還會分出一半給他們補貼生活費,換言之,就是學費減半了。天冷,學校幫他們添置冬衣,但顧及到外套會太顯眼,讓同學一眼看出他們的家底,於是改買優質的棉毛內衣,讓他們貼身穿著,而且有兩件,得以替換……3 d6 h# Y: a2 R) H. ?" @! i
有一年,他的母親開刀,他把獎學金寄回家給母親治病。此事讓輔導他的老師氣急敗壞,深怕他在校的學習與生活受到影響,萬一病了怎麼辦?5.39.217.76' d6 [ f" _) x! d8 D3 C& X
●鍥而不捨敲開夢幻之門公仔箱論壇9 E2 \& r. H, E1 o1 V2 c
統奎在大學裡周告他的同學,畢業後他唯一的志願就是進入大陸知識分子心目中最牛的《南風窗》雜誌當記者。這份創刊於大陸南方的雜誌,一向敢於針對環保與未來的社會走向提出獨特觀點。
: k1 q3 r! t3 ?公仔箱論壇同學們將此事當作笑話來看;沒想到,畢業後的統奎雖然一度被《南風窗》拒絕,但他先是在上海一家知名的媒體當記者,一年後,再次去敲雜誌社的大門。也許是一年的實務經驗又替他累積了能量,也許是鍥而不捨的精神打動了雜誌社的高層,他敲開了這一扇夢幻之門,讓所有不看好他的同學們發出了驚嘆與讚美。+ G8 s& W. K, w
南京大學的四年教育,使得少年統奎蛻變成信心滿滿的新聞人。他告訴我,南京大學在大陸開放之前非常吃不開,國民黨曾經定都的南京根本是個受氣包。有一回,一任南京大學的校長跑到位在北京的教育部要錢,卻受到了羞辱,一分錢都沒要到,那位校長出了教育部的大門就屈辱地號啕大哭。此事傳回學校後,義憤填膺的學生們個個都泣不成聲;為了替校長討回公道,大家唯一的信念,就是全力把書念好,把南大的名氣傳揚出去……
( U- {5 d% V1 B& R因此,統奎與許多南京老鄉一樣,對於國民政府後來的所在地——台灣,有了莫名的情感。終於,他以《南風窗》記者的身分,來到了寶島台灣。
8 w d8 L" N0 e" F我與統奎就在那次他來台訪問時,於埔里桃米村的紙教堂相識。
% B3 f% Q' h7 Z; B. l3 ^統奎對於紙教堂的創辦者——「新故鄉基金會」董事長廖嘉展和他的另一半顏新珠尊崇不已。出生貧窮的統奎,看到紙教堂所在地桃米村,能夠在921震災之後,如浴火鳳凰般嶄露新生命,當下就想見賢思齊,決意要將廖董夫婦的理論與實踐搬到他的故鄉——海南島海口鄉下的博士村。公仔箱論壇8 u, m% E, g, N% J! B: a
●在海南島複製南投經驗
. i* U( z& S* L- c- }3 d$ y0 u那一回,統奎也問過我,像「點燈」這樣的公益節目,在電視台無意經營的情況下,為何我還願意四處張羅募款,固執地勉強支持下去?
+ A7 M1 j( j3 b, M- x4 Z# O; G我說,我的師父聖嚴法師告訴我:「只要是你覺得對的事,有益眾生的事,就勇敢地走下去,堅持下去;老天爺一定會讓你有路可去的。」5.39.217.761 E# [; E5 z$ x! f
三年後的統奎告訴我,我說的那些話,也給了他十足的勇氣。他辭掉心愛的記者工作,義無反顧跳入社區營造的陌生領域,飽受鄉親質疑。但他終究在博學村蓋起第一個民宿,與當地政府幾度溝通,為全村開路,拉了電線修了路燈……他邀請廖董與社造專家到博學村指導,甚至登高一呼,促成海南島年輕大學生返鄉服務以及社區改造的高峰會議。他快步向前衝,沒有一絲懷疑與踟躕。
) c- A5 [9 Z, k3 `我曾答應過統奎,如果他真能將其恩師廖嘉展的經驗複製在他的家鄉,我一定帶領「點燈」節目團隊去拍攝專輯,讓更多年輕人見賢思齊,一同為夢想的實現丟掉狐疑膽怯的包袱。我希望他的故事能帶給年輕人啟發,只要將「利益他人」放置在第一位,此生不管從事任何職業,不僅利他,也是利己。
]: ~! o% ]% ^4 s" \& W$ q8 z2013年夏天,我實踐了對統奎的諾言,跟著他去了育他壯大他的南京大學,也跑到他在上海推動的社區營造據點,更飛抵海南島海口的博學村,看到那片火山石塊散落四處的貧瘠土地,他的父母兄弟、叔伯嬸姨,也看到當地土財主破壞舊村遺址的高樓……
( w# s9 z u4 M6 f8 S! v5 h公仔箱論壇於是,我得以近距離壘起統奎的真實高度,我知道,他那160公分出頭的身高,將會是廖嘉展的另一個投影。恰好,嘉展兄與他的個頭是不相上下的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