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總統元旦文告宣示全面啟動加入「跨太平洋夥伴協定」(TPP)與「區域全面經濟合作夥伴協定」(RCEP或東協十加六)的工作,並以TPP優先;行政院江院長更具體要求各部會要在7月底完成準備。一時之間政府上下真的動了起來,出現邁向經貿自由化2.0時代的氣象。雖然從紙上談兵走向實際行動,絕對值得肯定,但這是一場不能輸的仗,為了順利達陣,政府和民間都不能倉促行事,有一些基本工作要持續補強。 首先是凝聚社會共識前,要先凝聚政府的共識,特別是要用何種立場,來完成加入TPP的準備。加入TPP是為了替產業打拚,取得公平的機會,避免與世界斷鏈。但TPP的開放是互惠雙向,在享受他國打開大門的利益之際,台灣也要同步開放。移除保護罩後,難免有廠商受到衝擊影響,但是TPP的法規透明、智財權改革、檢驗程序簡化,甚至對國營事業的規範,使得政府單位也在直接受影響的範圍。有影響就有反對,是必然的結果。 反對者最常見的武器,就是區分外國、本國,再把自由化簡化為外國壓迫我國開放,以維護其本身的利益,所以要靠「努力談判」來爭取排除、爭取例外,不讓外國利益得逞。這樣的立場當然受民意支持,但政府必須清楚認知到,這種態度只適用在產業利益的追求,不能蔓延到行政機關利益的保護。因為TPP諸多對於政府機關改革的要求,最大的受益者不是外國,而是本國的效率及競爭力。簡單地說,對於政府改革項目而言,加入TPP只是形式目標;真正的目標,是讓台灣在體制上邁向經貿自由化2.0時代,邁入已開發國家的行列。所以對於準備工作的立場,必須清楚區分:對受影響的產業要全力爭取緩衝空間;但對受影響的政府部會則絕不能鬆手。 第二是提升對急迫性的認知,提早調整隨時應變。目前許多機關還抱著時間還早的心態,甚至認為可以等TPP「談判」真正開始後再來因應。殊不知,加入TPP的談判早已開始。例如在開始接觸、遊說TPP各國時,無可避免地會遭遇各國期盼台灣先到位的頭期款問題,更可能被問及TPP重要爭議(如國營事業、智財權、關稅等)的可能態度。若因應準備尚未起步,就只能實問虛答,遊說效果必然大打折扣。更何況,在日內瓦進行中,包含了美、日、澳等TPP核心成員的「國際服務貿易協定」(TISA),已進入開放承諾的談判階段,是TPP各國檢視我國準備程度的第一關,所以談判已經開始,絕非言過其實。 接著是各部會間專業落差的問題。近日來引發爭議的食安法修正,衛福部竟到最後一刻,才意識到對國際經貿的影響,非但減損其本身的信譽,更凸顯出不同部會在經貿專業能量的落差問題。未來三年每一件修法工程,都可能影響加入TPP的可能性,不可輕視。 第三個馬步,是大家都不想談,卻無法迴避的「中國因素」,必須開始擬定因應解決方案。中國大陸迄今對我國加入TPP及RCEP的立場隱晦不明,只不斷強調需要兩岸對話。由於中國大陸短期內不會加入TPP,卻已經是東協十加六的談判成員,加上美國在TPP的主導地位,台灣優先爭取TPP的立場,可能不會是中國的偏好選項。台灣需要仰賴TPP進入經貿自由化2.0,中國卻有不同盤算,這個兩岸的矛盾,極可能影響其他成員國的態度及立場,徒增變數。兩岸服貿及貨貿協議順利通過雖然重要,但並非化解矛盾的唯一條件,兩岸如何形成默契,降低變數,在經貿自由化大局下共存共榮,也是不容忽視的關鍵。 TPP是台灣進入經貿自由化2.0的契機,沒有失敗的空間。在加速前進的同時,更須穩紮穩打,蹲好馬步,才能順利達陣。公仔箱論壇' g T6 `9 k' r( T) X' \! c4 Z
& \7 M) U. r) Xtvb now,tvbnow,bttvb
/ o1 _, q" K, O, 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