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2郵報: 禁奶令「必也正名乎」 高永文解錯法因不識法
3 o9 R/ f# V1 p$ U5 \# w) Q2 n& Y' I$ u! j" n: \ y
* O6 b8 I3 Z) v6 E$ L8 ?$ t& P+ O關於限奶令,奶粉供應商固然希望當局可盡早撤限,好讓奶粉銷量及生意盡快回復「正常」,與此同時,本地家長卻擔心沒有限奶令,內地水貨客即會大舉掃貨,一罐難求的惡夢日子將會再臨。而其實,就算現時限奶令生效,仍不時有本地家長投訴未能買到奶粉,由此反映,問題從來都跟供應鏈一直未能完善大有關係,但當局是否能解決此問題?答案已是寫在牆上。5 V! t; \% r; N* }; I. D' [& G
公仔箱論壇( [; K1 F# B+ `+ u
- ~* p! X! r D
: [/ X* x$ B1 a: t4 b
而誠如梁振英所言:「必也正名乎」,限奶令其實不是限奶令,實稱更應稱為「禁奶令」,卻因為「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以至連牽頭主張立法的食物及衞生局局長高永文,在過去半個月內談到這條法例禁令,特別涉及到郵寄奶粉的問題時,竟然可以出現不同的版本,以至令公眾隨時被誤導,甚至因而誤墮法網。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H3 d/ ~$ ~$ q7 |& V
0 Y( S$ u( M) d" l, |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1 v8 U5 l' x. E- h* }0 |; A
$ R6 j# G$ W9 M& o rtvb now,tvbnow,bttvb事緣高永文昨日公開重申,根據《2013年進出口(一般)(修訂)規例》的限,任何人無論親身攜帶配方奶粉離境,或以郵寄或其他方法從香港輸出超過兩罐配方奶粉,均為犯法,言下之意,是如果有人只是郵寄不超過兩罐配方粉,其實是合法行為。2 ?3 \1 h2 d0 `, D- \
" q: }; Q: F9 y. @7 n
; _' Z3 l: ~$ Q {4 W y
不過,翻查高永文的發言紀錄,他在本月12日出席公開活動時,談郵寄配方粉的問題,就曾斬釘截鐵表明,「出口限制指出,不論以甚麼方法出口,包括郵寄或速遞也是受到限制的」,換言之,卻是一罐都不可以輸出。
) i1 ~4 ^# q3 H/ p) q! k!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8 J* t4 ^) i V/ }
tvb now,tvbnow,bttvb/ H$ e$ S9 W g+ W- i
然而,及至今天,他又忽視「主動澄清」自己日前的說法,改回任何人只能親自攜帶最多兩罐奶粉出境,不可以郵寄奶粉。8 A! I" {4 p2 w+ z/ w( O5 E7 x
, G. M C! \: H4 C; e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l' w6 F9 ~6 f4 C) c* Y8 Q1 C
) N3 s7 x* X6 r3 Q3 Btvb now,tvbnow,bttvb高永文身為主管有關政策的最高級官員,說法竟多次變改,恐怕是反映他對有關法例不熟悉,這個固然令人意外,卻不叫人驚訝,皆因一看禁奶令的「前世今世」,大家就會再次記起,有關法例訂立時是如何的千瘡百孔。tvb now,tvbnow,bttvb+ f( s+ G0 e) B- x+ D, G4 ?8 P; r/ d
( R/ k, }( L1 I- i
5.39.217.76- R/ L* O7 Q/ x( ]
4 _$ p$ u- ?" `3 I. [ H" R
去年4月,立法會討論由政府提交、以先訂立後審議(negativevetting)的禁奶令,一般而言,政府和議員都有權在限期前對一項 negative vetting 的附屬法例提交修正議案,然而由於立法會在4月17日流會,而對禁奶令提交修正案的限期因此屆滿,於是禁奶令就按舊有條文繼續生效。
6 g3 c, u8 q7 i公仔箱論壇
. o8 t# u4 u5 Z1 T. S8 X9 d( R2 c
問題是,提交修正議案的不單只有議員,還包括政府。由於當局也認為原來條文中「配方粉」的定義有問題,曾導致海關前線人員執法「出錯」,故提出新的定義,但最後有關修正議案也沒機會被討論表決,故此,現時實施的法例,實是一條當局明知有問題仍繼續使用的法例。: Q8 Z* D5 H1 u2 s: q1 y' e2 |
$ x8 ]3 `% r% X公仔箱論壇
% A; d' |: u, S! m% J# l( N& F( ]
$ }' m. s; P4 u! Q「禁奶令」看似只是民生事,卻其實當中牽涉到「法治」,為讓「禁奶令」早日生效以刺激民望,卻默許疏漏的法例一直執行,當局對「法治」之重視,其實真的有多少?公仔箱論壇# G+ g N% P- _2 n
7 C" m6 @( H8 z C6 S
3 ]; M" l% q2 g6 `4 f( }公仔箱論壇 : J2 S% }& e H: e) r0 D
, p; `8 D- G( z8 I' ?; O% D8 I4 ntvb now,tvbnow,bttv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