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家麟﹕第四權凋零第五權興起; r! A/ l0 F2 f9 W' K0 `7 I
4 v* l" k# \4 _1 a. S" N
5 l! F: f! @# R4 M% Q7 `
! i( h& G/ N, T7 M2 |$ A) \新聞界肩負監察政府的「第四權」角色,常聞有心人質疑:「你憑什麼?誰給你這個權?誰來監察傳媒?」這些問題都很合理,值得反思,市民大眾以至傳媒中人,都不應視「第四權」為理所當然。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0 J( K8 j3 b W; M, m' O
+ q$ }, h+ |0 h8 F# I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 y3 A) f3 e) J$ @) E$ @. ?3 o5.39.217.76
9 Q! D; e; @8 q' P# h公仔箱論壇而本人反思的結論是:傳媒之所以成為「第四權」,並非必然,只是「邊個得閒邊個做」、「做得好就繼續做」而已。
* |5 ]# x& W. j0 ?5 D$ B- y) U8 n) T+ ]2 X) V% y
公仔箱論壇; f1 }7 X, N1 _+ e0 v6 k+ G
3 q) `5 ?5 z) R3 M, c
所謂新聞傳媒是「第四權」之說,始自200多年前的歐美政壇,泛指主流政治力量以外的新聞傳媒。大家都知道,如美國政治,縱使有民主,有三權分立互相制衡,絕對權力會絕對腐敗,公民需要打醒十二分精神,時刻監察權貴與代議士的舉動。
8 v; A4 C9 J- K. ]5 k- [tvb now,tvbnow,bttvb- B% _0 ~) Q, o2 S
2 h- r# i$ p2 q9 A/ B2 m$ H; E, Qtvb now,tvbnow,bttvb問題是,現代社會,幅員廣闊,那時國會議事,沒有新聞台直播,因為根本沒有電視電台,平民可以旁聽,亦無渠道發布;再者,庶民為口奔馳,沒能力長時間留意政客們的一舉一動,也沒資源查究他們徇私枉法的行為。於是,監察政府的重任,就落在天天守候在議員高官身邊的記者們,久而久之,建立權威,成為公認的「第四權」。) Q/ N H f$ ?/ M: X. |0 i
$ `' A0 n: a) R4 e
9 c |8 t$ D" \" P1 p6 l1 F" ]5.39.217.769 ], F- d, w* _7 j; r4 e7 B
權威之確立,亦有賴新聞傳媒壟斷了資訊的渠道。還記得嗎,廿多年前,很多香港家庭看電視新聞的習慣,是6點鐘開亞視新聞、6點半緊記轉台看無新聞,那個年代,未有互聯網,要知道即時信息,你只能伏在電視機收音機前等待。小市民要發表意見嗎?只能投稿到報章,望編輯高抬貴手;民間團體有話要說,須千方百計吸引新聞界注意,期望得幾十秒或幾百字報道,團體的心聲意見與訴求,才有機會公諸於世。tvb now,tvbnow,bttvb& s- v' f2 k2 ]
8 {- m% k0 V% L5 s# f& \0 s
3 u' Q( |. g9 d2 j4 W( l C: h5.39.217.76新媒體是黑暗中希望所在
+ } l/ u$ q! @3 p公仔箱論壇公仔箱論壇1 X8 U8 H( B" u- ~. z d
tvb now,tvbnow,bttvb! H4 a6 i) `! e2 v2 @
, L5 f' Z7 H' w4 x5 `$ P俱往矣。香港新聞傳媒的「第四權」角色,正逐步凋零,固然因為互聯網普及,各種「自媒體」興起,公民組織、網絡媒體、網上電台、博客群體,皆能主動發布消息,監察政府,甚至搶佔先機,設定議題,遂出現「第五權」之說。往日,公民勢孤力弱,無力親自監察政府,才促成主流傳媒「第四權」的光環;如今,庶民善用互聯網通訊工具,門檻低,每個人都能建立自己的平台,吶喊發聲,打破話語權的壟斷,既監察政府,亦監察傳媒,「第四權」影響力驟降。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8 Q5 q. b# s# a( y* l; x5 |
1 C7 M5 T6 I( @$ {7 H0 C. L& \+ _" @1 d# [
g0 ^; K% o" D9 Q& P3 F8 Q- s再者,「第四權」的監察角色,全因傳媒獨立於權貴之外,堅持編採獨立、拒絕奉迎屈膝,才得此譽。然而,觀香港大勢,第四權被收編,或換總編輯、或抽廣告打壓,軟硬兼施,第四權逐漸融合成建制的一部分,地位亦隨之消減。
# H4 g7 }/ h- }/ w9 K4 K# f5.39.217.76
* ~5 r. ^: I9 Q0 [5.39.217.76
2 t/ R- R1 x) h+ D8 Xtvb now,tvbnow,bttvbtvb now,tvbnow,bttvb1 C2 i( T9 T( n; V
公民社會的興起,網絡力量的加持,令「第五權」迅速冒起。當然,網上新聞媒體的限制與弱點,可以一口氣數十個八個:財源不穩、尚未有人尋到妥善的經驗模式,資源貧乏、未能策劃有組織的調查報道、一般缺乏專業之新聞把關制度、公信力未足、所能接觸的讀者層面較窄等等。新媒體縱有諸多不是,卻始終是黑暗中的希望所在、廢墟中一盞明燈。5.39.217.76$ X1 i7 f* b2 }7 Y5 j- g/ t
2 K# V4 H3 a& ^- w- j) @$ p8 z {
公仔箱論壇- q2 [2 V; {" f5 |3 v: ^6 t
5 ?9 B# b+ x9 @. a8 z
你用錢財與權謀鎮服了第四權,又能用什麼辦法掩蓋網絡上悠悠眾口?「第四權」遭打壓,平民力量「第五權」興起;你控制了媒體,失控的是民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