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時事討論] 852郵報: 封殺公民提名真的假不了 搬弄政改諮詢假的真不了

852郵報: 封殺公民提名真的假不了 搬弄政改諮詢假的真不了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 e2 f# d$ _! o1 G/ s4 P9 y

, \+ X  p! {8 O) e" p5.39.217.76' z4 u7 d4 n  I

3 C. U) r# ~, Q& `$ Y1 v自香港的政改諮詢在去年12月啟動以來,中國政府似乎對普選行政長官的提名方法最為著緊。諮詢前後,全國人大常委會副秘書長李飛、中聯辦主任張曉明、中聯辦宣傳文體部部長郝鐵川紛紛重申,提名委員會必須體現「機構提名」、公民提名實屬違憲等論調。至於以內地學者、消息人士等身份否定公民提名的中方人士,則更是多不勝數。今日來港反對公民提名的北京大學學者王磊,便是這些「中方人士」的最新接力者。
. h- L+ ~6 \7 S, d( [1 o3 c公仔箱論壇. i" s& q+ f8 a* c
中國政府在香港普選有其立場,並試圖透過這些消息人士影響香港輿論本屬無可厚非。然而,如果這些言論竟會被視為重要意見放進諮詢報告,那麼,就政改諮詢港人意見的意義便會蕩然無存。這種擔憂並非空穴來風。須知道,在政改諮詢文件中,特區政府並無收錄不少港人支持的公民提名。相反,前全國人大副秘書長喬曉陽2007年在非官方的政制發展再談會上的發言,卻以附錄形式被收錄。以上種種,難免令人憂慮政改諮詢的報告,實際上早已「被定調」。
* H" Q; T, x4 T' w* g- `公仔箱論壇
5.39.217.76) E9 T* j4 J- o$ l2 }- [" y
政改諮詢會否被這些中方人士就此一錘定音?《852郵報》就此訪問了科大社科學院副教授成名。成名表示,其實不少本地法律學者如陳文敏、張達明及戴耀廷均有就政改問題發聲,表示公民提名與基本法並無牴觸,而且理據亦有理有節。本報翻查有關資料,以陳文敏教授為例,他便曾經指出,只要公民提名不是唯一的提名方法,沒有繞過提名委員會,公民提名並不算是違憲。4 y; a5 T' J* r4 w- X

& W2 G: k# |1 }; e/ z3 u公仔箱論壇相反,成名認為,國內的學者及中聯辦,卻未能給人說道理的感覺。根據基本法第三十九條,《公民權利和政治權利國際公約》適用於香港的有關規定繼續生效,既然如此,普選的定義,自然也不能與國際脫勾。成名又指,中央似乎正利用密集的政治攻勢,透過王磊這些內地學者以學術為包裝,去打擊香港人爭取真普選的決心。
+ ]; g, ]4 e6 v3 `! w; M

8 _; o0 a/ a+ [- f4 \/ m2 y成名認為,只要市民對公民提名的民意支持能繼續保持高企的話,政府在政改諮詢結果中無視公民提名的機會不大。然而,這些中方人士的聲音,最大的影響是「提醒」香港政府不可接受公民提名。林鄭月娥、袁國強等官員,近日均有明示或暗示部份政改方案違反基本法不值得討論。而他們對基本法的理解,則明顯緊跟這些中方人士的說法,並嘗試調節香港人的政治期望,將市民對低門檻政黨提名及公民提名的期望壓到最低。5.39.217.76; Y7 l- v9 Y  P# j
% d. E: s: ?0 x) _
根據港大民意研究計劃在本月的調查顯示,有五成市民支持公民提名。然而,支持提名委員會以「愛國愛黨」、「不與中央對抗」等理據篩選特首候選人的比率,竟然高於反對者兩個百分點。由此可見,中國政府的高壓政策、期望管理,在香港恐怕確實漸收成效。
+ M9 p- u% A3 u' l- a5.39.217.76
( Y/ Q7 R$ ^- R& y% s" Q9 R$ r
由此路進,就會看到一個「香港政治生態精神分裂現象」。一方面,如果公民提名持續有民意支持,而政府竟然不將它放進諮詢報告,或將之定調為違反基本法,勢將掀起另一場政治風暴;另一方面,倘若香港人真的因為中國透過官員及學者發放的「學術包裝」、「期望管理」訊息所嚇倒,則特首普選變篩選,勢所必然。
, w" z1 O6 [7 a% i7 T5 i
3 m! _) D$ b. G& c3 ]4 b, x

8 {0 U% \3 u" K" [( z公仔箱論壇
護法奇談:中國憲法要求港人愛國
* W* G- s, P8 ^) Q9 W% g
. r. F7 v- [' p8 I, a* K" `% J

