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時事討論] 盧峯:新聞自由警號響個不停

盧峯:新聞自由警號響個不停
7 N* `9 u" u( p* jtvb now,tvbnow,bttvb

, v  ?# O$ @/ F8 O) u; H公仔箱論壇《明報》突然撤換總編輯的風波越鬧越大,除了員工成立關注組要求老闆及管理層作解釋外,新聞專業組織如香港記者協會同樣表示非常憂慮。到昨天,超過二百多位曾任職《明報》的員工發表聯署聲明,認為《明報》空降一位來自東南亞、不太熟悉香港情況的人出任總編輯令人憂 慮香港新聞自由倒退。他們又認為《明報》集團大老闆在中國大陸有眾多商業投資,撤換總編輯可能是徹底整頓明報的第一步。這群前員工公開呼籲《明報》管理層回應員工的兩點要求,包括清楚解釋撤換總編輯的原因及承諾維持報章的編採方針不變。
; x. o; j" X- y' c* y5.39.217.76. `5 S+ t+ M& F* h& x3 A! U- A; W
《明報》現職及前員工以至社會各界對報章突然撤換總編輯的決定有憂慮絕不是無事生非,也不是在無理挑戰私人企業的人事任命安排,而是因為有關決定不尋常,不合理;而是因為有關決定可能損害新聞自由及收窄言論空間。
1 u' O* M  K& p+ P4 Z
$ ~3 S: v* ]( Y* N! P( k總編輯不但是報章的法人代表,也是報章的靈魂人物,既要設定策略與編輯方針,也要做好把關守門工作,令報章能好好發揮監察的角色,好好利用手上的「第四權」。出任這個要職的人需要很多條件與才能,其中最基本的是對報社的認識及對社會的了解。被撤換的總編輯劉進圖先生在《明報》工作超過十八年,當中有多年 負責報章的社論,對報章方針立場固然心領神會,對香港回歸前後的政治、經濟、社會發展與爭議同樣非常熟悉,明報管理層年前讓劉先生升任總編輯顯然也考慮到這樣的優點。現在,管理層突然把這樣一位熟悉報社及社會情況的總編輯撤職,換上一位極可能是來自東南亞地區及沒有任何香港傳媒經驗的人接任,兩者的經驗差 距不可算不大,報社可能出現的震盪不可算不大。《明報》管理層為何要以新手換老手,要用不了解香港情況的人取代熟悉報社內外事務的人呢?難道管理層認為在報社工作的經驗及對香港的認識沒有價值?
! u4 b; N2 G! X8 i! k( R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P, Q5 X" g3 ^  }- W9 [7 @& b
當然,報章撤換總編輯不算太罕見,例如股權易手報章要改變立場,又或是報章出現重大失誤總編輯要負上責任而去職等。年前英國《世界新聞報》(Newsof the World)總編輯就因為報章涉及竊聽醜聞而下台,其後更被拘控。明報的情況卻完全不同,大股東仍是張曉卿先生,報章本身也沒有出現甚麼重大失誤或醜聞。在這樣的情況下突然撤換稱職的總編輯怎不令人懷疑管理層要改變辦報方針以至立場呢?# a7 X3 G7 h3 t# ~6 F

! Y! a0 {9 G6 W( N4 ~; Y; N# h, F4 e' w5.39.217.76更令人憂慮的是,有消息指今次撤換總編輯跟《明報》較早前大幅報道及批評港視不獲發牌事件有關。從新聞專業判斷以至市民反應來看,港視未能得到免費電視牌照都是一等一大事,都是影響香港政治、社會發展的重大新聞。作為本地報章的《明報》大篇幅報道不但理所當然,更是基本責任;假若《明報》居然放軟手腳,輕 輕帶過,總編輯的判斷才真正出問題,總編輯的能力才應該受到質疑。偏偏劉進圖卻因做好本份與責任而被清算,被管理層免去職務,《明報》老闆及高層怎能不向員工、讀者及公眾好好交代這個荒謬的決定呢?4 L* E$ Y2 B: D; |: L
公仔箱論壇. _2 o5 T7 k) V  s$ R3 t. _$ E  B9 ~
在北京的威逼利誘下,香港新聞傳媒的處境已非常困難,新聞工作者的空間已越來越狹窄。《明報》作為本地一份有歷史的重要報章假如真的因北京的政經壓力被整頓,保不住專業操守與獨立方針,保不住寬廣的言論空間,那受損的不僅是明報員工與讀者,不僅是香港新聞界,也包括整體社會。為了釋除各方疑慮,《明報》管 理層不但有必要向員工及公眾解釋換人的決定,更有必要承諾保證報章不會淪為宣傳喉舌。tvb now,tvbnow,bttvb& Z/ ^) @8 V" o

8 Y* D+ D5 I6 I0 `; Q( L公仔箱論壇tvb now,tvbnow,bttvb2 M6 L. A; u, Y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