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雞分檢權宜計 防疫須有新思維
) F( n" Q% N& z( F. n% S+ r5.39.217.767 c: B# i, z6 \- E6 x1 o! v
禽流感襲港,港府大開殺戒,導致市民過年「食無雞」,而業界更是損失慘重,在千夫所指之下,當局終於覺今是而昨非,計劃將內地及本地活雞分開檢疫,避免再累及無辜。
; f0 F$ U$ ^1 S8 O3 F5 Z1 Etvb now,tvbnow,bttvb
# {) w8 U: J+ k/ vtvb now,tvbnow,bttvb食衞局局長高永文昨日透露,當局正研究在文錦渡附近物色地方,暫存內地供港活雞,直至有檢疫結果才送往家禽批發市場。正所謂,亡羊補牢,未為晚也,在業界強烈要求以及本報連日鞭策之下,當局能夠迅速作出回應,並研究推出補救措施,總算踏出正確一步。然而,分流檢疫畢竟只是權宜之計,萬一檢疫出現疏忽或漏洞,內地禽流雞一樣有機會進入家禽批發市場,最後還是會影響本地活雞,所以長遠來說,必須研究將內地及本地活雞分開兩個市場批發,才是治本之道。5.39.217.76- E+ N9 ]( E; E0 i3 t0 L
tvb now,tvbnow,bttvb8 Y* Q; P8 ?1 X3 D. }/ T
眾所周知,禽流感威脅一直揮之不去,本港已先後五次大規模殺雞,不僅勞師動眾,付出沉重經濟代價,而且影響本地雞農及雞販生計,引起怨聲載道。最無辜的是,本地活雞多年來從未發現染病個案,每次都是因為內地活雞出事而受到拖累,難怪業界對當局一刀切殺雞的做法強烈不滿。
* N+ X( I, x* {8 R! S7 z, e
- ~, Q) E4 _" N d. i6 }本來,全面禁售活雞可望將病毒拒於門外,這樣最簡單,亦最能解決問題,惟牽一髮動全身,當局除了要說服市民改變飲食習慣,還要想辦法安置本地家禽業者,對於動輒得咎的現屆政府來說,要擺平各方利益真是談何容易。退而求其次,將兩地活雞分流處理,顯然是目前唯一可行的辦法。事實上,業界早就要求將內地及本地活雞分開檢疫及批發,一旦發現病毒,只需銷毀相關批次的活雞,既可避免殃及無辜,大大降低防疫成本,亦不致影響本地雞農及雞販生計,可惜,當局對業界的合理要求一直置若罔聞。
; v7 |$ a# v9 j3 {% C* `公仔箱論壇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U# e3 P" K6 L6 v; R* w
最荒謬的是,前食衞局局長周一嶽任內曾煞有介事研究推行中央屠宰,並威逼利誘雞販交回牌照,結果又以不符經濟效益為由,將中央屠宰計劃束之高閣。沒錯,現時本港每日活雞供應量僅兩萬隻左右,確實不符經濟效益,但只要落實中央屠宰,必定會吸引更多市民選擇食活雞,屆時每日就不止處理兩萬隻活雞,怎能武斷地認為不符經濟效益呢?說穿了,周一嶽出爾反爾,拒絕推行中央屠宰,只是出於「多做多錯、少做少錯、不做不錯」的官僚心態,他胡混度日,得過且過,埋下無窮後患,實在罪無可恕!5.39.217.76' \& v, U, p! C4 ^4 z" D9 J2 Z
/ e4 b; x( Z5 f3 atvb now,tvbnow,bttvb事實證明,庸官禍港,甚於疫症。禽流感困擾本港十多年,防疫戰線屢屢失守,殺雞鬧劇頻頻上演,業界人士怨聲載道,歸根究柢是因為前朝政府優柔寡斷,無所作為。現屆政府肯聆聽業界聲音及接受傳媒意見,將兩地活雞分開檢疫,只是走出了第一步,接下來還要研究將兩地活雞分開批發,這才是長遠之計。總而言之,傳媒作為第四權,監督政府天經地義,當局只有虛心聆聽和接受,才能糾正錯誤,改善施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