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的“特殊性”毋庸置疑。因為是首都,這裡集中了中國的國家級黨政機構,也聚攏了越來越多的教育、醫療、文化等優質資源。作為“特殊”的標誌之一,北京還有全國最便宜的地鐵票價:無論坐多遠,一律2元。
K, d N2 k. S& z: k7 E* _公仔箱論壇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q9 x- }# F( K4 |+ j
近日北京市政府放出風來,將調整地鐵票價,理由是地鐵裡太擁擠了,要用漲價的杠杆給地鐵鬆綁,讓地鐵車廂裡每平方米減少到5個人。 ! M$ P0 M) V5 m. o& W
0 L6 j- Z3 _* r6 G9 H5.39.217.76 這個目標有一定真實性,但輿論還是嘩然了。前兩年北京市曾探討環路等交通幹線在擁堵高峰時收“交通擁堵費”,但輿論一罵,立刻縮了回去,北京的社會穩定和輿論和諧畢竟是“高於一切”的首選。 tvb now,tvbnow,bttvb3 i' g2 Y6 F- D
A& J- C2 J- ^( l/ S5.39.217.76 這幾年對諸如北京這樣的大城市過度集中優勢資源的批評很多,似乎這種狀況是行政權力一手操縱所致。然而事實是,這種集中既有計劃經濟時代的塑造,也有市場經濟的反覆推動。在市場時代,超大城市擁有了類似“萬有引力”的神奇力量,它吸入的物質越多,整體吸引力就更大。 公仔箱論壇- I% F8 r2 x+ `! ?
8 O2 O% @8 S3 Q! E' E0 t$ I% h5 j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如今行政干預對於調控北京這樣的城市,作用越來越有限。今天北京讓人望而卻步的門檻更多是霧霾,是大堵車和高房價。大城市的擴張看來的確是有邊界的,北上廣等逐漸露出它們作為超大城市的硬傷。 tvb now,tvbnow,bttvb# m- Y% A9 h% r4 e) i/ x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 h' N( t1 p
然而即使這樣,人們還是湧入超大城市,甚至很多找不到理想工作的年輕人願意在這裡漂著,做“蟻族”,期待時來運轉。這部分人同時是超大城市裡社會不滿情緒的活躍表達人群。 5.39.217.76- ]& E5 i6 J# B: z0 X
地鐵票漲價,大概只能算北京“正常化”最輕微的動作,但輿論已經難以承受。設想一下,如果把超大城市的教育、醫療資源向全國“分流”,會有多少市場和非市場的力量進行抵制。 * w8 l: s. z+ J# O L& `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8 @7 y1 `$ Z6 y1 ?8 {* ^( S
讓我們打個比方,如果把上海交大搬到河南的駐馬店或者安陽,行政上這件事做得了,但市場力量未必會買賬。一個現成的例子擺在那裡,西安交大就是從上海搬過去的,但就因為它從此在西安,逐漸在考生眼裡成為與上海交大“不是一個檔次”的學校。
( R2 S' q* a: M; m. ?% x3 o5.39.217.766 E4 @5 h( t$ R
在中國向超大城市移民將越來越難,老居民相對於新移民的優勢並非只是戶口。比如,假設北京、上海的所有常住人口子女都可以就地報考大學,那麼兩地的所有住房就會變成“大學區房”,房價就會漲得讓外來人口更買不起、甚至租不起。
# E% a+ J2 r2 A7 w5.39.217.76公仔箱論壇2 M5 ~" c# a' f
對於北上廣等超大城市業已形成的福利格局,強行用減法搞拆除將面臨巨大社會風險。民意永遠都只看眼前利益,講長遠利益的大道理在輿論場上行不通。 公仔箱論壇% v* i3 L/ @" C, O* }+ n0 ]
' k1 u5 C& h" D
只有真正把中小城市發展起來,才能解開中國超大城市的困局。中小城市建設可不光是蓋樓修路,把它們搞成一個個都很漂亮的“超大樓盤”。最重要的是培育中小城市的吸引力,或者說是軟實力。要讓那裡有高收入的工作,有年輕人的前途,有各個城市自己的文化和名人,使得它們雖小,但卻有面對超大城市的獨特競爭力和驕傲。 5.39.217.762 ]/ p% Z" K. \% h: ]
tvb now,tvbnow,bttvb3 }" [7 d+ ?/ R- m: }* Z4 ^( r
比如義烏就是個迄今比較成功的例子,還有一些中小城市的路走了一半,它們面臨自我鞏固,而不被大城市吸引力衝垮的艱巨任務。
2 p/ m& G! f; e- ]% }tvb now,tvbnow,bttvb+ g: ?) l3 D% V3 V; N9 [9 Q4 T
回到北京地鐵票漲價的話題,它觸動的不僅是地鐵,也將影響地面公交,甚至對地鐵沿線的房租和樓價產生微妙影響。然而眾聲喧嘩中,還是喊聲“政府想減少民眾福利”最容易搶眼,也最容易獲得掌聲。現在的問題是,很難就一個公共話題在輿論場上做嚴肅認真的討論。 |