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政受阻舉步艱 豈止覓地建屋難5.39.217.76' d7 B; [3 d1 n3 _
4 b9 t' t' x7 F" F+ m$ |& D$ l
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港府覓地建屋阻力重重,舉步維艱,施政報告另闢蹊徑,提出增加地積比率、興建地下空間及發展綠化地帶,希望藉此聊解缺地之窘。正所謂窮則變,變則通,從多方面增加土地供應,本來不失為權宜之計,問題是,在目前的社會和政治氣氛下,港府動輒得咎,這些措施能否順利落實,實在令人懷疑。2 s+ a$ r( O" x0 ?) m! T1 ~& i
5.39.217.766 s' R0 @$ K: t7 j6 n; h. `
立法會第二日辯論施政報告致謝動議,雖然有議員認同透過增加地積比率、興建地下空間及發展綠化地帶增加土地供應,但對社會是否支持這些做法卻有保留。事實上,在泛政治化之下,有些人為反對而反對,即使政府再怎麼努力覓地,也只能是事倍功半,解決房屋問題談何容易。
2 W. y6 W4 i m* M5.39.217.76tvb now,tvbnow,bttvb. z9 S4 p! a. X7 H+ m
針無兩頭利,由於市區土地買少見少,要增加房屋供應,只有提高居住密度及發展鄉郊土地,不管採用哪種辦法,都難免要作出某些犧牲,如何取捨,既是港府的責任,亦是社會的責任。早前港府決定將大埔多幅土地改劃為住宅用途,包括一幅預留興建私家醫院的土地,大埔區議會的反應大致正面,總算為港府覓地建屋開了綠燈。: U8 a. Y0 k# I
8 b ~9 Z& F( t, ~9 r2 ]; h5.39.217.76然而,這只是個別例子而已,並不表示當局拓地大計從此一帆風順。可以見到,現屆政府上場後推出多項拓地建屋政策,幾乎無一順利,發展新界東北被指「割地賣港」,見縫插針、寸土必爭被質疑「盲搶地」,填海造地又招惹環保爭議。港府有地用不得,即使有心解決房屋問題,也只能徒嘆奈何。最難堪的是,連穩定樓市的措施也無法順利落實,港府前年推出俗稱「雙辣招」的買家印花稅及雙倍印花稅,儘管獲得民意普遍支持,依然遭到立法會百般阻撓,至今仍未完成立法程序。議員總共提出十項修訂,企圖為雙辣招「減辣」及「剝牙」,法案下周三恢復二讀及三讀,能否順利通過,仍是未知之數。5.39.217.76! m O4 |" x4 y3 B2 }
" M; Y9 r3 O O# c& p1 T% m公仔箱論壇事實上,房屋政策備受阻撓,儼然已變成政治問題。最諷刺的是,有人一邊要求政府增建房屋,一邊阻止政府開發土地,然後又反過來指摘政府施政不力,可謂奇哉怪也。, j6 h+ n# h, ^0 o
2 b( y* Z# Q# |! o( ctvb now,tvbnow,bttvb只問立場,不問是非,已成為社會常態,部分政客將個人利益凌駕公眾利益之上,受影響的豈止房屋政策。國民教育被迫撤銷,龍尾沙灘爭議不絕,擴建垃圾堆填區全軍覆沒,甚至連長者生活津貼也一度受阻於拉布戰。現屆政府上場以來諸事不順,幾乎所有政策都是寸步難行,整個社會陷於空轉,不僅拖累經濟發展,還累及教育、安老、福利等民生領域。事實證明,香港之所以不斷沉淪,主要就是因為社會過度政治化。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V1 @! M3 r) v' k
5.39.217.766 d4 d# m$ C* U& s5 b1 X
三分人事七分天,港府無法突破目前的施政困境,不僅房屋問題難望解決,其他經濟及民生政策也必然備受掣肘,所謂「適度有為」終將淪為空談,對任何人來說,這都不是一件好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