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美洲] 華生義務建屋助貧民 獲領袖變革獎 立志行醫濟世

 ,  描述: 加拿大新聞
華生義務建屋助貧民 獲領袖變革獎 立志行醫濟世% {" Y7 n, |+ [7 B" G& }
tvb now,tvbnow,bttvb. m& _" v; o; P6 H" C: w$ @1 }( g
" e" V" ^4 V& Q+ b0 p
5.39.217.76) P" Z% c3 J8 `% m7 |  E

5 s2 x9 Q- S& `/ q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tvb now,tvbnow,bttvb1 x9 ^8 {  i3 A* Z0 u
聖誕節不僅有節日的歡樂,還有奉獻的溫馨。來自中國河北的21歲大學生張天仰,移民多年來堅持做義工服務,上大學後兩次到訪美國貧困地區,為當地人義務建造可負擔房屋。他因對社區的貢獻,以及對社會問題的認知而獲得獎學金,更立志日後行醫濟世。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2 r- z& t$ H- ?+ h7 E* ?, a
2 p3 |9 v) ]# f$ Y
剛獲得2013年皇家銀行領袖變革獎(RBC Students Leading Change Scholarship)的張天仰,於20019歲時跟隨父母移民加拿大,先後在多倫多、溫莎(Windsor)等多個城市居住,全家最後定居卑詩省列治文市。可能是自小以來再三搬遷,感受不同生活環境,讓他對貧富差距等社會問題,有超乎同齡人的認知。多年來義工的經驗,讓他有機會體會人生百味,從而對貧富差距、醫療保健等社會議題有更深的感悟。
+ k# |" N  T! c) W+ N  V
3 X* n: w4 j4 A% `$ [5.39.217.76
目前就讀安省咸美頓市(Hamilton)麥馬士達大學(McMasterUniversity)的張天仰,接受《星島日報》記者採訪時說:「在加拿大這樣一個發達國家,很多人都沒有意識到貧困問題,但事實上,貧困就在我們周圍。咸美頓市雖然距離多倫多不遠,卻是北美出了名的貧困地區之一。有時,在城裏走不久,就能明顯感受當地的貧窮景況。公仔箱論壇6 T! Y. F7 G* ~/ y: x5 x

- `$ X! c2 B  c6 H' `: P: A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卑詩大學做癌症研究
6 I& R; w* a/ |- U" B
+ \$ h( {1 z7 w2 d  e7 m$ vtvb now,tvbnow,bttvb張天仰希望能以自己雙手,為貧困人士做些實際工作。他最後如願以償,從大學二年級開始,他加入專門為低收入社群建房屋的非牟利組織「仁人家園」(Habitat for Humanity),利用假期到美國南卡羅來納州(South Carolina)查爾斯頓(Charleston)市貧困區蓋房子。
. H% u. A, U. ?; ^6 h- Y: R; G0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9 N. q' n" N. T, z* r+ V2 \tvb now,tvbnow,bttvb對於一個從小生長在城市的孩子來說,建房子可以說是遙不可及的事。張天仰笑稱,當初也是從零學起。他說:「我們要用手來挖水泥、打地基時,雙手都摩擦出了水泡,但看到其他人都如此,大家就找些藥水膠布貼好後,繼續挖。後來也沒和父母說。現在覺得那段日子非常開心,動手能力也提高了。」. {5 |: T) J9 S

$ ]+ c( M8 a& V+ z! Q談到當時最難忘的一件事,張天仰說:「當地人都非常樸實善良。一位非洲裔老奶奶早上才從孫子的葬禮上回來,中午就過來幫我們做午飯,說是要感謝我們的義務勞動。我們當時特別感動。」4 D% X8 j3 e( W

$ U# |# t% P; X9 V. v5 k5.39.217.76
目前就讀健康科學(Health Science)專業大四的張天仰,除了學校的課程,還利用暑假回到溫哥華期間,與卑詩大學(UBC)教授一起做癌症研究。他稱,最初原因是自己的爺爺因為腸癌過世,後來他卻受癌症患者積極樂觀的生活態度感染。
, `5 y# D6 l9 b$ C" ?3 ^4 o9 _8 }
公仔箱論壇6 l8 {4 Q# c6 Y: a7 E2 k: y! ]
他說:「當我看到病人在治療後能夠維持正常生活,我就感到醫學對生命延續太重要了,也激勵了我以後循這個方向繼續探索。」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戶組無法下載或查看附件
冷眼旁觀天下事  笑談細看風雲變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