/ V3 Z! ^' c3 N* L1 |. ?- u* ?/ e1 @5.39.217.764 A$ w. c( n& \) q; _

3 b8 t$ {  U1 ^4 t$ V! jtvb now,tvbnow,bttvb
兩個月前,政務司司司長林鄭月娥指出,特首人選需要愛國愛港是「不言而喻」,政改毋須為此作出諮詢。其後,政制及內地事務局局長譚志源表示,愛國愛港沒可能以文字形式記錄在基本法。tvb now,tvbnow,bttvb- y7 F/ K- [9 f' [$ O- _8 q* h9 I

$ ?1 @/ `. T7 t+ s- C( O. r8 @8 l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事到如今,中國法律學者王磊,以及基本法委員會委員譚惠珠,卻堅持為特首候選人要愛國「引經據典」。此舉難免會令人感到,中國政府認為,林鄭月娥與譚志源的「溫馨提示」仍未做得足夠。5.39.217.762 z: |0 J* v' G* y4 P+ B
公仔箱論壇; w/ J9 \2 @6 ]! u( |9 q2 W
王磊指出,由於香港特區的基本法認受性來自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特首既然需要效忠特區和基本法,自然等同需要愛國。而香港居民亦應該愛國,尊重國家和中央政府的決定。譚惠珠則表示,憲法和國籍法亦要求公民要愛國,有關條文亦同時適用於香港。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F; n) |5 |: `5 k; ^) b4 D# G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1 Y! _" d8 q9 i, T' \% e# B5 u
基於一國兩制原則及《基本法》框架,只有少數中國的全國性法律會在香港能同樣應用。《852郵報》翻查過基本法附件及中國憲法全文,發現在中國憲法中,雖然序言及第二十四條均曾四次用上「愛國」二字,但須知道,憲法的序言及第二十四條均不在香港實施的全國性法律之內,對香港市民或行政長官候選人應無任何約束力。5.39.217.76$ n2 J% o% I! x3 M4 r

" ~3 O  m/ M$ f% e9 ]: y! ^5.39.217.76本報同時翻查過適用於香港的國籍法,全文除註明誰人擁有中國國籍事宜外,完全沒有任何字眼要求中國/香港人必須愛國。譚惠珠能在條文中看見「不存在」的愛國要求,其反智程度已達令人扼腕的地步。9 R8 D5 @- _& J. h- p& k0 K% j
tvb now,tvbnow,bttvb! T1 X* D$ g" N" H
王磊的言論,同樣概念混淆。根據《基本法》第十八條,全國性法律除列於本法附件三之外,不在香港特別行政區實行。縱使基本法的認受性的確來自中國憲法,然而這與香港人必須在香港遵守中國法律完全是兩個不同的概念,完全不能相提並論。
/ y: |1 D, o% l  S: ^公仔箱論壇

; i4 t  P% u+ U: {: i公仔箱論壇
  
                        
( f& \6 t( p/ V4 N! q/ a6 x5.39.217.76愛港之聲又倒米 重提詩姑全票制            
3 R8 r8 \% Q, n2 l# Q            

6 U2 X% A7 @* O5.39.217.76, l9 Y+ P: N) ~1 J2 r
公仔箱論壇% |; w; l4 ]* Q, c7 R
                                             
6 J4 N* x6 @$ I( c& z$ ^/ ]. H: v$ g公仔箱論壇諸如「愛港之聲」此類的「愛」字頭組織,屢有「過度演出」(overact)的問題,不但令港人側目,效果更往往適得其反,成為「倒米之星」。而愛港之聲的最新動作,可謂又添一例。5.39.217.760 T) J% ?2 m: C5 o  j
5.39.217.764 Y& p; {8 x4 `9 E- L
愛港之聲提出普選特首的方案,建議將提名委員會由1200人增至2400人,而要成為特首候選人須獲300個或以上的委員書面支持,每名委員只可支持一人,換言之最多可產生8名候選人。然後,戲肉來了。" p# @! T7 x# \
公仔箱論壇: V" v( |( x+ C, j/ f
入閘之後,各委員最多只可投4票揀選候選人,獲得最多票數的4名候選人就可以讓全港選民一人一票普選,得到最多有效票者成為特首。
+ h; {/ A) i2 o& ~公仔箱論壇& m" c2 E! ]8 I0 H# }5 w, P
愛港之聲的建議變相確認了本報早前獨家報道,中央政府將會採取「雙門檻」的方法,趕絕余若薇等泛民候選人,即是即使入到閘,都不可能出到閘讓全港選民投票。簡言之,就是基本法委員會副主任梁愛詩所講的「全票制」。
/ }& H! ~& ]; u公仔箱論壇
. j" c( h/ }% e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不過,其後,梁愛詩見勢色不對,已透過友好傳媒「澄清」,「全票制」僅供討論,並非中央定見。如今愛港之聲竟然重提此議,若非政治智慧極低,就是「寧左勿右」有以致之。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